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5556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为一种中药,具体为一种苦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苦参,为豆种植物苦参的根,经采收,挑选,洗净,浸泡,切片,干燥而成。其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等。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N-氧化槐根碱、右旋别苦参碱、右旋异苦参碱、右旋槐花醇、槐花醇N-氧化物、左旋槐根碱、左旋槐胺碱、右旋-N-甲基金雀花碱、左旋臭豆碱、赝靛叶碱等生物碱;含有苦参新醇A、B、C、D、E、F、G、H、I、J、K、L、M、N、O,苦参查耳酮,苦参查耳酮醇,苦参醇,新苦参醇,降苦参醇,异苦参酮,刺芒柄花素,苦参酮,降苦参酮,甲基苦参新醇C,l-山槐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苦参皂甙Ⅰ,Ⅱ、Ⅲ、Ⅳ,大豆皂甙I等三萜皂甙以及醌类化合物苦参醌A。具有抗肿瘤、升白细胞、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平喘祛痰、安定、抗过敏、免疫抑制、消炎、利尿-排钠、抗溃疡、体内抗菌、抗滴虫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小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气管炎、蓝氏贾第鞭毛虫病、人肠滴虫、滴虫性阴道炎、血吸虫病腹水等。然而,《国家兽药标准汇编(第一册)》收载苦参末,仅用于鱼类寄生虫病、细菌性肠炎以及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这大大的限制了该产品在畜牧养殖中的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工艺简单、药物利用度高、动物顺应性好、容易使用且有别于传统中药散剂或颗粒的畜禽通用的苦参末。一种苦参末,主要由颗粒物与第二粘合剂制粒而成。颗粒物采用苦参与第一粘合剂制粒制作而成,其中第一粘合剂包括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包括黄原胶、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甘草流浸膏、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苦参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苦参与第一粘合剂混合、制粒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第二粘合剂混合、制粒得到苦参末。一种基于苦参末在制备用于治疗动物疾病中的应用,治疗动物疾病包括鱼类、畜禽类的病毒性、细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苦参末将丙烯酸树脂Ⅵ号用于第一粘合剂,并且还添加有第二粘合剂作为复配组分形成协同作用对苦参极细粉进行粘合制粒,从而使苦参末的崩解可控,实现了疗效提高的特殊使用要求。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一粘合剂、第二粘合剂和其他组分进行复配,对苦参极细粉进行粘合制粒,使所得颗粒在二次粘合制粒时不因接触水而发生崩解,可实现对其进行二次制粒而不损坏第一次制备的颗粒性状。并且通过添加矫味剂对其进行再次制粒,不仅不影响经过二次制粒后的制粒效果,还能降低其在非胃液环境崩解的可能性,同时又不影响其在胃中的崩解性。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苦参末在水或唾液中不崩解或轻微崩解崩解,提高了禽畜采食时的适口性,同时使其在胃液中迅速崩解,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和溶出速度都有很大的提升,是生物利用度提高,功能增强,适用动物增加。本发明采用的制备工艺突破了胃溶材料(丙烯酸树脂Ⅵ号)仅用于颗粒较大的片剂包衣的限制,利用其作为第一粘合剂,并结合第二粘合剂可以制备粒径较小的颗粒剂。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在多种药物领域具有医药效果的潜力,例如,其不仅对细菌、寄生虫感染的疗效增强,同时其对病毒性感染也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苦参末不仅适用于鱼类,也适用于禽畜等,具有药物利用度高、动物顺应性好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以下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苦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进行具体说明:一种苦参末,主要由苦参与第一粘合剂制粒得到的颗粒物与第二粘合剂制粒而成,其中第一粘合剂包括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包括黄原胶、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甘草流浸膏、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苦参末还包括药用辅料。在本实施例中的药用辅料为除第一粘合剂、第二粘合剂和矫味剂的其他辅助性用料,并且药用辅料的添加不会对苦参末的胃崩解特性不利的影响。本发明中的药用辅料可为溶剂、抛射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抗黏合剂、整合剂、渗透促进剂、pH值调节剂、缓冲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湿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助滤剂、释放阻滞剂中的任意一种形式,并且不会造成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苦参末药性的破坏。苦参末还包括矫味剂;矫味剂包括甘草酸钠、肉桂油、谷氨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丙烯酸树脂Ⅵ号为药用级别的丙烯酸树脂,又称为EudragitE100即胃肠薄膜衣。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1:2:1的比例通过聚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传统的医药领域中,丙烯酸树脂Ⅵ号因为其不溶于水的特点,常用于颗粒较大的片剂包衣。