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53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智能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看护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控制,计算机,驱动及材料等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也迈向新的台阶。机器人技术涉及到多方面的学科与技术,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自动化科学与技术(运动控制,复杂系统的控制,传感器技术等),机械电子技术等,它集成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同时也推动了多学科的发展,它代表了高科技的发展前沿,是当前科技研究的热点方向。

目前的机器人的种类繁多,例如智能看护人是否跌倒的机器人,家庭打扫机器人,喂药、救助机器人等。但是,监测用户体温的机器人还尚未出现,是需要及时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芯片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看护机器人。

一种看护机器人,包括:看护机器人本体,安装在所述看护机器人本体的驱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体温监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驱动模块,其驱动所述看护机器人本体的移动;

图像采集模块,其采集用户图像;

体温监测模块,其采集用户体温;

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体温监测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看护机器人本体的移动,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用户图像进行识别,并控制所述体温监测模块采集用户体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看护机器人本体的报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判断用户体温是否达到设定的温度阈值,若为是,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扬声器和闪光灯;所述扬声器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发出警示声,或者所述闪光灯进行闪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看护机器人本体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使得所报警模块的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云存储器,所述体温监测模块所采集用户体温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在所述云存储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看护机器人本体包括:壳体和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所述体温监测模块为红外传感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处;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红外传感器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计时器,所述存储器存储用于存储用户体温并通过记录时间,所述计时器记录相邻两次用户体温监测时间差,所述微处理器判断所述时间差是否超过预设的监控时间,若是,则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并找寻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采集的用户图像进行识别用户后,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在水平方向移动0~18cm、垂直方向移动0~22cm范围内各捕捉至少一个用户体温监测带点,与初始采集的用户体温构成至少三个采集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设置有体温监测模块的机器人,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看护机器人移动至用户身边,控制模块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用户图像进行身份识别,并能够通过体温监测模块获取用户的体温,实现机器人用户体温监测的功能,解决了该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看护机器人的逻辑框图;

图2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具有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看护机器人的逻辑框图;

图3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云存储器和移动终端的看护机器人的逻辑框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看护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脸部体温监测范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看护机器人的逻辑框图。例如,看护机器人包括:看护机器人本体10,安装在看护机器人本体10的驱动模块20、图像采集模块30、体温监测模块40以及控制模块50。

驱动模块20,其驱动看护机器人本体10的移动;图像采集模块30,其采集用户图像;体温监测模块40,其采集用户体温;控制模块50,其分别与驱动模块20、图像采集模块30、体温监测模块40信号连接;控制模块50控制驱动模块20驱动看护机器人本体10的移动,控制模块50根据图像采集模块30所采集的用户图像进行识别,并控制体温监测模块40采集用户体温。

设置有体温监测模块40的机器人,通过驱动模块20驱动看护机器人移动至用户(即“被看护人”)身边,控制模块50通过图像采集模块30采集用户图像进行身份识别,并能够通过体温监测模块40获取用户的体温,实现机器人用户体温监测的功能,解决了该技术问题。

参照附图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看护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看护机器人本体10的报警模块60,控制模块50判断用户体温是否达到设定的温度阈值,若为是,则控制模块50控制报警模块60进行报警。

具体地,温度阈值分别为:35℃以下低温、35~37.5℃正常、37.5~38℃低烧、38~39℃中烧、39~40℃高烧、40℃以上为超高烧。需要说明的是,该温度阈值针对的是年纪较大的老人统计获得,一般是50岁以上。

进一步地,报警模块60包括:扬声器和闪光灯;扬声器根据控制模块50发出的指令发出警示声,或者闪光灯进行闪烁。

具体地,当体温监测模块40所获取到的温度阈值在低烧或中烧的时候,扬声器会播放一些舒缓的声音,例如被看护人喜欢的音乐、朗诵等,甚至可以在看护机器人增加显示装置,把预存储的美好视频进行播放,其主要的目的是让被看护人(即“用户”,以下称为“被看护人”)在低烧或中烧的过程中不那么“难受”,起到“友好”被看护的作用。对于低温,也可以采用该方式进行看护提醒。

