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898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调查,我国亚健康人群超过70%,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使其身体强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很多人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自己对运动健身缺乏了解,在运动时很可能因为运动方法不对或运动过度,都会有损身体健康;另外,现在的都是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压力大,导致精神过度疲劳,这类亚健康问题一般自己难以发现,往往需要通过体检的方式才能检测出这类健康问题,不便于及时发现身体健康问题并及时就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和装置,可以在用户运动过度或精神过度疲劳时,提示用户适当休息,在用户身体体征异常时,及时提醒用户以便用户及时检查就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

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

根据所述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所述健康状态生成提示信息;

通过无线通信芯片向移动终端传输所述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地提供了一种健康状态提示装置,包括:

搏动数据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

运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

健康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所述健康状态生成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芯片向移动终端传输所述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根据所述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所述健康状态生成提示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芯片向移动终端传输所述提示信息;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分析用户的颞动脉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确定用户的健康状态,生成与健康状态相适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以使用户可及时、方便地了解自身健康状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休息时间,或及时就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眼镜形态实现健康状态提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耳机形态实现健康状态提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和图3中所示电子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眼镜形态实现健康状态提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耳机形态实现健康状态提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和图3中所示电子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由可配置在眼镜或耳机上的智能穿戴设备来执行,可适用于通过监测用户身体健康状态的场景。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健康状态提示的原理,在此先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介绍。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智能穿戴设备主要包括压力传感器1和电子组件2,电子组件2包括处理器21、加速度传感器22、无线通信芯片23和马达24,其中,处理器21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22、无线通信芯片23及马达24,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池(图未示)。压力传感器1紧贴颞动脉,可采集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加速度传感器22可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处理21器读取并分析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无线通信芯片23(优选为蓝牙芯片)将分析结果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马达24振动提示用户查看移动终端收到的分析结果信息,电池用于为智能穿戴设备供电。

眼镜形态的智能穿戴设备,其压力传感器1设置在眼镜横杠上,用户戴上眼镜时,压力传感器1紧贴在用户的颞动脉处,可采集到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电子组件2设置在眼镜横杠末端,电子组件2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可获取到用户的运动数据,眼镜的左右横杠上均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和电子组件2。

耳机形态的智能穿戴设备,其压力传感器1和电子组件2均设置在耳机上,用户戴上耳机时,压力传感器1紧贴在用户的颞动脉处,可采集到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电子组件2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可获取到用户的运动数据,左右耳机上均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和电子组件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

示例性的,颞动脉位于人体脑袋的两侧,太阳穴附近,在耳朵中部前面的凹陷位置。当用户戴上设置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眼镜或耳机时,压力传感器紧贴在颞动脉位置处,即可随时采集到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搏动数据信息传输给处理器。举例来说,本实施例中颞动脉的搏动数据包括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

S120: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

示例性的,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到用户的运动数据,并传输给处理器,可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当运动数据不为0时,则用户处于运动状态,当运动数据为0时,则用户处于非运动状态。

S130:根据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健康状态生成提示信息。

示例性的,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处理器对上述获取到的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确定用户的健康状态,例如运动过度、精神过度疲劳、身体体征异常等状态,根据不同的健康状态生成不同的提示信息。

优选的,基于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及生成提示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当加速传感器获取的运动数据超出运动强度阈值时,判断用户处于运动状态,若压力传感器采集的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运动提醒阈值且小于运动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运动过度,生成第一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减缓运动、适当休息;若压力传感器采集的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运动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的身体体征异常,生成第二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及时就医。

当加速传感器获取的运动数据不超出运动强度阈值时,判断用户处于非运动状态,若压力传感器采集的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静态提醒阈值且小于静态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精神过于疲劳,生成第三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精神过于疲劳、需要适当休息;若压力传感器采集的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静态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身体体征异常,生成第二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及时就医。

S140:通过无线通信芯片向移动终端传输提示信息。

示例性的,处理器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后,通过无线通信芯片(优选为蓝牙芯片)将提示信息传输给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并通过马达振动提示用户及时查看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提示信息。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下述S150,其中:

S150:保存运动数据并进行统计,根据运动数据的统计结果修正预设的健康模型。

示例性的,随着用户坚持不断运动,运动数据的统计样本不断增加。对于用户而言,坚持运动会导致身体素质的增强,和刚开始运动时相比,同样的运动生理参数会有变化,例如心跳的次数相对变少。因此随着时间推荐,原有的健康模型已经不匹配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根据运动生理的基本规律,可以根据运动数据的样本修正预设的健康模型,触发提示信息的运动数据和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一般会提高。

综上,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根据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健康状态生成提示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芯片向移动终端传输提示信息。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分析用户的颞动脉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生成与健康状态相适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以使用户可及时、方便地了解自身健康状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休息时间,或及时就医。

以下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装置的实施例,一种健康状态提示装置与上述一种健康状态提示方法属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在装置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请参考上述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其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装置2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搏动数据信息采集模块210,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

优选的,搏动数据信息包括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

运动数据获取模块220,用于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

健康状态判断模块230,用于根据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健康状态生成提示信息。

优选的,当运动数据超出运动强度阈值时,若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运动提醒阈值且小于运动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运动过度,生成第一提示信息;若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运动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身体体征异常,生成第二提示信息。

优选的,当运动数据不超出运动强度阈值时,若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静态提醒阈值且小于静态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精神过于疲劳,生成第三提示信息;若颞动脉搏动强度和颞动脉搏动频率均大于静态警告阈值,则判断用户身体体征异常,生成第二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传输模块240,用于通过无线通信芯片向移动终端传输提示信息。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健康状态提示装置200还可以包括下述健康模型修正模块250,其中:

健康模型修正模块250,用于保存运动数据并进行统计,根据运动数据的统计结果修正预设的健康模型。

综上,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颞动脉的搏动数据信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根据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根据健康状态生成提示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芯片向移动终端传输提示信息。基于预设的健康模型分析用户的颞动脉搏动数据信息和运动数据,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生成与健康状态相适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以使用户可及时、方便地了解自身健康状态,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休息时间,或及时就医。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