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吹扫骨科手术骨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10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刀锯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吹扫骨科手术刀锯。



背景技术:

临床上,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成功,必须制定手术方案,并你选择相关的手术器械,在手术前应对整个手术过程所需的器械进行妥善准备。对于骨科手术,由于伤情复杂多样,需要做以不同方式进行混合手术处理,所以需要准备大量不同的手术器械。

现有骨科手术技术中,在做切割分离软组织手术时需要用到手术刀、骨锯,在现有使用的手术骨锯中,由于在切割硬物如骨头时,往往会产生较多的血液和一部分骨屑,由于血液和骨屑会阻碍医生判断和切割,一般需要另一医生或护士对产生的血液和骨屑进行吸扫以排除障碍,这时,就需要双方高度协调配合,其不仅导致手术难度增加,还会显著拖延手术时间,导致病人痛苦过程延长,医生也是疲劳不堪,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使用的手术骨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吹扫骨科手术刀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吹扫骨科手术骨锯,包括手柄和设于手柄外的刀锯,手柄包括手柄内腔、与刀锯装配连接的手柄首端,手柄内腔内设有向手柄首端吹气的动力装置,刀锯包括与手柄首端密封连接的刀锯头部,用于切割硬物的刀锯工作部和远离手柄的悬臂端部,刀锯头部形状与手柄内腔形状相匹配,刀锯头部包括实心部和外壳,实心部沿悬臂端部方向收缩形成悬臂端部和刀锯工作部的实心部分,外壳沿悬臂端部方向收缩形成刀锯工作部的外壳部分,实心部和外壳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空气通道,动力装置通过空气通道向刀锯工作部的锯齿表面吹气。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医生在进行切割骨头手术时,启动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向空气通道内供应具有一定流速的空气,空气沿空气通道向刀锯工作部流入,从刀锯工作部的实心部分和刀锯工作部的外壳部分之间流出,进而对刀锯工作部的锯齿部分进行吹扫,锯齿周围的血液和骨屑受到吹扫作用而向四周散开,进而使医生可以毫无阻碍地观察到锯齿周围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医生作进一步地判断,由于锯齿周围干净无杂物,医生能够很轻松地对骨头进行切割,可以精确控制切割走向和切割深度,消除了血液和骨屑的不利影响,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进而使得手术更快捷地进行,减轻了病人的手术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吹扫骨科手术骨锯可以自行对锯齿周围的血液和骨屑进行吹散,无需多人协助操作,医生能够很轻松地对骨头进行切割,并可以精确控制切割走向和切割深度,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使得手术更快捷地进行,减轻了病人的手术时间。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控制空气通道内的气流走向,刀锯工作部的外壳部分的边缘向外伸出并弯曲形成折流片,折流片与外壳部分自为一体,折流片平行于锯齿且其长度不超过锯齿长度的1/2(超过锯齿长度的1/2则会严重影响锯齿切割骨头,导致切割过程无法顺利进行)。

为了进一步减小折流片对锯齿的影响和骨头切痕的刮擦,折流片边缘倒圆角形成与硬物接触的接触部。通过倒圆角可以大幅减小折流片边缘与骨头切痕的摩擦力,使折流片不会对骨头切痕造成刮擦。

进一步,为了保持外壳的结构和工作稳定性,实心部和外壳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实心部、外壳和连接部自为一体形成刀锯,或者固定连接形成刀锯。实心部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固定刀锯,改变刀锯的重心,使医生更好地控制刀锯的切割力度和对刀锯施力,以便于刀锯更好地切割骨头。

为了更好地使气流沿锯齿表面流出,连接部的侧面朝向手柄首端方向,并沿刀锯的中心线靠近形成斜面,斜面与悬臂端部通过弧形面过渡。斜面和弧形面的设置能够尽量保证锯齿各处的气流大小相对一致,以更好地对锯齿的周围进行吹扫,同时,斜面和弧形面的设置也利于刀锯进行后期或前期清洗,使空气通道内的污渍更易排出。

进一步,为了保证气流更好地发挥吹扫作用,刀锯工作部处的空气通道的高度不小于0.6mm。

进一步,为了便于骨锯的组装和清洗,外壳与手柄内腔的内壁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便于医生更好地操作,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风扇,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并向空气通道供应空气,所述手柄上设有电动开关,电动开关控制电动机的启动与关闭。

