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长骨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弹性髓内钉,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骨科治疗中,对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以及肱骨近端等长骨干骺端粉碎性骨折,临床医生常常会选择单侧或双侧钢板进行外固定,但此方法需剥离大部分软组织,创伤大,出血量多,因此常常会伴随感染,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钢板固定应力集中,容易松动,甚至容易断裂,继而出现对位,对线不良所致的成角畸形和旋转畸形。除了钢板固定外,髓内钉固定也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髓内钉用于下肢骨干骨折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由于人体在直立位的重力作用会对骨折端有加压作用,弥补了髓内钉固定可能存在的骨折端接触不紧密的缺点。因此目前在下肢骨折的治疗中,髓内钉也是临床医生的主要选择之一。用于治疗骨干骨折的髓内钉有多种,如常用的Ender钉、Lottes钉、矩形钉…等。但是传统的髓内钉有以下缺点:首先,传统的髓内钉一般要经过关节内打入,会破坏关节的完整性;其次,传统的髓内钉自身无法实现对骨折端的加压效果,必须借助置入更多的动态螺钉才可以实现弹性加压,而动态螺钉的置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伤范围,不利于患者的早起康复;第三,对于长骨干骨折,尤其是合并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传统的髓内钉因干骺端粉碎没有可靠的支撑,仅靠传统的螺钉无法实现坚强固定,因此大大限制其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这种髓内钉可以在长骨的纵向进行弹性加压,同时可以防止发生横向旋转,使得固定效果更加确切,有利于骨折的尽快愈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它由髓内钉头部、髓内钉中部、髓内钉尾部组成,髓内钉头部和髓内钉尾部分别连接在髓内钉中部的两端形成一体结构,髓内钉头部和髓内钉尾部分别向髓内钉中部的相同一侧弯曲,髓内钉头部和髓内钉尾部的弯曲部分与髓内钉中部在同一平面上,髓内钉头部、髓内钉中部、髓内钉尾部的弯曲弧形两侧的髓内钉钉体上分别有凹槽,位于髓内钉钉体弯曲弧形的弓弦一侧凹槽的宽度大于髓内钉钉体弯曲弧形的弓背一侧凹槽的宽度。
上述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它分别有股骨远端髓内钉、胫骨近端髓内钉和肱骨近端髓内钉三种,股骨远端髓内钉包括股骨远端外侧髓内钉和股骨远端内侧髓内钉,胫骨近端髓内钉包括胫骨近端外侧髓内钉和胫骨近端内侧髓内钉,肱骨近端髓内钉为肱骨近端外侧髓内钉。
上述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所述股骨远端外侧髓内钉的髓内钉头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51-61度,髓内钉尾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13-23度,股骨远端内侧髓内钉的髓内钉头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40-50度,髓内钉尾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10-20度。
上述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所述胫骨近端外侧髓内钉的髓内钉头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40-50度,髓内钉尾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13-23度,胫骨近端内侧髓内钉的髓内钉头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25-35度,髓内钉尾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11-21度。
上述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所述肱骨近端外侧髓内钉的髓内钉头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13-23度,髓内钉尾部与髓内钉中部的弯曲角度为3-13度。
上述具有加压抗旋转功能的弹性髓内钉,每种髓内钉的髓内钉中部钉体上有6-12个锁定螺钉孔,锁定螺钉孔沿着髓内钉钉体的长度顺序排列,锁定螺钉孔位于髓内钉钉体的凹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髓内钉钉体为弧形,且在髓内钉钉体的弯曲弧形两侧分别设置了凹槽。采用这种结构后,髓内钉的弧形钉体可以在长骨的纵向起到弹性加压的作用,髓内钉钉体的弯曲弧形两侧的凹槽可以防止髓内钉发生横向旋转,使得固定效果更加确切,有利于骨折的尽快愈合。
