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0117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骨伤手术通常都是先将骨折部位扶正后再用钢丝、甲板等器具对患骨进行固定,再在患部用石膏、绷带固定,然后卧床静养,依靠患者自身再生能力使骨折部位自然接合,骨痂生长慢、治疗周期长,患者十分痛苦。另外,由于手术后会有切口及创口存在,因此手术后会留下很多症状,常见的手术后问题有术后出血疼痛和创口不愈合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手术后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有效率高的促进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桷叶3-7份,栎叶槲蕨5-8份,五叶薯3-10份,大巢菜10-20份,紫葛5-15份,辫子草根3-9份,黄蜀葵根5-10份,定经草3-7份,慕荷5-15份,火绳树5-10份,旋花根10-15份,白草莓10-15份,矩形叶鼠刺3-10份,木竹子5-8份,酸藤木3-10份。

优选的,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桷叶5份,栎叶槲蕨7份,五叶薯5份,大巢菜15份,紫葛10份,辫子草根5份,黄蜀葵根10份,定经草5份,慕荷10份,火绳树8份,旋花根10份,白草莓15份,矩形叶鼠刺8份,木竹子5份,酸藤木8份。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黄桷叶,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味涩,性平,祛风,止痛,续筋骨。治筋骨疼痛,风眼流泪,皮肤瘙痒。

栎叶槲蕨,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苦,性温,归肾经,祛风湿,补肾续骨,活血止血。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腰膝痛;筋脉拘挛;肾虚耳鸣;牙痛;尿多;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五叶薯,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甘,平,补脾益肾;利湿消肿。主牌肾虚弱;浮肿;泄泻;产后瘦弱;缺乳。

大巢菜,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全草,甘辛,寒,味甘,辛,性寒,归心、肝、脾经,益肾;利水;止血;止咳。主肾虚腰痛;遗精;黄疸;水肿;疟疾;鼻衄;心悸;咳嗽痰多。

紫葛,为葡萄科植物异叶蛇葡萄的根皮,甘,微苦,寒,清热补虚;散瘀通络;解毒。主产后心烦口渴;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辫子草根,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的根,甘,苦,凉,归肝、膀胱、大肠经,清热利湿;止咳平喘;消肿解毒。主石淋;胃痛;黄疸;痢疾;咳嗽;哮喘;小儿疳积。《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利湿通络。治产后流血,红崩白带,经闭,虚弱盗汗,痢疾,风湿,尿路感染,痔疮,脱肛,跌打损伤。"

黄蜀葵根,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甘苦,寒,利水,散瘀,消肿,解毒。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腮腺炎,痈肿。

定经草,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甘,平,清热消肿,利水通淋,治风热目痛,痈疽肿毒,白带,淋病,痢疾,小儿腹泻。

慕荷,为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擎的根茎,味涩微甘,性平,清热化湿,止血生肌。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

火绳树,为锦葵科植物翅果麻的树皮或叶,苦,涩,凉,收敛止血;续筋接骨。主胃溃疡吐血;外伤出血;骨折;烫伤。

旋花根,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根,甘,微苦,温,归肺、肝、肾经,益气补虚;续筋接骨;解毒;杀虫。主丹毒;劳损。

白草莓,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甘、苦,凉,归肺、肝、肾经,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百日咳;口舌生疮;疔疮;蛇咬伤,烫火伤。《云南中草药选》:消炎解毒,续筋接骨。治口腔炎,口腔溃疡,血尿,泌尿系感染,腰椎结核,骨折。

矩形叶鼠刺,为虎耳草科植物矩形叶鼠刺的根、花,味苦,性温,归心经,滋补强壮,祛风除湿,接骨续筋。主身体虚弱,劳伤乏力,咳嗽,咽痛,白带,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木竹子,为藤黄科植物岭南山竹子的果实、果核、树皮,甘,凉,归脾经,清热;生津,消炎止痛,收敛生肌。主胃热津伤;呕吐;口渴;肺热气逆;咳嗽不止。

酸藤木,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根及枝叶,酸,涩,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诸药配伍具有续筋愈骨、补血益气、去痛消炎、通络行滞、解毒消瘀的功效,促进骨痂生长加快骨伤愈合,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桷叶3份,栎叶槲蕨8份,五叶薯10份,大巢菜10份,紫葛8份,辫子草根9份,黄蜀葵根5份,定经草6份,慕荷5份,火绳树10份,旋花根12份,白草莓13份,矩形叶鼠刺3份,木竹子6份,酸藤木10份。

实施例2

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桷叶5份,栎叶槲蕨7份,五叶薯5份,大巢菜15份,紫葛10份,辫子草根5份,黄蜀葵根10份,定经草5份,慕荷10份,火绳树8份,旋花根10份,白草莓15份,矩形叶鼠刺8份,木竹子5份,酸藤木8份。

实施例3

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桷叶6份,栎叶槲蕨5份,五叶薯3份,大巢菜18份,紫葛15份,辫子草根6份,黄蜀葵根7份,定经草3份,慕荷8份,火绳树5份,旋花根15份,白草莓10份,矩形叶鼠刺5份,木竹子7份,酸藤木6份。

实施例4

一种骨伤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桷叶7份,栎叶槲蕨6份,五叶薯8份,大巢菜20份,紫葛5份,辫子草根3份,黄蜀葵根8份,定经草7份,慕荷15份,火绳树7份,旋花根13份,白草莓12份,矩形叶鼠刺10份,木竹子8份,酸藤木3份。

临床资料

共收治进行骨伤手术的患者200例,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1岁;治疗组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2岁。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或注射常规消炎药物;

治疗组:本发明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分服。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骨伤愈合,无痛感,无后遗症;

有效:骨痂生长,痛感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经10-20天的治疗,治疗组治愈78例,有效22例,治愈率7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33例,有效45例,治愈率33%,总有效率78%。治疗过程中,服用本发明中药的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副反应。

典型病例1

胡某某,女,25岁,骑车时摔伤至左小臂骨折,手术归位固定后,服用本发明中药17天,痛感消失,拍片示骨伤处愈合,可小范围活动。

典型病例2

邓某某,男,47岁,在工地干活从脚手架坠落致小腿骨折,疼痛难忍,经手术复位后,服用本发明中药20天,伤处痛感消失,拍片显示伤处愈合,静养后未留后遗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