但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苦参末中,利用丙烯酸树脂Ⅵ号的不溶于水的性能,使丙烯酸树脂Ⅵ号将其作为第一粘合剂,同时还作为粘合剂,对苦参极细粉粘合制粒,使所得颗粒在二次粘合造粒时不因接触水而发生崩解,可实现对其进行二次粘合制粒而不损坏第一次制备的颗粒形状。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胞多糖,是一种由假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单孢多糖,由甘蓝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菌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好氧发酵生物工程技术,切断1,6-糖苷键,打开支链后,在按1,4-键合成直链组成的一种酸性胞外杂多糖。黄原胶具有良好的膨胀、润湿和毛细管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黄原胶作为第二粘合剂,既适用于高度水溶性药物,也适用于水难溶性药物,具有控制药物释放的作用。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子式为C6H9NO,由于PVPP的高分子量和交联结构,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具有吸水和吸收有机溶剂的性能以及生理相容性,是一种良好的医药缓释剂。在本实施例中,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第二粘合剂,可实现控制药物缓蚀以及崩解的作用。甘草流浸膏是甘草浸膏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易溶于水和乙醇,可用作表面活性剂促进崩解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易溶于水,属于亲水基表面活性剂可促进崩解效果的产生。在本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05~0.31份,进一步可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0.15~0.25份。当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量超过范围之时,在增加物料亲水性的同时还可增加物料之间的亲和力,阻碍水分的进入,放而降低药物的崩解性。甘草酸钠呈淡黄色至棕黄色粉末,味甘甜,易溶于水,是一种具有功能性的甜味增效剂和香味增强剂,同时还可防腐、防霉、防沉淀、上色等功效。在本实施例中,甘草酸钠可作为矫味剂的一种,用于改善或屏蔽药物苦味。当甘草酸钠的量过低时,使甘草酸钠无法降低和屏蔽药物的苦味,则无法改善药物的食用感受。肉桂油为黄色或黄棕色的澄清液体,具有肉桂的特异香气,味甜、辛,使用在药物中可掩盖和屏蔽药物中的苦度。在本实施例中,肉桂油可作为矫味剂中一种。与甘草酸钠使用方式同理,当肉桂油含量较低时,使肉桂油无法降低和屏蔽药物的苦味,则无法改善药物的食用感受。当肉桂油含量较高时,则又因为太甜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感受。谷氨酸钠在药物领域可用作矫味剂,降低和屏蔽药物苦味及其他另服药方无法服食药物的味道。氯化钠在本实施例中可用作矫味剂,用于增强药物的易食用性。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苦参末由苦参与第一粘合剂制粒得到的颗粒物与第二粘合剂制粒,然后再与矫味剂混合、制粒而成。其中第一粘合剂为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为黄原胶、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甘草流浸膏、十二烷基硫酸钠。矫味剂为甘草酸钠、肉桂油、谷氨酸钠、氯化钠。苦参末中各种原料的用量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性能需求进行调整,较佳地,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选用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可以得到性能更优的苦参末。按重量份计,苦参为64~96份、丙烯酸树脂Ⅵ号为1~6.6份、黄原胶为2~21.1份、甘草流浸膏为0.4~1.6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0.4~3.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05~0.31份、甘草酸钠为0.02~0.14份、肉桂油为0.01~0.07份、谷氨酸钠为0.02~1.18份、氯化钠为0.01~1.3份。更优选地,苦参为70~90份、丙烯酸树脂Ⅵ号为2.5~5.5份、黄原胶为5~19份、甘草流浸膏为0.8~1.3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1~3.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15~0.25份、甘草酸钠为0.06~0.1份、肉桂油为0.03~0.05份、谷氨酸钠为0.06~0.3份、氯化钠0.4~1份。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苦参与第一粘合剂混合、制粒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第二粘合剂混合、制粒得到苦参末。苦参与第一粘合剂在混合前先进行烘干和粉碎得到苦参极细粉。烘干温度为40℃~50℃。苦参极细粉的直径为70.9μm~79.1μm。本实施例中的烘干可选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是保证进行制备过程中苦参呈干燥状态,不含有水分,从而保证了苦参末内不含有水分从而影响其崩解性。烘干温度为最优温度,当烘干温度低于40℃时,会造成部分水分无法得到蒸发,从而影响苦参末的性能。当烘干温度高于50℃时,容易造成苦参极细粉的过干,从而降低苦参极细粉的含量造成崩解性能的降低。本实施例中的粉碎可通过设置有9号筛网的粉碎机完成,通过粉碎将苦参的直径进行缩小,再通过9号筛网将苦参极细粉的直径限制在70.9μm~79.1μm之间,以便后期苦参末的成型要求。颗粒物和第二粘合剂混合前先对颗粒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50℃。本实施例中的烘干同样可选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的目的即降低颗粒物中的含水量,从而降低整体的含水量,增强苦参末的崩解性。颗粒物和第二粘合剂通过加水进行混合。水的加入量为颗粒物与第二粘合剂总量的2.5~3.5倍。本实施例中的水的加入量如果过低时,即当水的加入量小于颗粒物和第二粘合剂总量的2.5倍时,含水量过低不易成型;当水的加入量过高,即当水的加入量大于颗粒物和第二粘合剂总量的3.5倍时,容易造成含水量过高也不易成型,并且破坏最终苦参末的崩解性。