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114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骨折造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造模即制造用于研究动物骨折时愈合的动物模型,传统动物模型大多采用大鼠或者小鼠为实验对象,一般采用专用的造模支架进行造模,如图1为常用的一种造模支架,该支架包括底座102,且底座102的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母101,底座102的左右两侧通过立柱105和螺母106安装有上层钢板108,且立柱105的外端套接有限位套筒104,且限位套筒104的下端通过限位螺母103进行限位,限位套筒104之间通过连接板安装,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安装有中柱107,且中柱107的下端设置有圆形砝码111(圆形砝码111一般为500g砝码),底座102的上端在对应中柱107处通过锁紧螺母110安装有铁砧109,使用该装置造模时首先将大鼠固定在铁砧109上,利用中柱107带动圆形砝码111自由落体,从而击碎摆放在铁砧109上的大鼠骨头实现骨折造模,但该装置实际实用时操作繁琐,而且实际造模过程中精度不易控制,造模后还需要多工具配合才能够给予骨折部位注射药液,因此不利于普及,如果能够发明一种精度易于控制,操作简单,易于使用而且能够大大降低造模后给予骨折部位注射药液难度的新型造模工具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环夹钳臂一体成型,且第二手 柄与第一环夹钳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通过连接轴铰接安装,所述第一环夹钳臂的前端一体成型有第一钳头,且第二环夹钳臂的前端一体成型有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的右侧设置有V形槽,且第二钳头上设置有与V形槽匹配的V形凸起,所述第二钳头上设置有穿透V形凸起的注射孔,且第二钳头上螺接安装有穿透第二钳头的标度尺。

优选的,所述标度尺为全螺纹金属圆柱体,且标度尺的全螺纹表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固定间隔的刻度点。

优选的,所述注射孔的内侧开口位于V形凸起的中点处。

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及其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将大鼠固定,根据所需夹持的位置调节标度尺的长度;

S2:夹持:利用第一环钳臂和第二环钳臂之间的圆弧结构能够有效的跨过大鼠四肢肌肉丰厚处的阻挡,并根据标度尺的指示进行精确夹紧;

S3:制造骨折:利用设置在第一钳头上的V形槽和设置在第二钳头上的V形凸起有效的夹断大鼠组织,使大鼠出现局部骨折;

S4:注射:调整第二钳头的角度,并将注射用针插入注射孔内,向指定部位注射药液,完成造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骨折造模用钳使用时利用第一环钳臂和第二环钳臂之间的圆弧结构能够有效的跨过大鼠四肢肌肉丰厚处的阻挡,利用开设在第二钳头上的注射孔能够有效的在夹断骨组织后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射入相应组织中,避免为了注射药液时需要额外换夹的麻烦,也减少了不必要工具的使用,因此能够有效的减少大鼠骨折造模过程中的不必要操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骨折造模所使用的造模支架;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手柄、2第一环夹钳臂、3第一钳头、4第二钳头、5标度尺、6注射孔、7第二环夹钳臂、8连接轴、9第二手柄、10V形槽、11V形凸起、101高度调节螺母、102底座、103限位螺母、104限位套筒、105立柱、106螺母、107中柱、108上层钢板、109铁砧、110锁紧螺母、111圆形砝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包括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9,第一手柄1和第二环夹钳臂7一体成型,且第二手柄9与第一环夹钳臂2一体成型,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9通过连接轴8铰接安装,第一环夹钳臂2的前端一体成型有第一钳头3,且第二环夹钳臂7的前端一体成型有第二钳头4,第一钳头3的右侧设置有V形槽,且第二钳头4上设置有与V形槽10匹配的V形凸起11,第二钳头4上设置有穿透V形凸起11的注射孔6,且第二钳头4上螺接安装有穿透第二钳头4的标度尺5,标度尺5为全螺纹金属圆柱体,且标度尺5的全螺纹表面上设置有沿轴向固定间隔的刻度点,注射孔6的内侧开口位于V形凸起11的中点处。

一种实验用骨折造模钳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将大鼠固定,根据所需夹持的位置调节标度尺5的长度;

S2:夹持:利用第一环钳臂2和第二环钳臂7之间的圆弧结构能够有效的跨过大鼠四肢肌肉丰厚处的阻挡,并根据标度尺5的指示进行精确夹紧;

S3:制造骨折:利用设置在第一钳头3上的V形槽10和设置在第二钳头4上的V形凸起11有效的夹断大鼠组织,使大鼠出现局部骨折;

S4:注射:调整第二钳头4的角度,并将注射用针插入注射孔6内,向指定部位注射药液,完成造模。

本发明设计的实验用骨折造模钳使用时利用第一环钳臂2和第二环钳臂7之间的圆弧结构能够有效的跨过大鼠四肢肌肉丰厚处的阻挡,使第一钳头3和第二钳头4能够准确的夹住大鼠骨头,全螺纹结构的标度尺5能够方便对夹紧位置的判断,减少不必要的夹持误差和夹紧操作,而开设在第二钳头4上的注射孔6能够有效的在夹断骨组织后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射入相应组织中,避免为了注射药液时需要额外换夹的麻烦,也减少了不必要工具的使用,因此能够有效的减少大鼠骨折造模过程中的不必要操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