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15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于水产养殖中的草鱼的疾病救治,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烂鳃病是一种传染迅速,病程长,比较常见的鱼病,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病鱼鳃丝腐烂并带污泥,严重时鳃丝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被腐蚀,形成一个透明“小窗”。该病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和流行。发病时间南方在4-10月份,北方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病鱼独自在池边或浮于水面慢慢游动,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鳃丝末端腐烂、充血,有时被成块的污物和泥土粘着,严重时鳃丝被浸蚀成柱状,鳃骨外露发白,鳃盖骨内外层同时被腐蚀时远看呈空洞状。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有日趋恶化的趋势,疾病的爆发也越来越频繁,极大地限制了水产养殖产量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传统的方法的是采用抗生素来预防发病,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间接引起动物产量及品质下降,使养殖户蒙受损失,滥用及超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污染、有毒、有害物残留,给食用此类鱼的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组方合理、制备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所述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粉6~10份、牛黄3~6份、黄连10~15份、金银花8~12份、鱼腥草5~8份、冰片2~5份、大黄6~10份、野菊花2~5份、芦根2~5份、艾叶6~10份。上述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按原料药的总量比例1:10加水,浸泡45分钟,并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即得组合物。所述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药液全池泼洒,泼洒量为3~5ppm。上述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原料功效解析:珍珠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免疫抑制、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抗细胞毒作用;牛黄: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作用,抗炎、抗腹泻作用;金银花: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有抗菌、抗病毒、免疫增强及利尿作用;冰片:用治热闭神昏、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及各种疮痈肿痛、溃后不敛、烫火伤、咽喉肿痛、喉痹、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大黄: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抑菌、止血、促进胆汁分泌、降脂、降压和抗肿瘤作用,对消化系统有导泻、利胆、保肝、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兴奋肠管平滑肌的作用;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抑菌,有降压、调节血流动力学和抗心肌缺血作用;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有益效果:1、能有效的防治草鱼烂鳃病,降低因草鱼烂鳃病死亡;2、采用中草药配方的配合,不易产生抗药性;3、具有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粉8份、牛黄3份、黄连14份、金银花11份、鱼腥草5份、冰片5份、大黄8份、野菊花2份、芦根2份、艾叶9份。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粉9份、牛黄4份、黄连13份、金银花10份、鱼腥草6份、冰片4份、大黄7份、野菊花3份、芦根3份、艾叶8份。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粉10份、牛黄5份、黄连12份、金银花9份、鱼腥草7份、冰片3份、大黄6份、野菊花4份、芦根4份、艾叶7份。上述实例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按原料的总量比例1:10加水,浸泡45分钟,并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即得。所述的一种防治草鱼烂鳃病的组合物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组合物药液全池泼洒,泼洒量为3~5ppm。本发明的实验效果取烂鳃病草鱼800尾,分成四组,分四个水池放置,每池放入病鱼200尾,池水深1.5米,控制水温25℃左右。空白组常规养护,实验组1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实验组2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实验组3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三,实验组的将组合物药液全池泼洒,每天一次,泼洒量为4ppm,记录10天鱼的数据如下表:空白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病鱼数200200200200存活数82178172183存活率41.0%89.0%86.0%91.5%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对草鱼烂鳃病有很好的疗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