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内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多种,有运动治疗、牵引治疗、按摩推拿治疗、理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病痛,不能根除并且治疗时间长,有些患者甚至服用西药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肩颈疼痛,西药止痛见效快,但也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长期服用还会伤肝肾,副作用大,而手术治疗风险高,痛苦大,还可能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目前,还未有任何中西药或者医疗手段能彻底治愈颈椎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方设计合理,治疗痛苦性小,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羌活3-6份、川穹9-12份、荆芥3-6份、防风3-6份、金钱白花蛇8-11份、穿山甲鳞片6-9份、蝉蜕5-7份、全蝎6-10份、制马钱子3-6份、红花3-6份、丹参6-12份、没药6-9份、葛根6-9份、威灵仙5-7份、甘草5-7份、川牛膝7-9份、鹿衔草4-6份、续断4-8份、知母7-10份、三棵针2-6份、寻骨风3-7份、桑枝4-8份、鸭脚艾4-8份、刘寄奴3-7份;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述原料中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大叶紫珠6-13份、大蓟炭2-8份、片姜黄5-7份、臭梧桐根3-9份、木天蓼2-5份、苦石莲子4-8份;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述原料中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佩兰6—10份、金狗脊8-13份、土憋虫4-6份、胆南星3-7份、大头陈1-3份。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的制备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黄酒浸泡
将3-6份羌活、9-12份川穹、3-6份荆芥、3-6份防风、8-11份金钱白花蛇、6-9份穿山甲鳞片、5-7份蝉蜕、6-10份全蝎、3-6份制马钱子、3-6份红花、6-12份丹参、6-9份没药、6-9份葛根、6份威灵仙、5-7份甘草、7-9份川牛膝、4-6份鹿衔草、4-8份续断、7-10份知母、2-6份三棵针、3-7份寻骨风、4-8份桑枝、4-8份鸭脚艾、3-7份刘寄奴置于50-60℃的黄酒中浸泡1-2小时,黄酒能覆盖住上述中药即可;
2)、烘干
从黄酒中捞出上述中药,将中药烘干至含水量为5-10%,黄酒备用;
3)、造粒
将上述中药置于粉碎机内粉碎,粉碎至颗粒状;
4)、白醋浸泡
将上述中药颗粒置于白醋中浸泡2-3小时后,使白醋覆盖住上述中药颗粒即可,然后将中药颗粒从白醋中捞出,白醋备用;
5)、烘干研磨
将上述中药颗粒烘干,然后置于粉碎机内粉碎,然后置于研磨机内研磨至100-200目;
6)、制剂
将步骤5)的中药粉末、步骤2)的黄酒、步骤4)中的白醋按照质量比10:2: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
步骤1)的中药还包括:大叶紫珠6-13份、大蓟炭2-8份、片姜黄5-7份、臭梧桐根3-9份、木天蓼2-5份、苦石莲子4-8份;
步骤1)的中药还包括:佩兰6—10份、金狗脊8-13份、土憋虫4-6份、胆南星3-7份、大头陈1-3份。
本发明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透骨疏风、温经散寒、化湿通络的功效,对颈椎病引起的各种症状有明显疗效,本发明根据颈椎病的病理,针对性地搭配多种中药材,本发明的中药材是经无数次反复实验得出的,各配方相互协同,缺一不可,相互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疗程短、疗效显著,共治疗1000例,总有效率达98%,治疗效果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羌活3g、川穹9 g、荆芥3 g、防风3 g、金钱白花蛇8 g、穿山甲鳞片6 g、蝉蜕5 g、全蝎6 g、制马钱子3 g、红花3 g、丹参6 g、没药6 g、葛根6 g、威灵仙5 g、甘草5 g、川牛膝7 g、鹿衔草4 g、续断4 g、知母7 g、三棵针2 g、寻骨风3 g、桑枝4 g、鸭脚艾4 g、刘寄奴3 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羌活6 g、川穹12 g、荆芥6 g、防风6 g、金钱白花蛇11 g、穿山甲鳞片9 g、蝉蜕7 g、全蝎10 g、制马钱子6 g、红花6 g、丹参12 g、没药9 g、葛根9 g、威灵仙7 g、甘草7 g、川牛膝9 g、鹿衔草6 g、续断8 g、知母10 g、三棵针6 g、寻骨风7 g、桑枝8 g、鸭脚艾8 g、刘寄奴7 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羌活5 g、川穹10 g、荆芥5 g、防风4 g、金钱白花蛇10 g、穿山甲鳞片8 g、蝉蜕6 g、全蝎8 g、制马钱子5 g、红花4 g、丹参9 g、没药8 g、葛根7 g、威灵仙6 g、甘草6 g、川牛膝8 g、鹿衔草5 g、续断6 g、知母9 g、三棵针4 g、寻骨风5 g、桑枝6 g、鸭脚艾7 g、刘寄奴5 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1)、将3-6 g羌活、9-12 g川穹、3-6 g荆芥、3-6 g防风、8-11 g金钱白花蛇、6-9 g穿山甲鳞片、5-7 g蝉蜕、6-10 g全蝎、3-6 g制马钱子、3-6 g红花、6-12 g丹参、6-9 g没药、6-9 g葛根、6 g威灵仙、5-7 g甘草、7-9 g川牛膝、4-6 g鹿衔草、4-8 g续断、7-10 g知母、2-6 g三棵针、3-7 g寻骨风、4-8 g桑枝、4-8 g鸭脚艾、3-7 g刘寄奴置于50-60℃的黄酒中浸泡1-2小时,黄酒能覆盖住上述中药即可;
