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山羊痢疾性血便的中药配方,应用于山羊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羊痢疾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小羔羊上,死亡率很高,山羊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原通过羔羊吸乳或粪便进入消化道,在不良诱因的作用下,羔羊抵抗力减弱,致使病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发病羔羊初始时表现精神不振,不久后发生腹泻,初始时粪便为糊状,后来伴随有血液,目前主要采用西药治疗为主,效果不明显,中国中医传承已久,因此若能将中药用于治疗山羊痢疾中,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山羊痢疾性血便的中药配方,能够根治山羊痢疾性血便、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山羊痢疾性血便的中药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三颗针280-320份、刺梨根200-240份、党参180-200份、马鞭梢180-220份、地榆270-300份、大蓟280-320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山羊痢疾性血便的中药配方,喂食方法如下:按比例取上述质量份的原料,然后向其中加入井水,井水与原料质量的比为4:3,然后用文火熬1-2h后,自然冷却至常温,给羔羊喂服。
在上述饲料配方中,各成分的功能效用如下:
三颗针: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刺梨根:健胃,消食,止泻,涩精;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
马鞭梢: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的功效。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疽、慢性支气管炎;
地榆: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大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大大降低羔羊发生痢疾症后的死亡率,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山羊痢疾性血便的中药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三颗针300份、刺梨根200份、党参200份、马鞭梢200份、地榆300份、大蓟300份。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山羊痢疾性血便的中药配方,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三颗针290份、刺梨根210份、党参200份、马鞭梢180份、地榆300份、大蓟320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