一种上述苦参末在制备用于治疗动物疾病中的应用,其治疗动物疾病为鱼类、畜禽类的病毒性、细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在本实施例中鱼类、畜禽类病毒性、细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包括猪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但不排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治疗其他特定的病毒性、细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苦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苦参末,由苦参64份、第一粘合剂1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2份(黄原胶)、矫味剂0.08份(甘草酸钠)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64份在4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1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10份加水155.5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1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2一种苦参末,由苦参80份、第一粘合剂3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10.5份(黄原胶10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0.4份、甘草流浸膏0.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05份)、矫味剂0.1份(甘草酸钠)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80份在4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3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10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0.4份、甘草流浸膏0.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05份加水279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1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3一种苦参末,由苦参96份、第一粘合剂6.6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21.1份(黄原胶)、矫味剂1.22份(甘草酸钠0.14份、肉桂油为0.07份、谷氨酸钠为1份、氯化钠为0.01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96份在4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6.6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21.1份加水369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14份、肉桂油为0.07份、谷氨酸钠为1份、氯化钠为0.01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4一种苦参末,由苦参64份、第一粘合剂6.6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26.71份(黄原胶21.1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7份、甘草流浸膏1.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31份)、矫味剂2.69份(甘草酸钠0.14份、肉桂油为0.07份、谷氨酸钠为1.18份、氯化钠为1.3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64份在4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6.6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21.1份、甘草流浸膏为1.6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3.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31份加水291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14份、肉桂油为0.07份、谷氨酸钠为1.18份、氯化钠为1.3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5一种苦参末,由苦参65份、第一粘合剂6.5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26.4份(黄原胶21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6份、甘草流浸膏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3份)、矫味剂2.02份(甘草酸钠0.12份、肉桂油为0.06份、谷氨酸钠为0.64份、氯化钠为1.2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65份在4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6.5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21份、甘草流浸膏为1.5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3.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3份加水291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12份、肉桂油为0.06份、谷氨酸钠为0.64份、氯化钠为1.2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实施例6一种苦参末,由苦参70份、第一粘合剂5.5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26.71份(黄原胶19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5份、甘草流浸膏1.