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399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气管套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套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塑料或硅胶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为避免气管套管移位或者脱落导致上气道急性梗阻危及生命,通常将其通过棉质长条或绷带环颈部一周牢固固定。在实际应用中,要求该气管套管固定带有一定的张力,以免气管套管松动,脱落,危及生命。

颈部气管切开口为一持续开放性创口,根据护理指南要求,需要检视创面渗出情况随时进行护理。气管切开口周围皮肤,特别是与套管法兰盘紧密相贴的颈部皮肤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术后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气切口处渗血、渗液、痰液更容易刺激此处皮肤。特别是在气管切开术后的3-5天内,渗血或渗液较多,容易引起该处皮肤红肿、破损、糜烂,严重者会导致全身感染,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通常采用喉垫(一种纱布)内衬于气切口周围,法兰与皮肤之间来保护局部皮肤。该处皮肤和喉垫需要频繁的护理或更换,甚至1到2小时护理一次。但是,在护理清洁该处皮肤或更换喉垫时,需要在法兰盘与皮肤狭小的空隙内操作,十分困难,且会刺激患者咳嗽反射,增加患者痛苦。如果扩大空间操作,则必须过度抬起法兰盘,但这样的动作又会使套管歪斜,甚至从套管内脱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传统的金属气管套管的法兰与套管本身为刚性连接,抬起法兰盘必定会活动插入气管内的套管。其他合成塑料类的一次性套管或硅胶套管,其外套管法兰盘虽然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一定程度上向外掀起,但是,操作者又无法通过掀起的法兰盘充分固定气管套管,强制掀起仍然会活动部分插入气管内的套管且失去了外加的套管固定力量,脱管的风险反而加大。为此,对传统气管套管的进一步改进成为对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的最迫切需求。

请参照图1,薛云娜等人(专利号:2013206074989)设计的一种气管套管,包括套管和固定带,还包括主体1、长带5、短带4,主体1两边侧翼上设有两个穿孔,为第一穿孔2和第二穿孔3:长带中段套有长胶管,长段一端设有第一开口9,长带另一端11穿过第二穿孔后,从第一开口中穿过,短带中段套有短胶管7,短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6,另一端8穿过另一穿孔后,从第二开口中穿过;使用状态下,套管主体置于颈部正前方,长带绕过颈部,长带一端与短带一端在颈部侧面打结固定。

对于图1所示的气管套管,切口处渗血、渗液或痰液较多时,套管主体的短带、长带被分泌物污染后会变脏、变硬,由于短带和长带外分别套有短胶管和长胶管,且胶管紧贴套管主体两边的侧翼,分泌物污染硅胶软管后,可以直接擦拭硅胶软管,保持清洁,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过度摩擦。但是套管两侧翼即法兰盘处的颈部皮肤仍然无法得到清洁、护理,且在更换喉垫时,仍然无法改变会刺激患者咳嗽反射,增加患者痛苦。

请参照图2,孙崇丽等人(专利号:2011103934809)设计的气管套管,由套管体21、套管体上端设有的固定板22、套管体下端设有的气囊23组成,套管体的管壁上固有进气软管24,进气软管上端与进气口25相联通,下端与气囊23相联通,使用时,将固定板下端的套管体上套上干纱布,然后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再在套管口处覆盖上湿纱布。其特征为在固定板上端的套管体上设有托盘26,使切口处的干纱布与套管口处湿纱布隔离开,使切口处保持干燥。

对于图2所示的气管套管,虽然在套管体固定板上设有托盘,但固定板处皮肤依然无法得到及时的清洁、护理,特别是在气管切开术后的前3-5天,切口处渗血、渗液或痰液较多,容易引起该处皮肤红肿、破损、糜烂,严重者会导致全身感染,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现有技术无法改善气切口周围,特别是气管套管法兰盘深面的护理空间,使得该处6cm左右的范围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护理。其次,无论何种设计的套管,在法兰盘与皮肤狭小的空隙内操作时,由于需要部分掀起法兰盘而无法充分固定整个气管套管,会刺激患者咳嗽反射,增加患者痛苦,也会使得套管歪斜,移位,甚至从套管内脱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如果要充分护理气管切开口周围的皮肤,既往的设计需要完全将套管拔出,这样的要求对于部分不能拔管的患者,该处几乎得不到有效的护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管套管,无须拔出气管套管,即可充分护理气管切开口周围的皮肤,在为患者进行喉垫、辅料的更换等操作时,依次掀起法兰盘即可,因始终有固定带保持连接并固定气管套管,不会造成套管移位、脱出,保证了安全性,且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同时,也不会过度刺激患者咳嗽反射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管套管,包括:法兰盘,包括法兰盘本体和两个延伸部分;以及固定结构,包括并行的两个固定带,所述两个固定带分别与所述两个延伸部分连接,用于分别固定各延伸部分,进而固定所述气管套管。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本体与所述两个延伸部分为一体成型,且所述两个延伸部分与所述固定结构的材质不同。

