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992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生于小肠和大肠的良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因肿瘤发生的性质和部位而异,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可无症状或症状很轻。有的恶性肿瘤早期也无明显症状,从而影响诊断、治疗和预后,肠道肿瘤中,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较食管、胃和大肠等部位为低。

小肠肿瘤发生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等部位的肿瘤发生率约占胃肠道肿瘤36%,占全身肿瘤的0.2%左右。发病率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小肠内容物是液体状态,可以减低进入小肠的致癌物质的浓度;小肠排空速度快,减少了致癌物质与小肠的接触时间;小肠内含有保护性酸及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iga,可能对致癌物有溶解作用;小肠可能有一种类似脾脏的特殊保护系统,起到防御肿瘤的作用。小肠肿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见于中老年人,以50~7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在小肠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良性肿瘤较常见的有平滑肌瘤、脂肪瘤和腺瘤,血管瘤比较少见,而神经纤维瘤、纤维瘤、纤维肌瘤等更为罕见;恶性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等较为多见。肿瘤可以发生于小肠的任何部位,其中腺瘤和类癌多见于十二指肠,其他肿瘤则多见于回肠和空肠。肿瘤多为单发,但也可多发,恶性肿瘤多发性病变常为肠外原发病灶转移所致。

目前,临床上治疗肠道肿瘤主要以中药和西药治疗,西药多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但抗生素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大,疗效不太理想,费用昂贵,而中药治疗肠道肿瘤,所有一定的疗效,但见效较慢,疗程较长,有的需要长期服用,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具有散结消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且疗程短,见效快,服用方便,成本低廉,治愈后不易复发,安全可靠,能够更好的治疗肠道肿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制成所述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乙酰麦迪霉素0.1~0.5份,多西环素0.06~0.1份,氨苄西林0.2~0.6份,柑核13~29份,狗肝菜13~29份,岗梅根13~29份,海蕴12~28份,黄花地桃花12~28份,橄榄核11~27份,莱菔10~26份,石刁柏10~26份,红毛对筋草9~25份,落地荷花9~25份,石香葇8~24份,帕梯7~23份和瓦楞子6~22份。

制成所述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乙酰麦迪霉素0.2~0.4份,多西环素0.07~0.09份,氨苄西林0.3~0.5份,柑核17~25份,狗肝菜17~25份,岗梅根17~25份,海蕴16~24份,黄花地桃花16~24份,橄榄核15~23份,莱菔14~22份,石刁柏14~22份,红毛对筋草13~21份,落地荷花13~21份,石香葇12~20份,帕梯11~19份和瓦楞子10~18份。

制成所述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乙酰麦迪霉素0.3份,多西环素0.08份,氨苄西林0.4份,柑核21份,狗肝菜21份,岗梅根21份,海蕴20份,黄花地桃花20份,橄榄核19份,莱菔18份,石刁柏18份,红毛对筋草17份,落地荷花17份,石香葇16份,帕梯15份和瓦楞子14份。

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乙酰麦迪霉素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多西环素和氨苄西林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蒸馏水,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3)将上述步骤(1)~(2)获得的细粉放入容器内混合,提取细粉,备用。

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柑核、石香葇和瓦楞子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狗肝菜、橄榄核和莱菔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岗梅根、海蕴和黄花地桃花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4)将石刁柏、红毛对筋草、落地荷花和帕梯放入容器内,加入3~6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获得的细粉、汁液和滤液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6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细粉和中药细粉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提取制成片剂,即得所述的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西药的药性如下:

乙酰麦迪霉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极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氯仿中,不溶于石油醚。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口咽部、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胆道等部分感染。

多西环素:常用其盐酸盐,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臭,味苦,在水或甲醇中易容,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几乎不溶。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淋巴结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也用于斑疹伤寒、支原体肺炎等。

氨苄西林: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在水中微溶,在氯仿、乙醇、乙醚或脂肪油中不溶。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胆道、肠道感染以及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柑核:味苦、辛,性温;归心、肝。温肾止痛,行气散结。主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睾丸偏坠肿痛。

狗肝菜:味甘、微苦,性寒;归心、肝、肺经。清热,凉血,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热病发斑,吐衄血,便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肝热目赤,小儿惊风,小便淋沥,带下,带状疱疹,痈肿疔疖,蛇犬咬伤。

岗梅根:味苦、甘,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生津,散瘀,解毒。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烦渴,痧气,热泻,肺痈,百日咳,咽喉肿痛,痔血,淋病,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实用中草药》载:“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肺脓肿,感冒。”

海蕴:味咸,性寒,无毒;归肝、肺经。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主瘿瘤,甲状腺肿,喉炎,支气管炎。

黄花地桃花:味苦,性寒;归肺、膀胱经。清热利湿,通淋化石。主风热感冒,痢疾,泌尿系结石,疮疖,毒蛇咬伤。

橄榄核:味甘、涩,性温;归肝、胃、大肠经。解毒,敛疮,止血,利气。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冻疮,疳疮,天疱疮,肠风下血,睾丸肿痛。

莱菔:味辛、甘,性凉;归脾、胃、肺、大肠经。消食,下气,化痰,止血,解渴,利尿。主消化不良,食积胀满,吞酸,腹泻,痢疾,痰热咳嗽,咽喉不利,咳血,吐血衄血,便血,消渴,淋浊,外治疮疡,损伤瘀肿,烫伤及冻疮。