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5份)、矫味剂1.45份(甘草酸钠0.1份、肉桂油为0.05份、谷氨酸钠为0.3份、氯化钠为1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70份在4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5.5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19份、甘草流浸膏为1.3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25份加水297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1份、肉桂油为0.05份、谷氨酸钠为0.3份、氯化钠为1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7一种苦参末,由苦参80份、第一粘合剂3.8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15.2份(黄原胶12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份、甘草流浸膏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份)、矫味剂1份(甘草酸钠0.08份、肉桂油为0.04份、谷氨酸钠为0.18份、氯化钠为0.7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80份在4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3.8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12份、甘草流浸膏为1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2份加水297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08份、肉桂油为0.04份、谷氨酸钠为0.18份、氯化钠为0.7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8一种苦参末,由苦参70份、第一粘合剂5.5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23.05份(黄原胶19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5份、甘草流浸膏1.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5份)、矫味剂1.45份(甘草酸钠0.1份、肉桂油为0.05份、谷氨酸钠为0.3份、氯化钠为1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90份在5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2.5份进行混合并在5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5份、甘草流浸膏为0.8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15份加水299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06份、肉桂油为0.03份、谷氨酸钠为0.06份、氯化钠为0.7份进行混合并在5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9一种苦参末,由苦参95份、第一粘合剂1.5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3.2份(黄原胶2.1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0.5份、甘草流浸膏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份)、矫味剂0.3份(甘草酸钠0.04份、肉桂油为0.02份、谷氨酸钠为0.04份、氯化钠为0.2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95份在5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1.5份进行混合并在5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2.1份、甘草流浸膏为0.5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0.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04份加水297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02份、肉桂油为0.02份、谷氨酸钠为0.04份、氯化钠为0.2份进行混合并在4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实施例10一种苦参末,由苦参96份、第一粘合剂1份(丙烯酸树脂Ⅵ号)、第二粘合剂2.85份(黄原胶2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0.4份、甘草流浸膏0.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05份)、矫味剂0.15份(甘草酸钠0.02份、肉桂油为0.01份、谷氨酸钠为0.02份、氯化钠为0.1份)制作而成。制备以上苦参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品苦参96份在50℃条件下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结束后在将苦参放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且过9号筛,得到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未达到直径要求的苦参再进行二次粉碎,最终将成品苦参全部粉碎为直径为70.9μm~79.1μm的苦参极细粉。将苦参极细粉与丙烯酸树脂Ⅵ号1份进行混合并在50℃条件下进行烘干得到颗粒物。将颗粒物与黄原胶2份、甘草流浸膏为0.4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0.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4份加水300份加热混合并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与甘草酸钠0.02份、肉桂油为0.01份、谷氨酸钠为0.02份、氯化钠为0.1份进行混合并在50℃条件下烘干得到目的产物苦参末。