2)、从黄酒中捞出上述中药,将中药烘干至含水量为5-10%,黄酒备用;
3)、将上述中药置于粉碎机内粉碎,粉碎至颗粒状;
4)、将上述中药颗粒置于白醋中浸泡2-3小时后,使白醋覆盖住上述中药颗粒即可,然后将中药颗粒从白醋中捞出,白醋备用;
5)、将上述中药颗粒烘干,然后置于粉碎机内粉碎,然后置于研磨机内研磨至100-200目;
6)、将步骤5)的中药粉末、步骤2)的黄酒、步骤4)中的白醋按照质量比10:2: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1)的中药还包括:大叶紫珠6-13 g、大蓟炭2-8 g、片姜黄5-7 g、臭梧桐根3-9 g、木天蓼2-5 g、苦石莲子4-8 g。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步骤1)的中药还包括:佩兰6-10 g、金狗脊8-13 g、土憋虫4-6 g、胆南星3-7 g、大头陈1-3 g。
实施例7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 2000 年至今,对1000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 460 例,女540 例。
2、治疗方法
每天午饭后服用10克,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敷用15天左右,即一个疗程,重病患者连续服用30天,即两个疗程即可痊愈。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735 例,占 73%;显效185 例,占 18%;有效70例,占 7%;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 98%。
本发明主要成分的功效:
羌活:性温,祛寒湿,用于疼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川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
荆芥:发汗解热、祛风解表;
防风:止血、通经络、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骨节酸痛;
金钱白花蛇:即五步蛇,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攻疮毒,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金钱白花蛇与荆芥、穿山甲鳞片、续断、鸭脚艾配合使用,效果甚佳;
穿山甲鳞片:祛风除湿,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蝉蜕:镇静解热,祛风除湿;
全蝎: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效与作用;
制马钱子:活血通络,舒筋活血,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
丹参: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制马钱子、红花、没药三者相互协同,效果甚佳;
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葛根:性凉味甘辛,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多种功能;
威灵仙:能祛风湿、利尿、通经、镇痛,治风寒湿热;
甘草:甘草性平、味甜,是一味补气益脾的中药,在中药里面,甘草的作用很多,除具有补气、益脾之外,还具有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的功能,甘草能缓急,还能起到对诸药的调和作用;
川牛膝:宣散降泄,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
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
续断:补肝益肾,活络止痛,续筋骨,疗折伤,固经止带;
知母:热除烦,泻肺滋肾;
三棵针: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三颗针、鹿衔草、寻骨风三者配合使用,相互协同,效果极佳;
寻骨风: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跌打损伤疼痛;
桑枝:善于祛风湿,通经络,达四肢,利关节,并有镇痛作用,无论风寒、风热均可用;
鸭脚艾:活血散瘀,理气化湿;
刘寄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服用方法:每天午饭后服用10克,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30天为两个疗程。
典型病例:
病例1:徐某,男,40岁,莱州市人,颈椎病,3-5节颈椎增生,病龄5年,活动受限,吃药2个疗程治愈;
病例2:丁某,男,43岁,莱州市人,颈疼及颌部,发硬僵,伴有肩背痛2年有余,服用1疗程痊愈;
病例3:郑某,男,34岁,莱州市人,患者手指发麻,上肢活动受限5年有余,服用2个疗程痊愈。
病例4:李某,女,50岁,青岛市人,颈椎病椎间盘4-6节增生,伴恶心呕吐三年有余,服用1个疗程痊愈;
病例5:周某,男,56岁,蓬莱市人,颈椎病6年余,4-7节椎间盘突出,伴有增生,服用2个疗程痊愈;
病例6:许某,男,48岁,莱州市人,患颈椎病6年,伴头晕,上肢发麻,活动受限,经服用1个疗程痊愈;
病例7:李某,女,58岁,蓬莱市人,颈椎病5年,3-5节增生,肩背疼,手麻,头晕,活动受限,经服用2个疗程痊愈。
本发明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该中药配方是经无数次反复实验得出的,各配方相互协同,缺一不可,相互配合使用,才能最大化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达到活血化瘀、透骨搜风、温经散寒、化湿通络的效果,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