另外,当高烧的时候,扬声器会播放出预先存储有关的信息,例如退烧药所在的位置、紧急联系电话的位置等常备药的位置,而且分贝较高,这个时候对神志有些不清的被看护人起到提醒的作用。更进一步地,当超高烧的时候,扬声器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用于提醒邻居或者周围人的警示,同时闪光灯不断的发出红黄交替的灯,用于指引听到报警声来提供帮助的人们迅速找到被看护人。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结合附图2~3,看护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看护机器人本体10的无线通信模块70,控制模块50使得所报警模块60的报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0发送至移动终端。

具体地,该无线通信模块70可以是gsm、gprs、edge、3g、4g、5g、蓝牙、nfc、wifi等的任意一种。控制模块50把获取到的温度、时间以及该温度所对应的状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0发送至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监护人的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或者是社康、医院、移动救护车的医疗机构的移动终端,使得监护人及医疗机构第一时间获得该信息,可以迅速的做出正确决策。

进一步地,看护机器人还包括与无线通信模块70通信连接的云存储器,体温监测模块40所采集用户体温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0存储在云存储器,便于医生或其它需求方通过网络就可以调取该体温资料。在其它实施例中,看护机器人的本地会设置有较大容量的存储器,记录被看护人的监测体温资料,可以起到资料备份的作用。

参照图4,在一示例性实施例,看护机器人本体10还包括:壳体和驱动轮,驱动轮安装在壳体的底部。驱动模块20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该驱动轮转动,进而实现看护机器人的移动。

进一步地,看护机器人还包括连接杆,图像采集模块30为摄像头,体温监测模块40为红外传感器,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连接杆处;电机驱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转动。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通过齿轮等方式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可根据需要分别对摄像头或红外传感器独立转动,对指定的对象进行拍照或者测温。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控制模块50包括:微处理器(图未示)、存储器(图未示)和计时器(图未示),存储器存储用于存储用户体温并通过记录时间,计时器记录相邻两次用户体温监测时间差,微处理器判断时间差是否超过预设的监控时间,若是,则微处理器控制电机驱动该驱动轮转动,并找寻用户;若否,则看护机器人在停留在原地。

具体地,该预设的监控时间可以是1小时、2小时或6小时不等,也可以根据医嘱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0,医生或监护人对该监控时间进行设置,以确保被看护人在正确的看护状态。另外,图像采集模块30所采集的用户图像,控制模块50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该采集的图片进行识别,以达到准确识别看护人的目的。

进一步地,看护机器人仅测量一被看护人的体温,该体温有可能由于图像识别失误导致体温测量不准。例如图像识别一西瓜,被认为是被看护人,但是所采集的温度不是真实的被看护人温度。为此,采集真实准确的被看护人温度非常重要。通过调研分析,结合附图5,人脸的宽度一般为7~18cm,长度一般为18~22cm。当红外传感器采集第一初始的被看护人体温时,通过电机驱动红外传感器分别在水平方向移动0~18cm(以初始采集用户体温的点沿水平方向正负移动9cm)、垂直方向移动0~22cm(以初始采集用户体温的点沿垂直方向正负移动11cm)范围内各方向捕捉至少一个被看护人的体温监测点,与初始采集的被看护人体温监测点构成至少三个采集点,直到连续采集到三个温度差在0.5℃范围以内,然后通过算数平均值确定该温度为最终的被看护人的测量体温。需要说明的是,若不是连续采集到三个温度之间的差值在0.5℃范围以内(人的同一区域的温度差最大为0.5℃),说明红外传感器采集范围偏离目标范围,因此可以根据当前采集体温的方向进行转换,例如水平方向转换为垂直方向,垂直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当然,也可以向反方向移动。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可以连续多采集多个点,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测量数值。

采用该方案,所获得温度更加准确,为监护人或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为决策提供准确参考。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