为了防止外来有害颗粒物被吸进骨锯内,手柄上远离刀锯的一端为手柄末端,手柄末端通过空气滤网封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吹扫骨科手术骨锯可以自行对锯齿周围的血液和骨屑进行吹散,无需多人协助操作,医生能够很轻松地对骨头进行切割,并可以精确控制切割走向和切割深度,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使得手术更快捷地进行,减轻了病人的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吹扫骨科手术骨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刀锯头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刀锯工作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手柄,101为手柄内腔,102为手柄首端,103为手柄末端,2为刀锯,201为刀锯头部,2011为实心部,2012为外壳,202为刀锯工作部,2021为实心部分,2022为外壳部分,2023为折流片,2024为锯齿,2025为接触部,203为悬臂端部,203为动力装置,3为动力装置,301为电动机,302为风扇,4为空气通道,5为连接部,501为斜面,6为电动开关,7为空气滤网,8为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吹扫骨科手术骨锯,包括手柄1和设于手柄1外的刀锯2,手柄1包括手柄内腔101、与刀锯2装配连接的手柄首端102,手柄内腔101内设有向手柄首端102吹气的动力装置3,刀锯2包括与手柄首端102密封连接的刀锯头部201,用于切割硬物的刀锯工作部202和远离手柄1的悬臂端部203,刀锯头部201形状与手柄内腔101形状相匹配,刀锯头部201包括实心部2011和外壳2012,实心部2011沿悬臂端部203方向收缩形成悬臂端部203和刀锯工作部202的实心部分2021,外壳2012沿悬臂端部203方向收缩形成刀锯工作部202的外壳部分2022,实心部2011和外壳2012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空气通道4,动力装置3通过空气通道4向刀锯工作部202的锯齿2024表面吹气。

医生在进行切割骨头手术时,启动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向空气通道4内供应具有一定流速的空气,空气沿空气通道向刀锯工作部202流入,从刀锯工作部202的实心部分2021和刀锯工作部202的外壳部分2022之间流出,进而对刀锯工作部202的锯齿2024部分进行吹扫,锯齿2024周围的血液和骨屑受到吹扫作用而向四周散开,进而使医生可以毫无阻碍地观察到锯齿2024周围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医生作进一步地判断,由于锯齿2024周围干净无杂物,医生能够很轻松地对骨头进行切割,可以精确控制切割走向和切割深度,消除了血液和骨屑的不利影响,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进而使得手术更快捷地进行,减轻了病人的手术时间。

更进一步地说,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骨锯的锯齿2024也可只设置为单面,相应地,空气通道4也设置为单面通道。

作为一种改进地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控制空气通道4内的气流走向,刀锯工作部202的外壳部分2022的边缘向外伸出并弯曲形成折流片2023,折流片2023与外壳部分2022自为一体,折流片2023平行于锯齿2024且其长度不超过锯齿2024长度的1/2,如图4所示,超过锯齿2024长度的1/2则会严重影响锯齿切割骨头,导致切割过程无法顺利进行。

作为一种改进地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减小折流片2023对锯齿2024的影响和骨头切痕的刮擦,折流片2023边缘倒圆角形成与硬物接触的接触部2025,如图4所示。通过倒圆角可以大幅减小折流片2023边缘与骨头切痕的摩擦力,使折流片2023不会对骨头切痕造成刮擦。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保持外壳2012的结构和工作稳定性,实心部2011和外壳2012之间通过连接部5连接,实心部2011、外壳2012和连接部5自为一体形成刀锯2,或者固定连接形成刀锯2,如图4所示。实心部2011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固定刀锯2,改变刀锯2的重心,使医生更好地控制刀锯2的切割力度和对刀锯施力,以便于刀锯2更好地切割骨头。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使气流沿锯齿2024表面流出,连接部5的侧面朝向手柄首端102方向,并沿刀锯2的中心线靠近形成斜面501,斜面501与悬臂端部203通过弧形面8过渡,如图1和图2所示。斜面501和弧形面8的设置能够尽量保证锯齿2024各处的气流大小相对一致,以更好地对锯齿2024的周围进行吹扫,同时,斜面501和弧形面8的设置也利于刀锯2进行后期或前期清洗,使空气通道4内的污渍更易排出。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保证气流更好地发挥吹扫作用,刀锯工作部处的空气通道的高度不小于0.6mm,优选为0.8mm。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便于骨锯的组装和清洗,外壳2012与手柄内腔101的内壁螺纹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便于医生更好地操作,动力装置3包括电动机301和风扇302,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机301带动风扇302转动并向空气通道4供应空气,所述手柄1上还设有电动开关6,电动开关6控制电动机301的启动与关闭,进而控制动力装置3的输出。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防止外来有害颗粒物被吸进骨锯内,手柄1上远离刀锯2的一端为手柄末端103,手柄末端103通过空气滤网7封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