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362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可导致许多疾病和劳动力丧失。

过敏性鼻炎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40%,主要症状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其特点是起病急,来去迅速;症状消去后,则如常态,但病情常反复发作,故病程一般较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以往治疗过敏性鼻炎常用单一的西医疗法,但效果不甚理想,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成药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有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辛夷25-35份、金银花10-16份、地黄8-12份、防风5-12份、川芎6-10份、水菖蒲10-16份、菟丝子5-8份、白芷12-18份、苍耳子20-26份、茅根4-8份、蒲公英6-10份、冬瓜仁10-16份、马齿苋3-10份、诃子5-12份、射干3-6份、甘草10-15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辛夷30份、金银花14份、地黄10份、防风8份、川芎8份、水菖蒲12份、菟丝子6份、白芷15份、苍耳子24份、茅根6份、蒲公英8份、冬瓜仁12份、马齿苋6份、诃子8份、射干4份、甘草12份。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及粉碎: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干燥,粉碎,过筛,得各原料药粉;

(2)挥发油的提取及处理:将辛夷、金银花、防风、川芎、白芷、射干药粉混合后置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对初馏液进行二次水蒸气蒸馏,得精馏液,用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挥发油,药渣和煎出液保留备用,再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包合颗粒;

(3)提取:将地黄、水菖蒲、菟丝子、苍耳子、茅根、蒲公英、冬瓜仁、马齿苋、诃子、甘草药粉加水浸泡20-30min,再加入步骤(2)中的药渣和煎出液,用水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提取液;

(4)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中药粉末;

(5)制剂:将步骤(4)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与(2)中的包合颗粒混合均匀,根据剂型的不同加入不同辅料制成胶囊剂、颗粒剂或片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过筛的目数为60-80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一次煎煮时间为45min,二次煎煮时间为30min,三次煎煮时间为2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减压浓缩时对乙醇进行回收。

本发明中,各中药原料药材的功效如下: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涕等症。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热毒痈疡等症。

地黄:甘,微温,归心、肝、肾经。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抗炎免疫,抗肝损害。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等症。

川芎:辛,温,归肝、胆经。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水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胃经。具有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痰厥昏迷、惊悸健忘、风湿疼痛、湿疹、疥疮等症。

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止泻等功效。

白芷:辛,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用于治疗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等症。

苍耳子:苦、甘、辛、温,入肺、肝经。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等症。

茅根:甘,苦,寒,归肺、胃经、小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等症。

蒲公英:甘,微苦、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等功效,主治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等病症。

冬瓜仁:甘、微寒,归肺、大肠经。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主要用于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症。

马齿苋:寒、甘酸,归心、肝、脾、大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等作用。

诃子:苦、酸、涩、平。归肺、大肠、胃经。敛肺,涩肠,下气,利咽,用于久泻、久痢、喘咳痰嗽、久咳失音等症。

射干: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临床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结核、痈肿疮毒等症。

甘草:甘、平,归脾、胃、肺经。具有养胃、补血、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具有通鼻窍、散风寒、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抗炎的功效,组方合理,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很好的疗效,且见效快,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2.本发明在制备中成药时,先将挥发油进行提取,可有效保障中成药的疗效,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制成颗粒,可以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降低其挥发性,提高挥发油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辛夷30份、金银花14份、地黄10份、防风8份、川芎8份、水菖蒲12份、菟丝子6份、白芷15份、苍耳子24份、茅根6份、蒲公英8份、冬瓜仁12份、马齿苋6份、诃子8份、射干4份、甘草12份。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及粉碎: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干燥,粉碎,过80目筛,得各原料药粉;

(2)挥发油的提取及处理:将辛夷、金银花、防风、川芎、白芷、射干药粉混合后置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对初馏液进行二次水蒸气蒸馏,得精馏液,用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挥发油,药渣和煎出液保留备用,再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包合颗粒;

(3)提取:将地黄、水菖蒲、菟丝子、苍耳子、茅根、蒲公英、冬瓜仁、马齿苋、诃子、甘草药粉加水浸泡20min,再加入步骤(2)中的药渣和煎出液,用水煎煮三次,一次煎煮时间为45min,二次煎煮时间为30min,三次煎煮时间为20min,合并三次煎煮液,过滤,得提取液;

(4)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中药粉末,其中减压浓缩时对乙醇进行回收。

(5)制剂:将步骤(4)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与(2)中的包合颗粒混合均匀,加入辅料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辛夷35份、金银花10份、地黄12份、防风5份、川芎10份、水菖蒲10份、菟丝子8份、白芷12份、苍耳子26份、茅根4份、蒲公英10份、冬瓜仁10份、马齿苋10份、诃子5份、射干6份、甘草10份。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及粉碎: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干燥,粉碎,过60目筛,得各原料药粉;

