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55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苦参末,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颗粒物与第二粘合剂制粒而成,所述颗粒物采用苦参与第一粘合剂制粒制作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包括丙烯酸树脂Ⅵ号;所述第二粘合剂包括黄原胶、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甘草流浸膏、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参末,其特征在于,所述苦参末还包括矫味剂;所述矫味剂包括甘草酸钠、肉桂油、谷氨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参末,其特征在于,第一粘合剂为丙烯酸树脂Ⅵ号,所述第二粘合剂为黄原胶、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甘草流浸膏、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矫味剂为甘草酸钠、肉桂油、谷氨酸钠、氯化钠;且按重量份计,所述苦参为64~96份、所述丙烯酸树脂Ⅵ号为1~6.6份、所述黄原胶为2~21.1份、所述甘草流浸膏为0.4~1.6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0.4~3.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05~0.31份、甘草酸钠为0.02~0.14份、肉桂油为0.01~0.07份、谷氨酸钠为0.02~1.18份、氯化钠为0.01~1.3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参末,其特征在于,第一粘合剂为丙烯酸树脂Ⅵ号,所述第二粘合剂为黄原胶、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甘草流浸膏、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矫味剂为甘草酸钠、肉桂油、谷氨酸钠、氯化钠;且按重量份计,所述苦参为70~90份、所述丙烯酸树脂Ⅵ号为2.5~5.5份、所述黄原胶为5~19份、所述甘草流浸膏为0.8~1.3份、所述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1~3.3份、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为0.15~0.25份、所述甘草酸钠为0.06~0.1份、所述肉桂油为0.03~0.05份、所述谷氨酸钠为0.06~0.3份、所述氯化钠0.4~1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参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苦参与所述第一粘合剂混合、制粒得到颗粒物;将所述颗粒物与所述第二粘合剂混合、制粒得到苦参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苦参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合所述苦参与所述第一粘合剂之前,对所述苦参进行干燥和粉碎得到苦参极细粉;干燥所述苦参的温度为40℃~50℃;所述苦参极细粉的直径为70.9μm~79.1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苦参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与所述第二粘合剂混合之前,还包括在40℃~50℃的条件下对所述颗粒物进行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苦参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与所述第二粘合剂混合的方法包括:将所述颗粒物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分散于水中;所述水的加入量为所述颗粒物与所述第二粘合剂总重量的2.5~3.5倍。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苦参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与所述第二粘合剂混合、制粒之后,还包括与矫味剂混合并制粒;所述矫味剂包括甘草酸钠、肉桂油、谷氨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苦参末在制备用于治疗动物疾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疾病包括鱼类、畜禽类的病毒性、细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