优选的,所述两个固定带中的每一个固定带处于连接状态或断开状态,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两个固定带中至少有一个固定带处于连接状态。

优选的,所述两个延伸部分可相互独立动作,松开其中任意一个固定带,与松开的所述固定带相连接的延伸部分即可被自由操作。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的两个延伸部分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法兰盘本体上半侧、下半侧的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该第一延伸部分包括分别位于法兰盘本体左、右侧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第二延伸部分包括分别位于法兰盘本体左、右侧的第三延伸段和第四延伸段;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第一固定带和固定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第二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整体呈蝶状,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第三延伸段平行,构成所述蝶状法兰的左侧蝶翼;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第二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第四延伸段平行,构成所述蝶状法兰的右侧蝶翼。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第一子固定带和第二子固定带,所述第一子固定带一端与第二子固定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第三子固定带和第四子固定带,所述第三子固定带一端与第四子固定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子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延伸段的端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的第一至第四延伸段上均具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至第四子固定带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至第四延伸段上的固定孔,使所述第一至第四子固定带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延伸段。

优选的,所述两个固定带之间彼此不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可调。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的第一至第四延伸段的宽度在0.5cm~0.8cm之间,厚度在0.05cm~0.2cm之间。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一种气管套管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采用两个固定带分别与两个延伸部分连接,分别对各延伸部分进行固定,从而两个延伸部分可独立的被自由操作,便于清洁和固定,保证了安全性。

(2)法兰盘的法兰盘本体与两个延伸部分一体成型,该两个延伸部分与固定结构的材质不同,由此增大了对气管切口处皮肤的保护面积,避免对切口处皮肤的影响,也提高了固定的可靠性。

(3)法兰盘为整体呈蝴蝶状,在保证气管有效固定的同时,平行的两个延伸部分可分别抬起,扩大了气管套管法兰盘深处皮肤的护理空间,使得切口周围的皮肤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护理,避免了气切口周围皮肤因不能够及时清除痰液、更换被血液或分泌物浸湿的纱布垫及清洁局部的皮肤而导致的局部感染、破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抬起上面或下面的法兰盘进行护理操作时,始终有一条固定带通过法兰盘将气管套管固定,有效的防止了气管套管本身的移位,或意外脱出。对于部分不能拔管的患者,无须拔出气管套管,即可充分护理气管切开口周围的皮肤。

(4)气管套管通过两条固定带与两侧平行的法兰盘分别连接固定,当松动其中的一条进行操作时,始终有另一条处于连接状态,保证操作时气管套管不移位,脱管。在为患者进行更换喉垫、颈部其它部位敷料或皮肤保护垫或颈部其它部位的护理操作时,无须再增加一个护理人员固定气管套管,相关操作可单人完成并且不增加脱管或移位的风险,减少了所需护理人员的数量,同时又保证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现有技术1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2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气管套管的佩戴示意图。

【主要元件】

现有技术1:1-主体、2-第一穿孔、3-第二穿孔、4-短带、5-长带、6-开口、7-短胶管、8-短带另一端、9-第一开口、10-长胶管、11-长带另一端。

现有技术2:21-套管体、22-固定板、23-气囊、24-进气软管,25-进气口、26-托盘。

本发明:100-法兰盘;110-法兰盘本体、120-延伸部分、121-第一延伸部分、122-第二延伸部分、121a-第一延伸段、121b-第二延伸段、122a--第三延伸段、122b-第四延伸段、a-第一延伸段固定孔、b-第二延伸段固定孔、c-第三延伸段固定孔、d-第四延伸段固定孔;200-固定结构、210-固定带、211-第一固定带、212-第二固定带、211a-第一子固定带、211b-第二子固定带、212a-第三子固定带、212b-第四子固定带;300-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管套管,无须拔出气管套管,即可充分护理气管切开口周围的皮肤,在为患者进行喉垫、辅料的更换等操作时,依次掀起法兰盘即可,因始终有固定带保持连接并固定气管套管,不会造成套管移位、脱出,保证了安全性,且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同时,也不会过度刺激患者咳嗽反射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管套管。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气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气管套管包括:

法兰盘100,包括法兰盘本体110和两个延伸部分120;

固定结构200,包括并行的两个固定带210,所述两个固定带分别与所述两个延伸部分连接,用于分别固定各延伸部分,进而固定所述气管套管。

其中,所述法兰盘本体与所述两个延伸部分为一体成型,且所述两个延伸部分与所述固定结构的材质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固定带中的每一个固定带处于连接状态或断开状态,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两个固定带中至少有一个固定带处于连接状态。

所述两个延伸部分可相互独立动作,松开其中任意一个固定带,与松开的所述固定带相连接的延伸部分即可被自由操作。

更具体而言,所述法兰盘的两个延伸部分包括分别位于法兰盘本体上半侧、下半侧第一延伸部分121和第二延伸部分122;该第一延伸部分包括分别位于法兰盘本体左、右侧的第一延伸段121a和第二延伸段121b,第二延伸部分包括分别位于法兰盘本体左、右侧的第三延伸段122a和第四延伸段122b。

所述法兰盘整体呈蝶状,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第三延伸段平行,构成所述蝶状法兰的左侧蝶翼;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第二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第四延伸段平行,构成所述蝶状法兰的右侧蝶翼。

所述固定带210包括固定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第一固定带211和固定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第二固定带212。相应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可相互独立动作,松开所述两个固定带的任意一个,与松开的所述固定带相连接的延伸部分即可被自由操作,如图4所示,松开第一固定带,与第一固定带对应的第一延伸部分即可被抬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分由与气管套管主体相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固定带211包括第一子固定带211a和第二子固定带211b,所述第一子固定带一端与第二子固定带一端相连接,形成第一连接结构,以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围绕颈部固定进而将所述气管套管围绕颈部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带212与所述第一固定带结构类似,具体的,其包括第三子固定带212a和第四子固定带212b,所述第三子固定带一端与第四子固定带一端相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以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围绕颈部固定进而将所述气管套管围绕颈部固定。

所述子固定带之间的连接可采用直接打结或采用针扣、搭扣、暗扣或粘带、按扣、自动扣、板扣、魔术贴等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子固定带之间采用针扣连接,具体的,以第一子固定带与第二子固定带之间形成的第一连接结构为例详细说明,在所述第一子固定带的末端设置扣头,扣头包括外框以及位于中间位置的扁针,在扣头的内侧具有扁针的一面设置的半圈条带。在第二子固定带的末端有沿长度方向开设的一排卡孔,相邻两卡孔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卡孔可与所述扣头配合实现固定连接,还可以用于增加皮肤的透气性。第三、四子固定带的连接与上述第一、二子固定带的连接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重复描述。

在第一子固定带和第二子固定带构成的第一固定带绕颈部一周后,将扁针插入合适的卡孔内,从而将第一子固定带和第二子固定带连接起来,第二子固定带多余的部分由上述半圈条带卡住,构成连接状态的第一连接结构。在需要打开时,将扁针从相应卡孔中抽入,断开第一子固定带和第二子固定带,从而使第一连接结构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第一至第四子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延伸段的端部连接,同样也可采用直接打结或采用针扣、搭扣、暗扣或粘带、按扣、自动扣、板扣、魔术贴等来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固定带与延伸段的连接不能够被轻易打开,所述子固定带与所述延伸段之间的连接为死扣,具体的,在所述第一至第四延伸段端部分别设有固定孔a、b、c、d;在所述子固定带与对应的所述延伸段连接的一端具有两圆孔,使用时,将所述子固定带具有两圆孔的一端穿过其对应延伸段的固定孔,翻折后,所述子固定带两个圆孔重叠,扣合一次性搭扣,从而将所述子固定带固定到所述对应的延伸段上。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连接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连接方式实现各延伸段与固定带,以及子固定带之间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很清楚如何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与并行的所述两个固定带连接均处于连接状态,在需要操作时,请参照图4,解开所述两个固定带的其中一固定带操作,则可掀起法兰盘,使得法兰盘处(切口周围)颈部皮肤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护理,在为患者进行喉垫、辅料等更换操作时,有效的增大了操作空间;同时,由于所述两个固定带的另一固定带仍处于连接状态,故不影响气管套管的固定,掀起法兰盘而不会造成套管移位、脱出,提高安全性,且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也减少了刺激患者引起的咳嗽反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为保证所述两个固定带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所述两个固定带中,两固定带之间彼此不连接,间隔开一定距离,该间隔距离可在固定时任意调节,优选为0.4cm~0.8cm。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的材质可选用各种柔软并具有轻度弹性的材料,如皮质、硅胶。优选地为无毒医用聚氯乙烯材料。优选地,在与皮肤接触的固定带的一面,形成有一层软垫,例如海绵垫,以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此外,为了更好的保护皮肤,其深面与皮肤之间可以方便地选用或更换各种类型的护垫,如纱布、类肤质硅胶等。为了方便,固定带也可以选用最常用的绷带或棉布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宽度介于0.5cm~2cm之间,厚度介于0.05cm~0.2cm之间。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固定带而言,在不同的部位的宽度也可以变化,例如,在与皮肤接触的部分宽度较宽,而不与皮肤接触的部分宽度较窄。