本实施例中得到的苦参末可用于红痢、猪流行性腹泻、鸡肠毒综合征、鸡球虫病、鸭肝炎、犬细小病毒病、草鱼烂肠癌疾病的治疗。试验例1溶出度测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方法,分别以水和人工胃液为介质,温度为(37.0±0.5)℃,测定溶出度。然后以患有猪湿热泻病的病猪100头为实验对象,按体重以及患病严重情况平均分为十组,并对每组病猪分别以实施例1~10制备得到的苦参末为药品进行治疗,观察采食效果和止泻效果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表1苦参末溶出度、适口性、止泻效果以及综合评价结果本试验例中的DR1为水中溶解度,DR2为人工胃液中溶解度。本试验例中的“+”代表腹泻停止11%~30%,“++”代表腹泻停止31%~55%,“+++”代表腹泻停止56%~90%,“++++”代表腹泻停止>90%。从试验例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第二粘合剂以及矫味剂存在非复配的情况,则当第二粘合剂为单一配方时,会造成溶出性能的降低并降低止泻效果,当矫味剂为单一配方时,则使适口度降低,从而也直接影响止泻效果。实施例4~10中的第二粘合剂以及矫味剂都为复配组合物,对其分析可知:实施例4中由于水中溶出度高而使其适口度不佳,则病猪不愿意采食,导致其止泻效果不好,综合评价为“差”。实施例10适口性有所改善,但是在胃液中的溶出度低于现有技术不得低于75%的要求,这也导致其止泻效果不理想,综合评价为“差”。对比试验例1苦参末对猪红痢的疗效考察。试验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实施例7制备的苦参末。试验对象:某猪场自然发病的猪红痢病例96例,病理表现为病猪采食量下降,消瘦,排含有黏液、血液性质的粪便。试验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将病猪分为阳性对照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按0.2%的比例与猪饲料搅拌喂食,连用七天。试验组用实施例7提供的苦参末按0.2%的比例与猪饲料搅拌喂食。阴性对照组按日常饲养方式饲养,不给药。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苦参末对猪红痢的疗效考察结果分组病例数痊愈(%)有效(%)无效(%)阴性对照组1600100阳性对照组4032.537.530试验组409550疗效判定方法:用药3日后,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为痊愈;用药3日后,食欲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判为有效;用药3日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判为无效。从表2中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对猪红痢的治疗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对比试验例2苦参末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疗效考察。试验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实施例7制备的苦参末。试验对象:某猪场自然发病的猪流行性腹泻病例136例,病例表现为水样腹泻、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试验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将病猪分成试验组、苦参末拌料组、苦参末灌喂组和阴性对照组;试验组用实施例7制备的增效苦参末按2.5%拌料投喂,连续用药3天;苦参末拌料组用苦参末按2.5%拌料投喂,连续用药3天;苦参末灌喂组参考实验组每天用量分两次灌喂;连续用药3天;阴性对照组按日常饲养方式饲养,不给药。试验结果请参阅表3:表3苦参末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疗效考察结果分组病例数痊愈(%)有效(%)无效(%)试验组4092.57.50苦参末拌料组4027.537.535苦参末灌喂组4062.527.510阴性对照组1600100疗效判定方法:用药3日后,精神、食欲与排便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为痊愈;用药3日后,精神、食欲与排便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判为有效;用药3日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判为无效。从表3中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使用具有非常高的方便性,大大降低给给药的工作强度。对比试验例3苦参末对鸡肠毒综合征的疗效考察。试验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实施例7提供的苦参末。试验对象:某鸡场自然发病的肉鸡肠毒综合征病例1099例,病理表现为鸡采食量下降,粪便发黄、稀薄,病情严重的出现红粪、绿粪、白汤粪、料粪等,有时候个别鸡嗉囊有积水。试验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将病鸡分成阳性对照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苦参末按0.5%拌料投喂,连用7天;试验组用实施例7制备的增效苦参末按0.5%拌料投喂,连用7天;阴性对照组按日常饲养方式饲养,不给药。试验结果请参阅表4:表4苦参末对鸡肠毒综合征的疗效考察结果分组病例数痊愈(%)有效(%)无效(%)阴性对照组29900100阳性对照组40052.026.521.5试验组40092.56.01.5疗效判定方法:用药7日后,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为痊愈;用药7日后,食欲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判为有效;用药7日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判为无效。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对鸡肠毒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对比试验例4苦参末对鸡球虫病的疗效考察。试验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实施例7提供的苦参末。