石刁柏:味微甘,性平。清热利湿,活血散结。主肝炎,银屑病,高脂血症,

淋巴肉瘤,膀胱癌,乳腺癌,皮肤癌。

红毛对筋草:味酸,性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吐血,便血,血崩,痈肿疮毒。《全国中草药汇编》载:“酸、涩、凉。治痈疮肿毒,胃肠出血、血崩。”

落地荷花:味苦,性寒;归肝、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湿。主小儿惊风,目赤,咽痛,肝炎,痢疾,淋证,化脓性骨髓炎,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石香葇:味辛、苦,性温。祛暑,活血,理气,化湿。治感冒,中暑呕恶,腹痛泄泻,跌打瘀痛,湿疹,疖肿。《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载:“祛暑行气,解表,止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帕梯:味甘、淡,性凉。清热利尿,发汗止痛。治感冒发热,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结膜炎,肝炎,风湿腰腿痛,疝气痛。

瓦楞子:味甘、咸,性平;归肝、脾、胃经。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瘰疬,瘿瘤,症瘕痞块,顽痰久咳,胃痛吐酸,牙疳,外伤出血,冻疮及烫火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具有散结消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且疗程短,见效快,服用方便,成本低廉,治愈后不易复发,安全可靠,能够更好的治疗肠道肿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乙酰麦迪霉素0.5g,多西环素0.1g,氨苄西林0.6g,柑核29g,狗肝菜29g,岗梅根29g,海蕴28g,黄花地桃花28g,橄榄核27g,莱菔26g,石刁柏26g,红毛对筋草25g,落地荷花25g,石香葇24g,帕梯23g和瓦楞子22g。

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西药成分的提

取工艺步骤:

(1)将乙酰麦迪霉素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多西环素和氨苄西林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量的蒸馏水,稀释,置于微波烘干机内以5~8℃温度低温烘干,提取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3)将上述步骤(1)~(2)获得的细粉放入容器内混合,提取细粉,备用。

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步骤:

(1)将柑核、石香葇和瓦楞子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2)将狗肝菜、橄榄核和莱菔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3)将岗梅根、海蕴和黄花地桃花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4)将石刁柏、红毛对筋草、落地荷花和帕梯放入容器内,加入3~6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获得的细粉、汁液和滤液进行混合,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60℃烘干后冷却,提取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西药细粉和中药细粉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提取制成片剂,即得所述的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每片0.5g),温开水送服;8天为

1个疗程,2~5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乙酰麦迪霉素0.4g,多西环素0.09g,氨苄西林0.5g,柑核25g,狗肝菜25g,岗梅根25g,海蕴24g,黄花地桃花24g,橄榄核23g,莱菔22g,石刁柏22g,红毛对筋草21g,落地荷花21g,石香葇20g,帕梯19g和瓦楞子18g。

本实施例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乙酰麦迪霉素0.3g,多西环素0.08g,氨苄西林0.4g,柑核21g,狗肝菜21g,岗梅根21g,海蕴20g,黄花地桃花20g,橄榄核19g,莱菔18g,石刁柏18g,红毛对筋草17g,落地荷花17g,石香葇16g,帕梯15g和瓦楞子14g。

本实施例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乙酰麦迪霉素0.2g,多西环素0.07g,氨苄西林0.3g,柑核17g,狗肝菜17g,岗梅根17g,海蕴16g,黄花地桃花16g,橄榄核15g,莱菔14g,石刁柏14g,红毛对筋草13g,落地荷花13g,石香葇12g,帕梯11g和瓦楞子10g。

本实施例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西医药结合制剂,选择确诊的肠道肿瘤患者228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三组,治疗组76例,其中

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5岁,平均病程1年;对照组a7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0.5岁,平均病程1年;对照组b7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0.5岁,平均病程1年。

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三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药物选择: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每片0.5g),温开水送服;8天为1个疗程,2~5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a服用健脾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对照组b服用卡培他滨,口服,每日2.500mg/m2,连用两周,休息一周。每日总剂量分早晚两次于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如病情继续恶化或产生不能耐受的毒性时应停止治疗。

三、疗效判断:

治愈:肿瘤消失,体征及症状全部消失,饮食正常,肠道恢复健康。显效:肿瘤明显缩小,体征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肿瘤有所缩小,体征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通过治疗后肿瘤无缩小或增大。

四、治疗结果: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

五、典型病例:

1、顾某,女,50岁。患者因身体不适,大便次数增多,便带血,腹部疼痛,

去医院通过肠道超声检查,发现肠道内有肿块,确诊为肠道肿瘤,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肿块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2、史某,男,61岁。患者腹部疼痛,大便带血,去医院检查,肠道内有肿块,诊断为肠道肿瘤,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我院治疗,经服用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肿块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3、孟某,女,55岁。患者在一次体检时发现,肠道内有发现有一小块肿块,医生诊断为肠道肿瘤,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肿块明显缩小,服用4个疗程后,复检肿块消失,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4、邵某,男,68岁。患者经常大便不顺,小腹坠胀,直肠镜检查发现有肿块,诊断为肠道肿瘤,使用过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一般,后来我院治疗,经服用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肿块缩小,服用3个疗程后,肿块及症状全部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5、龙某,女,70岁。患者小腹疼痛,大便不顺,去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发现有肿块,医生确诊为肠道肿瘤,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小腹疼痛症状缓解,肿块缩小,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小腹疼痛消失,肿块也消失,肠道恢复健康。

6、侯某,男,59岁。患者去医院直肠镜检查发现一个肿块,经确诊为肠道肿瘤,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西医药结合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肿块明显缩小,服用2个疗程后,肿块有所缩小,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复查肿块消失,肠道恢复正常,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