考虑到佩戴的舒适性,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及第四延伸段均呈扁平带状,宽度在0.5cm~0.8cm之间,厚度在0.05cm~0.2cm之间;且为了实现可靠地固定,各所述固定带的宽度与各所述延伸段的宽度之比介于1~2之间。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气管套管固定带的实际使用方法:

(1)首次配戴时,将第一子固定带末端穿过第一延伸段的固定孔,翻折后,第一子固定带末端的两个圆孔重叠,扣合一搭扣,第二、三、四子固定带依次进行类似操作,从而将第一至第四子固定带分别固定到第一至第四延伸段上。

(2)将第一子固定带和第二子固定带绕颈至对侧后通过针扣连接为一体,形成第一连接结构,再将第三子固定带和第四子固定带绕颈至对侧后通过针扣连接为一体,形成第二连接结构,将所述气管套管围绕颈部固定。

(3)如需清洁颈部皮肤,可解开所述两个固定带的其中一固定带,如解开第一固定带的第一、第二子固定带之间的连接结构,掀起法兰盘的第一延伸部分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使得该延伸段处对应的(切口周围)颈部皮肤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护理。同时,在解开所述的其中一固定带进行护理时,所述两个固定带的另一固定带仍保持连接状态,如在解开第一、第二子固定带之间的连接结构时,第三、第四延伸段之间的连接结构仍然保持连接状态,相应的所述法兰盘的第二延伸部分仍然保持固定状态,从而避免气管套管在无任何固定装置的的情况下发生移位、脱管的风险。

如需要更换喉垫、辅料等操作时,首先解开所述两个固定带的其中一固定带,如解开第一、第二延伸段所连接的第一固定带,将旧喉垫的该侧部分打开,并将新喉垫的一侧压住,扣上第一、第二延伸段所连接的第一、第二子固定带,而后解开第三、第四延伸段所连接的第二固定带,将旧喉垫的该侧部分打开,整个旧喉垫取下,并将新喉垫的另一侧压住,扣上第三、第四延伸段所连接的第三、第四子固定带,同法进行另一侧操纵,从而完成喉垫更换工作。

可见,无论是进行喉垫更换还是颈部皮肤的清洁等操作时,由于增大了操作空间,不需要在法兰盘与皮肤狭小的空隙内操作,减少了套管活动刺激的患者咳嗽反射,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无论是进行护垫更换还是固定带清洁,在任何阶段均有一固定带处于连接状态,该固定带可以对气管套管进行固定,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了由于松开气管套管固定带或提起固定带内衬保护垫操作引起的脱管的风险,从而使使用和更换各种防勒护垫便捷、安全,进而减少了由于不能频繁更换受污染的护垫或固定带所带来的皮肤受损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家庭护理的患者,家属可以方便地对固定带清洁消毒而不会造成脱管,避免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发明气管套管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

(1)相邻固定带只要不连接并保持相互独立即可,之间的距离可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改变,均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2)固定带的材质、尺寸及形状还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列出之外的其他材质、尺寸及形状,均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3)延伸段固定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孔、方孔等,均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