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麻醉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手术中,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病人在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药或其他方式使之暂时失去知觉。手术或检查操作还可引起精神紧张和反射性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手术可引起恶心、呕吐。长时间的不舒适的体位 ( 如俯卧位 ),可增加病人的不适和痛苦,因此应使病人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在对不良刺激无反应,暂时失去知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普遍采用注射普鲁卡因或传导阻断的方法进行麻醉,现有的麻醉方式操作比较繁琐,同时还具有麻醉风险。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麻醉用中药制剂以更好的实施麻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麻醉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用于麻醉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用于麻醉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九里香5-18份;洋金花1-3份;辛夷5-15份;白芷5-10份;地耳草15-30份;闹羊花1-3份;缬草5-8份;西洋参5-8份;大蓟15-23份;血余炭5-15份。
各药物组成的药物作用:
九里香:【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微苦。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属理气药。
洋金花:【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有毒。归肺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平喘止咳、镇痛、解痉。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辛夷:【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散风寒、通鼻窍。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白芷:【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胃经、大肠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地耳草:【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微苦。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闹羊花:【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散瘀定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缬草:【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微甘。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西洋参:【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微苦。归心经、肺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大蓟:【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苦。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祛瘀消肿。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血余炭:【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化瘀,利尿。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将上述药物制成本发明的方法是:
将上述各药物九里香、洋金花、辛夷、白芷、地耳草、闹羊花、缬草、西洋参、大蓟和血余炭混合打碎,加水1500ml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再将药液浓缩为100ml,应在手术前20分钟服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麻醉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中药制配而成,使用方便,用药后无副作用,持续时间短、麻醉效能高、术中可控性强、术毕苏醒快的优点,术后能够及时将麻醉药物代谢及排出体外,对抗因麻醉引起的并发症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止痛、止血和消肿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用于麻醉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九里香5份;洋金花1份;辛夷5份;白芷5份;地耳草15份;闹羊花1份;缬草5份;西洋参5份;大蓟15份;血余炭5份。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用于麻醉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九里香12份;洋金花2份;辛夷13份;白芷8份;地耳草22份;闹羊花2份;缬草7份;西洋参6份;大蓟20份;血余炭15份。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用于麻醉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按质量配比为:九里香18份;洋金花3份;辛夷15份;白芷10份;地耳草30份;闹羊花3份;缬草8份;西洋参8份;大蓟123份;血余炭15份。
临床资料 :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经临床观察病人 100 例,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率显著,临床观察过程中,功效确切,未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
治疗方法 :
内服,术前 20分钟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麻醉时间,从而调节药量。
疗效判定标准 :
(1)显效 :术中无疼痛感 ;
(2)有效 :术中疼痛有减轻感 ;
(3)无效 :术中疼痛无减轻感。
治疗结果 :
经临床观察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后,显效 75 例,有效 22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97%,完全达到临床用药标准。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