本发明是髓内钉的首创,将传统的直体髓内钉改为弯曲的弧形髓内钉,使髓内钉在通过锁定螺钉进行内固定的同时,兼具有弹性加压和防止发生横向旋转的作用,赋予了髓内钉在内固定中新的功能,提高了髓内钉的内固定效果,加快了骨折愈合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为骨科长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力的器具,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股骨远端外侧髓内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股骨远端内侧髓内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胫骨远端外侧髓内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胫骨远端内侧髓内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肱骨近端外侧髓内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髓内钉头部1、髓内钉中部2、髓内钉尾部3、凹槽4、锁定螺钉孔5、支撑螺钉6、股骨7、胫骨8、肱骨9、股骨远端外侧髓内钉10、股骨远端内侧髓内钉11、胫骨近端外侧髓内钉12、胫骨近端内侧髓内钉13、肱骨近端外侧髓内钉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髓内钉,它由髓内钉头部1、髓内钉中部2、髓内钉尾部3组成,髓内钉头部1和髓内钉尾部3分别连接在髓内钉中部2的两端形成一体结构。
图1显示,髓内钉头部1和髓内钉尾部3分别向髓内钉中部2的相同一侧弯曲,髓内钉头部1和髓内钉尾部3的弯曲部分与髓内钉中部2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个两端向同一侧弯曲的弧形髓内钉。髓内钉打入长骨后,弧形钉体可以在长骨的纵向起到弹性加压的作用。
图1显示,髓内钉头部1、髓内钉中部2、髓内钉尾部3的弯曲弧形两侧的髓内钉钉体上分别有凹槽4,位于髓内钉钉体弯曲弧形的弓弦一侧凹槽4的宽度大于髓内钉钉体弯曲弧形的弓背一侧凹槽4的宽度。凹槽4的作用是可以防止髓内钉发生横向旋转,使得固定效果更加确切,有利于骨折的尽快愈合。
图1显示,髓内钉中部2钉体上有6-12个锁定螺钉孔5,锁定螺钉孔5沿着髓内钉钉体的长度顺序排列,锁定螺钉孔5位于髓内钉钉体的凹槽4内。锁定螺钉孔5方便锁定螺钉自外侧打入,克服了以往锁定螺钉置入不便的难题。
本发明的髓内钉包括股骨远端髓内钉、胫骨近端髓内钉和肱骨近端髓内钉三种。股骨远端髓内钉的长度为120-400mm,直径为7-12mm;胫骨近端髓内钉的长度为100-350mm,直径4-12mm;肱骨近端髓内钉的长度为110-170mm,直径3-8mm。
股骨远端髓内钉包括股骨远端外侧髓内钉10和股骨远端内侧髓内钉11,胫骨近端髓内钉包括胫骨近端外侧髓内钉12和胫骨近端内侧髓内钉13,肱骨近端髓内钉为肱骨近端外侧髓内钉14。它们分别用于从股骨远端外侧、股骨远端内侧、胫骨近端外侧、胫骨近端内侧、肱骨近端外侧进行内固定。
图2显示,在从股骨远端外侧进行内固定时,股骨远端外侧髓内钉10的髓内钉头部1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51-61度,髓内钉尾部3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13-23度。
图3显示,在从股骨远端内侧进行内固定时,股骨远端内侧髓内钉11的髓内钉头部1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40-50度,髓内钉尾部3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10-20度。
图4显示,在从胫骨近端外侧进行内固定时,胫骨近端外侧髓内钉12的髓内钉头部1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40-50度,髓内钉尾部3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13-23度。
图5显示,在从胫骨近端内侧进行内固定时,胫骨近端内侧髓内钉13的髓内钉头部1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25-35度,髓内钉尾部3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11-21度。
图6显示,在从肱骨近端外侧进行内固定时,肱骨近端外侧髓内钉14的髓内钉头部1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13-23度,髓内钉尾部3与髓内钉中部2的弯曲角度为3-13度。
图2、3、5显示,在股骨远端外侧髓内钉10、股骨远端内侧髓内钉11、胫骨远端内侧髓内钉13使用时还增加一枚支撑螺钉6,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固定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