(2)挥发油的提取及处理:将辛夷、金银花、防风、川芎、白芷、射干药粉混合后置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对初馏液进行二次水蒸气蒸馏,得精馏液,用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挥发油,药渣和煎出液保留备用,再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包合颗粒;

(3)提取:将地黄、水菖蒲、菟丝子、苍耳子、茅根、蒲公英、冬瓜仁、马齿苋、诃子、甘草药粉加水浸泡30min,再加入步骤(2)中的药渣和煎出液,用水煎煮三次,一次煎煮时间为45min,二次煎煮时间为30min,三次煎煮时间为20min,合并三次煎煮液,过滤,得提取液;

(4)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中药粉末,其中减压浓缩时对乙醇进行回收。

(5)制剂:将步骤(4)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与(2)中的包合颗粒混合均匀,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辛夷25份、金银花16份、地黄8份、防风12份、川芎6份、水菖蒲16份、菟丝子5份、白芷18份、苍耳子20份、茅根8份、蒲公英6份、冬瓜仁16份、马齿苋3份、诃子12份、射干3份、甘草15份。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及粉碎: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干燥,粉碎,过70目筛,得各原料药粉;

(2)挥发油的提取及处理:将辛夷、金银花、防风、川芎、白芷、射干药粉混合后置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对初馏液进行二次水蒸气蒸馏,得精馏液,用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挥发油,药渣和煎出液保留备用,再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包合颗粒;

(3)提取:将地黄、水菖蒲、菟丝子、苍耳子、茅根、蒲公英、冬瓜仁、马齿苋、诃子、甘草药粉加水浸泡25min,再加入步骤(2)中的药渣和煎出液,用水煎煮三次,一次煎煮时间为45min,二次煎煮时间为30min,三次煎煮时间为20min,合并三次煎煮液,过滤,得提取液;

(4)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中药粉末,其中减压浓缩时对乙醇进行回收。

(5)制剂:将步骤(4)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与(2)中的包合颗粒混合均匀,加入辅料制成片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辛夷35份、金银花16份、地黄8份、防风5份、川芎10份、水菖蒲16份、菟丝子5份、白芷12份、苍耳子26份、茅根8份、蒲公英6份、冬瓜仁10份、马齿苋10份、诃子12份、射干3份、甘草10份。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及粉碎: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干燥,粉碎,过60目筛,得各原料药粉;

(2)挥发油的提取及处理:将辛夷、金银花、防风、川芎、白芷、射干药粉混合后置于挥发油提取装置中,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对初馏液进行二次水蒸气蒸馏,得精馏液,用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挥发油,药渣和煎出液保留备用,再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包合颗粒;

(3)提取:将地黄、水菖蒲、菟丝子、苍耳子、茅根、蒲公英、冬瓜仁、马齿苋、诃子、甘草药粉加水浸泡20min,再加入步骤(2)中的药渣和煎出液,用水煎煮三次,一次煎煮时间为45min,二次煎煮时间为30min,三次煎煮时间为20min,合并三次煎煮液,过滤,得提取液;

(4)浓缩及干燥: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得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中药粉末,其中减压浓缩时对乙醇进行回收。

(5)制剂:将步骤(4)中制得的中药粉末与(2)中的包合颗粒混合均匀,加入辅料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辛夷25份、金银花10份、地黄12份、防风12份、川芎6份、水菖蒲10份、菟丝子8份、白芷18份、苍耳子20份、茅根4份、蒲公英10份、冬瓜仁16份、马齿苋3份、诃子5份、射干6份、甘草15份。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辛夷25-35份、金银花10-16份、地黄8-12份、防风5-12份、川芎6-10份、水菖蒲10-16份、菟丝子5-8份、白芷12-18份、苍耳子20-26份、茅根4-8份、蒲公英6-10份、冬瓜仁10-16份、马齿苋3-10份、诃子5-12份、射干3-6份、甘草10-15份。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临床疗效总结:

1.一般性资料

本发明中成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20-60岁,病程3个月到6年不等。

2.用法用量

临床应用时,中成药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每日早、中、晚各服由本发明所制备的中成药一次,一周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油腻之物。

3.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伴有失嗅、眼痒、咽喉痒等症;起病迅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可并发荨麻疹、哮喘等病;常因接触花粉、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

4.疗效标准

(1)痊愈:服药后症状消失,3个月以上无复发;

(2)显效: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次数减少,但未全部消失;

(3)无效:症状、体征略有减轻或无任何变化者。

5.治疗效果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4个疗程,治愈7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8%,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6.典型病例

病例1:连某,男,35岁,患过敏性鼻炎3年,遇冷风及冷空气会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并且畏风怕冷,易头痛头昏,服用本发明中成药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2:孙某,女,23岁,患过敏性鼻炎半年,鼻痒、鼻塞,鼻涕清稀量多,遇风则症状加重,服用本发明中成药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