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用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10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骨科手术用螺丝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手术用螺丝刀。



背景技术:

全世界因骨折而手术内固定的病例多达数百万,其内固定主要是将一些金属材料置入人体,而采用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的病例,待断骨愈合后需要将骨钉、钢板取出。由于螺钉较小,使用目前的螺丝刀进行固定时,需要借助持钉钳调整螺钉的位置及方向,当手术部位切口较小时,不方便使用持钉钳调整螺钉的位置,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不便。加上螺丝钉在体内承受较大应力常会发生形变,造成螺钉摩擦阻力大大增加,旋出螺钉十分费力,加大取出难度,延长手术时间。

另外,在将螺丝钉旋紧或取出时,手术医生的视野常常会被周围组织的渗血所影响,增加病人痛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手术用螺丝刀,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缩短手术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科手术用螺丝刀,包括主动轮、依次连接的手柄、刀杆和刀头,所述主动轮设于所述刀杆上和用于夹持螺钉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刀杆平行间隔设置的转杆、一端套设于所述刀杆另一端与所述转杆枢接的滑套、设于所述转杆上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设于所述转杆上且远离滑套端的同步轮、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之间与同步轮啮合且能带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开、合的移动装置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并可让其旋转的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配合轮和齿条,所述配合轮与同步轮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接触面上均设有与之配合的轮齿。

优选的,所述配合轮与齿条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齿轮、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齿条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平行间隔枢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的侧面均设有防滑齿。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的侧面带有磁性。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同步轮、配合轮、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直齿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厚度均等于待固定螺钉的旋合长度。

优选的,所述转杆与滑套枢接处设有一轴承。

优选的,所述轴承为滚珠平面轴承。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用所述螺丝刀旋紧螺钉时,所述固定装置实现将螺钉夹持紧,在旋转手柄对螺钉旋紧的同时,力矩的传递使固定装置同时慢慢松开螺钉,直到螺钉完全被拧紧时,固定装置也自动完全松开螺钉,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施加给固定装置,操作简单;

二、在用所述螺丝刀取出螺钉时,刀头完全远离螺钉,将固定装置置于螺钉上方,使医务人员视野开阔,且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凹形结构可以对刀头进行导向,完全不用眼便可将刀头伸入接触到螺钉的旋头,避免了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提高手术效率,取钉更为方便;

三、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厚度均等于待固定螺钉的旋合长度,当从动轮停止旋转时,主动轮已经脱离了从动轮,这时证明螺钉已经被旋紧,无需再施力,查看手段简单明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性,避免对设备或病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旋紧螺钉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取出螺钉时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结构示意图,所述骨科手术用螺丝刀100包括主动轮1、手柄2、刀杆3、刀头4和固定装置5。

所述手柄2、刀杆3和刀头4依次连接。所述手柄2外覆防滑层,便于手持操作,所述刀杆3将手柄2的扭力传递给所述刀头4,所述刀头4与螺钉的旋头槽配合,所述刀头4将通过传递过来的扭力将螺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实现其旋紧或取出。

所述主动轮1设于所述刀杆3上,与所述刀杆3一同旋转,所述主动轮1为直齿圆柱齿轮。

所述手柄2的直径为8cm,其与手掌接触的端面上设有一向下倾斜50°的角度,方便手在握着手柄2时,方便施力且不费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头4可在刀杆3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如:一字型或十字形或内六角之间任意更换。

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滑套51、转杆52、从动轮53、同步轮54、第一夹持装置55、第二夹持装置56、移动装置57和固定板58。

所述滑套51呈直角弯折结构,一端套设于所述刀杆3的外径,并与刀杆3具有一间隙,让两者具有一连接。所述滑套51用于限制刀杆3在左右方向横移,又可让刀杆3在滑套51的套设部位旋转。

所述滑套51的另一端与转杆52枢接。其内具有一内腔511,所述转杆52部分延伸至所述滑套51的内腔511内,并通过一轴承59连接固定。

所述从动轮53设于所述转杆52上并与所述主动轮1啮合,所述同步轮54设于所述转杆52远离滑套51端。所述转杆52用于支持并固定所述从动轮53和同步轮54的位置,当主动轮1旋转时,带动所述从动轮53反方向旋转,带动转杆52一同旋转,转杆52上的同步轮54也同方向旋转,转杆53在轴承59的作用下减小了其与滑套51的转动摩擦力,减小磨损,使从动轮53的旋转力有效传递而不会被减弱。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55包括第一齿轮551、第一连接部552和第一夹持部553。所述第二夹持装置56包括第二齿轮561、第二连接部562和第二夹持部563。

所述第一齿轮551和第二齿轮561平行间隔枢接于所述固定板58,两者都可以沿其枢接点旋转。所述第一连接部552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551和第一夹持部553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562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561和第二夹持部563之间,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用于夹持待旋螺钉。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防滑齿或者相对的侧面带有磁性,便于夹持力的稳固性,避免螺钉掉落。

所述移动装置57包括配合轮571和齿条572。所述配合轮571和齿条572层叠设置且一体成型,所述配合轮571与所述同步轮54啮合,所述同步轮54旋转时带动配合轮571旋转。所述齿条572在设于所述第一齿轮551和第二齿轮561之间,所述齿条572与所述第一齿轮551和第二齿轮561接触面上均设有与之配合的轮齿。即所述第一夹持装置55与第二夹持装置56以所述齿条572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55设于所述齿条572的上方(图1显示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装置56设于所述齿条572的下方(图1显示的下方)。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55和第二夹持装置56与齿条572呈对称结构设置,两侧的限位作用可将配合轮571的旋转力转换成齿条572的移动力,便于力矩有效地传递。

