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36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腹腔引流管为硅胶圆管,在管头和管壁设置有引流孔,在负压引流过程中,人体组织紧贴引流管外壁,引流孔容易被人体组织堵塞,进而引起管内负压不断增大,引流管逐渐变扁平,最后扁平的引流管内壁紧贴彻底堵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换引流管重新引流,费时费力,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公开号为“cn20444691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滤网防堵塞的腹腔引流管,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引流管的侧孔设置滤网,防止大型的块状物堵塞管道,但其结构复杂,而且,血块、脱落的人体组织等附着在滤网上,进一步带来堵塞滤网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人体组织紧贴引流管导致的堵塞问题。

公开号为“cn20295110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管,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管壁内设置有顺长方向的一圈小管道,小管道形成毛细现象,产生一定的负压,不仅能够将小量的稀薄体液引流出去,而且小管道紧密排列还对引流管管壁起到支撑作用,有效防止了引流管被压扁和引流管打折,但由于引流管挤出成型,管壁较薄,增加了加工的难度,也没有解决人体组织紧贴引流管导致的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堵塞,具有冲洗和引流功能的腹腔引流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头,所述引流头的前端为弧面,在所述引流头的前端设置有前端孔,所述引流头的侧壁设置有侧孔,所述引流头的外壁设置有若干道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外凹槽,所述侧孔位于所述外凹槽内,所述外凹槽等间距环状排列。

所述引流头的内壁设置有若干道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等间距环状排列。

所述外凹槽和内凹槽间隔排列,所述侧孔位于所述外凹槽和内凹槽的公共壁上,所述外凹槽的截面为v形。

本发明的腹腔引流管还包括导管和冲洗管,所述导管的前端和所述引流头的后端连接,所述导管的侧壁设置有插管孔,所述冲洗管的前端插入所述插管孔内并延伸至所述引流头的内前端,所述冲洗管的外壁与所述插管孔密封连接,所述导管和冲洗管上分别安装有密封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导管的侧壁设置有插管孔,冲洗管通过插管孔伸至引流头的内前端,在进行引流时冲洗管关闭,进行冲洗引流时导管关闭,不需要插两根管就能够完成冲洗及引流,提高了引流效率,降低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径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腹腔引流管,包括导管6、冲洗管7和连接在导管6前端的引流头1,导管6、冲洗管7、引流头1由医疗硅胶挤出成型,导管6和引流头1后期密封连接。

所述引流头1的前端为弧面,在所述引流头1的前端设置有前端孔2,在所述引流头1的侧壁设置有侧孔3,所述导管6的侧壁设置有插管孔8,所述冲洗管7的前端插入所述插管孔8内并延伸至所述引流头1的内前端(即冲洗管7的前端位于引流头1内部靠近前端孔的位置),所述冲洗管7的外壁与所述插管孔8密封连接,所述导管6和冲洗管7上分别安装有密封阀,在进行引流时冲洗管关闭,进行冲洗引流时导管关闭,不需要插两根管就能够完成冲洗及引流,提高了引流效率。

所述引流头1的外壁设置有若干道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外凹槽4,所述侧孔3位于所述外凹槽4内,所述引流头1的内壁设置有若干道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凹槽5。所述外凹槽4的截面为狭小的v形,内凹槽5的截面为由外向轴心逐渐缩小的梯形状。

所述外凹槽4等间距环状排列,所述内凹槽5等间距环状排列(即从径向截面看,外凹槽4、内凹槽5以引流头1的圆心为圆点等角度排列),所述外凹槽4和内凹槽5间隔排列,所述侧孔3位于所述外凹槽4和内凹槽5的公共壁上,即侧孔隐藏在外凹槽内,在引流过程中,即使人体组织紧贴引流头外壁,由于外凹槽较为狭小,人体组织不可能进入狭小的外凹槽内,不会造成侧孔堵塞,而且,内凹槽使引流头的内壁不平整,向轴心挤压引流头,即使引流头内的主通道封闭,内凹槽仍然能够形成引流通道,确保引流顺利进行,能够有效提高引流效率,降低病人痛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头,引流头的前端为弧面,在引流头的前端设置有前端孔,侧壁设置有侧孔,在引流头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外凹槽和内凹槽,侧孔位于外凹槽和内凹槽的公共壁上,即侧孔隐藏在外凹槽内,在引流过程中,即使人体组织紧贴引流头外壁,由于外凹槽较为狭小,不会造成侧孔堵塞,而且,内凹槽使引流头的内壁不平整,向轴心挤压引流头,即使引流头内的主通道封闭,内凹槽仍然能够形成引流通道,确保引流顺利进行,能够有效提高引流效率,降低病人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森;徐建平;陈爱清;魏树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中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中山市中健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31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