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636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的中药制剂,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属于外伤性头痛的范围。由于当前车祸、外伤发生增多,所以本病在临床上日益多见。主要为外界暴力突然撞击头颅所致。由于突然震荡,脑髓受挫,扰乱了头的精明之府,故早期即出现一时性意识丧失或神志恍惚;若瘀血犯脑,停留于颅内,瘀血肿胀压迫脑髓,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持续数周不止。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现有技术中,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清除自由基、高压氧、营养脑神经等措施,目前虽然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但却普遍存在疗效不太理想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治疗药物大多数为西药,这些西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存在毒副作用也比较明显。

进一步发挥中医的优势,可以对颅脑损伤后综合症进行治疗。但现有的能够有效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的中药尚很缺乏,且有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的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的中药制剂,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钩藤10-20份、菊花3-5份、远志3-5份、炒枣仁10-20份、龙齿10-20份、珍珠母10-20份、人参3-5份、芎藭5-10份、天南星8-12份、青龙齿5-8份、琥珀粉5-10份、车前仁8-10份、乌梢蛇3-5份。

进一步的,最佳的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钩藤10份、菊花5份、远志5份、炒枣仁15份、龙齿20份、珍珠母16份、人参3份、芎藭5份、天南星8份、青龙齿7份、琥珀粉8份、车前仁8份、乌梢蛇3份。

所述制剂为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胶囊制剂、颗粒冲剂、片剂、汤剂、丸剂、口服液制剂等,利用制药行业的常规技术制成即可。

传统医学认为颅脑损伤后综合症系由头颅外伤跌仆,损及巅顶,扰乱神明,清阳受阻,气血不畅,阻遏络道,故每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健忘失眠,做梦心烦等一系列症状,益用益脑安神、镇静养心、活血化瘀的方法,以使脏腑功能恢复。这是本发明的辩证基础。

本发明由14味中药构成,其中:

钩藤息风止痉,善治头痛、头胀、耳鸣、目眩;

菊花清头目,疗眩晕;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

炒枣仁有宁心安神,补肝,敛汗的功效;

龙齿具有镇惊安神、清热除烦等功效;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

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芎藭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

天南星能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青龙齿具有镇惊安神之力;

琥珀粉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

车前仁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主虚劳;

乌梢蛇可祛风,通络,止痉。

本发明是根据当地传统验方进行研制、加工、开发而得到的,药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比较安全可靠,药品效果明显,同时其生产方法简单易行,常规加工方法用于本发明提供的原料药的生产中,不会导致有效成分的丢失;并且该发明制剂中,原料容易得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胶囊制剂的服用方法:将本发明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称重,以千克为重量单位加工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臭氧灭菌20分钟,按常规工艺制成胶囊,每粒重0.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4-6粒,温 开水送服,连续服1个月。

颗粒冲剂的服用方法:将本发明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称重,再将本发明配方与水以重量比为1:(4-5)混合,在此取本发明配方110g加入到500mL水中,充分混合成药液后,将药液煎熬成膏,浓缩成颗粒,装袋,每袋重3克,早晚各服1袋,温开水送服,连续服1个月。

片剂的服用方法:将本发明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称重,以千克为重量单位加工成细粉,再按常规片剂制作工艺,将药粉压成每粒0.3克的片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3-4片,温开水送服,连续服1个月。

汤剂的服用方法:将本发明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称重,按常规汤剂制作工艺,煎制成汤剂服用,每日一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1个月。

丸剂的服用方法:将本发明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称重,按常规工艺煎制浓、蜜炼成丸,每丸重0.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6丸,连续服1个月。

口服液制剂的服用方法:将本发明原料按照重量配比称重,再将本发明配方与水以重量比为1:(9-10)混合,在此取本发明配方110g加入到1000mL水中,充分混合成药液后,再按常规口服液制作工艺,将药液煎熬浓缩至20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ml,温开水送服,连续服1个月。

1.1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各项常规治疗,包括止血、脱水、降颅压、抗炎、营养、预防癫痫、外科手术及其他对症治疗,不使用本发明煎剂。治疗组常规 治疗同对照组,另予本发明配方煎服,临床运用时由煎药系统统一煎制,每剂药煎成250mL,分两袋包装,早晚各服1袋,如有病人不能进食则用胃管鼻饲,一个月为1疗程,观察6个月。

1.2观察指标

(1)死亡率。(2)昏迷指数评分(简称GCS)。(3)康复期生活质量评估(简称KPS)。(4)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每周记录患者的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要求患者至少每月接受1次病情随访。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各种可能与用药有关的药物副反应.包括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采用前后对比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死亡率及用药期间疗效分析

治疗组死亡共4例、占6.1%,对照组共死亡5例、占7.6%,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P=1.000)。用药后第14天,治疗组GCS评分开始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康复期疗效分析

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KP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GCS评分、KPS评分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有明显差异。

2.3用药的安全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在治疗期间,治疗组共有3例发现在用药后出现轻度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但并无证据认为与用药有关,且均在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均未发现由于用药造成的明显副反应。

治疗效果: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得出,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治疗数百名颅脑损伤后综合症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本发明具有益脑安神、镇静养心、活血化瘀的功效。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