试验对象:某鸡场自然发病的肉鸡球虫病病例1099例,病理表现为病鸡精神、食欲不振,饮水增加;被毛粗乱;腹泻,粪便常带血;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试验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将病鸡分成阳性对照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苦参末按0.5%拌料投喂,连用7天;试验组用实施例7制备的增效苦参末按0.5%拌料投喂,连用7天;阴性对照组按日常饲养方式饲养,不给药。试验结果请参阅表5:表5苦参末对鸡球虫病的疗效考察结果分组病例数痊愈(%)有效(%)无效(%)阴性对照组29900100阳性对照组40052.026.521.5试验组40092.56.01.5疗效判定方法:用药7日后,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为痊愈;用药7日后,食欲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判为有效;用药7日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判为无效。从表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优于苦参末。对比试验例5苦参末对鸭肝炎的疗效考察。试验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实施例7提供的苦参末。试验对象:某鸭场自然发病的鸭肝炎病例1099例,病理表现为病鸭精神萎靡,采食下降,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试验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将病鸭分成阳性对照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苦参末按0.5%拌料投喂,连用7天;试验组用实施例7制备的苦参末按0.5%拌料投喂,连用7天;阴性对照组按日常饲养方式饲养,不给药。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表6苦参末对鸭肝炎的疗效考察结果分组病例数痊愈(%)有效(%)无效(%)阴性对照组29900100阳性对照组40052.026.521.5试验组40092.56.01.5疗效判定方法:用药7日后,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为痊愈;用药7日后,食欲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判为有效;用药7日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判为无效。从表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对鸭肝炎的治疗效果均优于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对比试验例6苦参末对犬细小病毒病的疗效考察。试验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实施例7提供的苦参末。试验对象:某流浪狗收容中心自然发病的犬细小病毒病病例23例,病理表现为患犬表现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呕吐,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试验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将患犬分成试验组、苦参末拌料组、苦参末灌喂组和阴性对照组;试验组用实施例7制备的增效苦参末按3%拌料投喂,连续用药3天;苦参末拌料组用苦参末按3%拌料投喂,连续用药3天;苦参末灌喂组参考实验组每天用量分两次灌喂;连续用药3天;阴性对照组按日常饲养方式饲养,不给药。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表7苦参末对犬细小病毒病的疗效考察结果疗效判定方法:用药3日后,精神、食欲与排便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为痊愈;用药3日后,精神、食欲与排便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判为有效;用药3日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判为无效。从表7中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对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相对苦参末灌喂组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使用具有非常高的方便性,大大降低给药的工作强度。对比试验例7苦参末对草鱼烂肠瘟的疗效考察。试验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苦参末;实施例7提供的苦参末。试验对象:某鱼场自然发病的草鱼烂肠瘟病例三塘约30000尾,病理表现为鱼群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并有少量死鱼现象;捞鱼轻压挤腹部有黄水液体流出或有“胶状粪便”;解剖察看,发现肠壁苍白、变薄,肠道的内黏膜脱落严重。直接死亡或生长速度迟缓、不生长。试验方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随机将病鱼分成阳性对照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苦参末按5%拌料投喂,连用7天;试验组用实施例7制备的增效苦参末按5%拌料投喂,连用7天;阴性对照组按日常饲养方式饲养,不给药。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表8苦参末对草鱼烂肠瘟的疗效考察结果分组病例数(尾)痊愈(%)有效(%)无效(%)阴性对照组10000100阳性对照组100582913试验组1009181疗效判定方法:投药期间观察鱼群采食情况;用药7日后,随机捕捞100尾做临床检查。鱼群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为痊愈;食欲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判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判为无效。从表8中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对草鱼烂肠瘟的治疗效果均优于苦参末。从试验例1和对比试验例1~7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苦参末在治疗动物疾病是鱼类、畜禽类的病毒性、细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