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骨中药药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0717阅读:6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服治疗骨折的中药药方。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骨折、骨质损伤等骨伤,患者疼痛难忍,致残率较高,且常留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使人们生活质量下降,饱受病患痛苦的折磨。

治疗骨伤病一般采用人工接骨、手术接骨等方法。采用借助X光机或其它手段,将骨折部复位后,利用夹板、石膏绷带或手术钢板固定,服消炎药或治疗跌打损伤药,静养三个月左右。但实施正骨复位后,使用外敷用药渗透治疗,疗效慢,且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多方面的原因,易使骨折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叠移位,致使部位肿胀疼痛,造成伸屈功能减弱或丧失,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如果采用手术钢板固定,在骨折愈合后,还需进行二次手术,取出钢板和固定钢钉,再次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且在骨骼上留下人为造成的螺钉孔,需再次修复,又增加了感染骨髓炎的可能。

在现有技术中,治疗骨折的药物大都偏重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防感染,缩短骨折愈合及软组织修复时间等功能,但存在因骨折而引起的睡眠不好,神不安、气不行等症状,导致骨折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不易愈合等问题。

专利申请号:200410023661.2公开了一种接骨外用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当归3-9份、赤芍份3-9、桃仁3-9份、生地3-9份、红花3-9份、川芎4.5-13.5份、土元3-9份、骨碎补3-9份、血竭3-9份、鸡骨头75-225份,是一种接骨时间短、效果好、患者无痛苦且不留后遗症不复发的特效外用药物。

专利申请号:200810017041.6公开了一种中药接骨丹制剂,由桃仁、红花、川芎、乳香、没药、元胡、牛膝、土元、血竭、水蛭、地龙、当归、熟地、自然铜、杜仲、续断、骨碎补、桅子、车前子、地骨皮、五加皮、枳壳、防风、白芷、山药、茯苓、肉桂、红参名贵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地治疗股骨头坏死及骨伤,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血、接骨、补肾、壮骨、安神行气长骨的接骨中药药方,成药简单,尤其适合骨折的愈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骨中药药方,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骨碎补10-20克,土元8-12克,乳香8-12克,没药8-12克,自然铜8-12克,穿山甲8-12克,川芎8-12克,龙骨15-25克,牡蛎15-25克,杜仲8-12克,黄精10-15克,龟板10-15克,肉桂8-12克,当归10-15克,远志8-12克,陈皮8-12克,酸枣仁15-25克,甘草5-8克。

优选的,一种接骨中药药方,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骨碎补15克,土元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自然铜10克,穿山甲10克,川芎1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杜仲10克,黄精12克,龟板12克,肉桂10克,当归12克,远志10克,陈皮10克,酸枣仁20克,甘草6克。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药方根据中医理论所设,骨碎补、土元、乳香、没药、自然铜、穿山甲、川芎7味药,具有活血、接骨的功效;龙骨、牡蛎、杜仲、黄精、龟板、肉桂、当归7味药,具有补肾、壮骨的功效;远志、陈皮、酸枣仁、甘草4味药,具有安神行气长骨的功效。

筋骨损伤初期,血离经脉,形成血肿,阻塞经络,气血凝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吴昆注为:“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所以损伤必有肿痛,又肾主骨,骨折脱位后,因积瘀化热,必见红肿之症。骨折后损伤机体气血,血溢脉外,气血瘀滞,《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由。”骨伤日久,由于长期卧床或伤肢不经常活动以致气血亏损,营卫不惯,故给予活血行气,促进瘀血消退;血为阴,失血致阴虚,且肾主骨,补肾阴,则阴亏复,骨损长;骨折疼痛,易扰乱睡眠,给予安神定志的药物,有利骨折愈合。

“思则气结”,“气为血之帅”,气不行,血难通畅,骨不得营养,则不易愈合。神安气畅,骨折易愈合。骨折术后失眠给不少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困扰,引起焦虑、烦躁、精神不振等,影响机体修复,故保证患者术后良好的睡眠,对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的止痛药大剂量使用,具有副作用及具有成瘾性增加的趋势,反不利于骨折愈合。