所述配合轮571被带动旋转时,所述齿条572左或右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51和第二齿轮56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往相背或相对的方向运动,实现夹持或松开螺钉。

所述主动轮1、从动轮53、同步轮54、配合轮571、齿条572、第一齿轮551和第二齿轮561均为直齿结构。此结构加工简单,力矩传递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59为滚珠平面轴承,可改变所述轴承59摩擦方式,有效地降低轴承面之间的摩擦。

所述主动轮1和从动轮53的厚度均等于待固定螺钉的旋合长度。即当手柄2旋转时,带动刀杆3旋转过程中也实现了上或下位移。在所述骨科手术用螺丝刀100工作前,所述主动轮1和从动轮53处于啮合状态,当刀杆3上或下位移时,所述主动轮1慢慢脱离与从动轮53的啮合面,当完全脱离致使从动轮53不旋转时,此时螺钉已被拧到位或者完全被取出,则可以停止旋转所述手柄2。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旋紧螺钉时的工作示意图,首先将螺钉200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之间,并手动向内压,使其靠拢夹持螺钉200,向内压的同时,所述第二连接部562和第一连接部552也一同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561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551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二齿轮561和第一齿轮551的旋转带动齿条572向左(即远离夹持部)的位置位移,这时,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夹持螺钉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561、第一齿轮551和齿条572锁紧的。

其次,将刀头4接近所述螺钉200的旋头位置,再顺时针旋转所述手柄2,一同旋转的有刀杆3和刀头4,刀头4带动螺钉200旋紧,同时刀杆3上的主动轮1带动从动轮53逆时针旋转,在转杆52的作用下,所述同步轮54也一同逆时针旋转。

同步轮54与配合轮571啮合,其带动配合轮571顺时针旋转,配合轮571与齿条572为一体成型,此时齿条572在顺时针旋转的配合轮571的作用力下,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的方向移动,此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561逆时针旋转,第二连接部562沿第二齿轮561逆时针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51顺时针旋转,第一连接部552沿第一齿轮551顺时针旋转,此时,所述第一夹持部553顺时针,第二夹持部563逆时针,两者朝相背的方向运动,逐渐松开螺钉200。

即当刀头4将螺钉200逐步旋入的过程时,在所述固定装置5的力传递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慢慢松开对螺钉200的夹持,使其最终被旋紧。

同时,所述主动轮1和从动轮53的厚度均等于螺钉200的旋合长度,主动轮1在顺时针旋转同时向下位移,当完全脱离与从动轮53的啮合面时,螺钉200已完全被旋紧,所以当从动轮53不在被带动旋转了,就可以停止对手柄2的施力,此时,螺钉200旋紧工作已完成。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取出螺钉时的工作示意图,所述骨科手术用螺丝刀100需要取出螺钉时,首先将所述固定板58置于螺钉200旁侧,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对准螺钉200垂直延伸方向,所述刀头4接近所述螺钉200的旋头位置。

然后逆时针旋转所述手柄2,一同旋转的有刀杆3和刀头4,刀头4带动螺钉200逆时针慢慢松开被取出,同时刀杆3上的主动轮1带动从动轮53顺时针旋转,在转杆52的作用下,所述同步轮54也一同顺时针旋转。

同步轮54与配合轮571啮合,其带动配合轮571逆时针旋转,配合轮571与齿条572为一体成型,此时齿条572在逆时针旋转的配合轮571的作用力下,向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的方向移动,此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561顺时针旋转,第二连接部562沿第二齿轮561顺时针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51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接部552沿第一齿轮551逆时针旋转,此时,所述第一夹持部553逆时针,第二夹持部563顺时针,两者朝相对的方向运动,逐渐靠拢。

即当刀头4将螺钉200逐步旋出的过程时,在所述固定装置5的力传递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接住被取出的螺钉200并夹持,使其最终被取出。

而且在所述第二齿轮561、第一齿轮551和齿条572啮合作用下,被旋出的螺钉200夹持力是被锁紧的。

最后人为分开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拿下螺钉。由此实现螺钉200的取出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各自的夹持面为内凹形,一是方便与螺钉200外径接触,提高夹持力,另是将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对准螺钉200垂直延伸方向时,为避免挡住医务人员的视线,刀杆3和刀头4是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553和第二夹持部563的,方便准确对准其螺钉200的位置,其两侧的内凹形给刀头3一个导向的作用,直接向下移动刀杆4便可将刀头3放置在螺钉200的旋头位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骨科手术用螺丝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用所述螺丝刀旋紧螺钉时,所述固定装置实现将螺钉夹持紧,在旋转手柄对螺钉旋紧的同时,力矩的传递使固定装置同时慢慢松开螺钉,直到螺钉完全被拧紧时,固定装置也自动完全松开螺钉,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施加给固定装置,操作简单;

二、在用所述螺丝刀取出螺钉时,刀头完全远离螺钉,将固定装置置于螺钉上方,使医务人员视野开阔,且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凹形结构可以对刀头进行导向,完全不用眼便可将刀头伸入接触到螺钉的旋头,避免了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提高手术效率,取钉更为方便;

三、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厚度均等于待固定螺钉的旋合长度,当从动轮停止旋转时,主动轮已经脱离了从动轮,这时证明螺钉已经被旋紧,无需再施力,查看手段简单明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性,避免对设备或病人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