本发明在接骨的同时,重视补肾安神。将具有安神功效的远志、陈皮、酸枣仁、甘草4味药与具有活血、接骨功效的骨碎补、土元、乳香、没药、自然铜、穿山甲、川芎7味药相结合,能够针对骨折疼痛引起的神不安,易思,起到镇静安神和止痛的作用,无副作用,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加上具有补肾功效的龙骨、牡蛎、杜仲、黄精、龟板、肉桂、当归7味药,能够活血行气,增大肌体纤维连接,促进伤口愈合,加快血液循环,加快骨痂快速形成,从骨内向外连接固定,使骨折处骨痂坚硬牢固,在最短的时间修复破坏的组织,在最短的时间康复,临床疗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接骨中药药方,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骨碎补15克,土元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自然铜10克,穿山甲10克,川芎1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杜仲10克,黄精12克,龟板12克,肉桂10克,当归12克,远志10克,陈皮10克,酸枣仁20克,甘草6克。

用法与用量:所述18味药,加入适量的水煎熬,去渣得药液25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一般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2

一种接骨中药药方,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骨碎补10克,土元8克,乳香8克,没药8克,自然铜8克,穿山甲8克,川芎8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杜仲8克,黄精10克,龟板10克,肉桂8克,当归10克,远志8克,陈皮8克,酸枣仁15克,甘草5克。

用法与用量:所述18味药,加入适量的水煎熬,去渣得药液25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一般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3

一种接骨中药药方,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骨碎补20克,土元12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自然铜12克,穿山甲12克,川芎12克,龙骨25克,牡蛎25克,杜仲12克,黄精15克,龟板15克,肉桂12克,当归15克,远志12克,陈皮12克,酸枣仁25克,甘草8克。

用法与用量:所述18味药,加入适量的水煎熬,去渣得药液25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一般7天一个疗程。

实验例:

本发明药方经临床观察统计,选择10例典型病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4岁,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损伤。治疗:成人每人每日1剂药,儿童根据年龄体重酌减,每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患部肿胀消退时间,检查骨痂生长情况、患部功能恢复情况,询问患者休息情况。

病例1,患者王某,男,45岁,2014年10月,单人驾驶电动车,在十字路口被摩托车撞倒,造成右胫腓骨骨折,经文登整骨医院拍片,按本发明药方服药两个疗程(14天),30天恢复下地走路。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8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2,患者李某,男,72岁,2015年1月,在下雪天走路不慎滑倒,造成左髌骨骨折,经镇合作医疗诊所处理未见骨伤,治疗十天,不见好转,肿痛未消,回家后按本发明药方服药三个疗程(21天),40天恢复下地走路。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6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3,患者马某,女,52岁,2013年7月,从楼梯跌下造成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骨折错位,复位后按本发明药方服药一个疗程(7天),10天恢复下地走路。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7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4,患者刘某,男,31岁,2012年5月,驾驶电动车与面包车相撞,造成肩关节脱臼,根据文登整骨医院拍片,做人工复位,按本发明药方服药5天后,到医院复查,确认复位良好,七天痊愈。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8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5,患者张某,男,14岁,2014年5月,踢足球时被撞倒,造成脚骨骨折错位,按本发明药方服药后,5天后骨痂形成,在家修养一个星期,和正常人一样可以跑跳。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9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6,患者吴某,女,48岁,2012年7月,在下雨天走路不慎滑倒,造成尺桡骨骨折,按本发明药方服药一个疗程(7天),有骨痂形成。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7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7,患者陈某,女,37岁,2015年9月,单人驾驶电动车,不慎摔倒,造成左侧5,6肋骨骨折,按本发明药方服药一个疗程(7天),10天痊愈。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8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8,患者王某,男,54岁,2016年4月,单人驾驶自行车,因天气不好风大不慎摔倒,造成左双踝骨折,经文登整骨医院拍片,按本发明药方服药一个疗程(7天),15天恢复下地走路。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6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9,患者俞某,43岁,2013年11月,发生交通事故,股骨和胫腓骨两处骨折,按本发明药方服药两个疗程(14天),骨痂形成。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7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病例10,患者韩某,25岁,2011年9月,右手第五掌骨骨折,按本发明药方服药8天骨痂形成。服药期间,患者每晚睡眠8小时左右,神安气畅,精神良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