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外用中药配方,具体涉及治疗陈旧性损伤四肢肿硬发凉、关节活动障碍、颈椎病、颈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和风湿麻痹疼痛等疾病的外用中药方剂温经通络烫熨膏。
背景技术:
:目前骨伤科的许多疾病,包括陈旧性损伤、颈肩腰腿疼痛等,都是以肢体疼痛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风寒湿痹的范畴。临床常用的外用方剂包括用生天南星、生川乌、丁香、肉桂、白芷、细辛、川芎、徐长卿、乳香(制)、没药(制)、樟脑、冰片等配制而成的复方南星止痛膏和用人工麝香、生马钱子、海马、防风、川芎、木瓜、天麻、当归、怀牛膝、樟脑、冰片、水杨酸甲酯等21味配制而成的麝香海马追风膏等,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这些药膏往往使用了未经炮制的南星、川乌、草乌、马钱子等,不仅毒性较大,而且使用安全剂量也不易控制;二是这些药膏直接贴敷患处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起效,贴敷时间长,往往容易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陈旧性损伤四肢肿硬发凉、关节活动障碍、颈椎病、颈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和风湿麻痹疼痛等疾病具有疗效好、毒性与皮肤过敏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温经通络烫熨膏。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的配方按质量比为:制南星1-5份、法半夏1-5份、制川乌1-5份、制草乌1-5份、肉桂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刘寄奴1-5份、南岭荛花1-5份、黄心树1-5份、干姜1-5份。更优选的配方按质量比为:制南星1份、法半夏1份、制川乌1份、制草乌1份、肉桂1份、三棱1份、莪术1份、刘寄奴1份、南岭荛花2份、黄心树2份、干姜5份。使用方法:调适量上述配方药粉与面粉按质量比2:1的比例配比,用开水调和达到足够粘稠后滩涂在美容巾上,通过保鲜膜覆盖并敷贴在患处,用tdp照射或热水袋加热敷贴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副作用:使用时间过长时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禁忌:皮肤过敏、表皮擦破或开放伤口。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方解:制川乌、制草乌、肉桂、干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制南星、姜半夏、三棱、莪术燥湿化痰,破血行气,消痞散结;刘寄奴、南岭荛花、黄心树清热消肿,活血凉血。全方温通经络、化瘀散结、驱风除痹。治疗陈旧性损伤四肢肿硬发凉、关节肿胀畸形。治骨性关节炎和风湿麻痹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治颈椎病、颈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脊柱侧弯,僵直畸形,四肢麻痹,活动无力等。上述配方的具体方解如下:1、制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主治:用于湿痰、寒痰证。用于风痰证,如眩晕、中风、癫痫、口眼歪斜及破伤风等;用于痈疽肿痛、蛇毒咬伤等。2、法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主治:用于湿痰、寒痰证。用于胃气上逆呕吐;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痛及毒蛇咬伤等。3、制川乌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用于诸寒疼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等。4、制草乌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效:祛风除湿,温筋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用于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疼痛,有麻醉止痛的作用。5、肉桂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用于肾阳衰弱的阳痿宫冷,虚喘心悸等。用于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用于寒痹腰痛、胸痹、阴疽;用于闭经、痛经。6、三棱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用于食积脘腹胀痛。7、莪术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用于食积脘腹胀痛。8、刘寄奴性味归经:苦,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疗伤,通经,止痛,止血。主治: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出血等。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等。9、南岭荛花性味归经:性寒,有毒,味苦辛,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主治:用于瘰疬、痈肿、风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10、黄心树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祛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肝炎、目赤肿痛、湿热疮痈、湿热黄疸、痈肿疮毒、高血压、尿毒、心脏病。11、干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用于亡阳证;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主治陈旧性损伤四肢肿硬发凉、关节活动障碍,颈椎病、颈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和风湿麻痹疼痛等,具有温通经络、化瘀散结、驱风除痹的功效,其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重用干姜温经散寒,黄心树燥湿祛湿,南岭荛花消肿散结止痛,再配合制南星、法半夏、制川乌、制草乌等散寒除湿之品,可治愈风寒湿痹症,本发明药物组成均为炮制后药物,毒性小,安全剂量可控,而且发明将药膏贴敷患处,每次仅需30-40分钟,通过tdp或热水袋的热疗作用,既发挥物理热的作用起到散寒之功,又发挥了药物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与皮肤接触时间较普通膏药短,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此外,本发明制作工艺简便,取材容易,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临床研究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配方:制南星1份、法半夏1份、制川乌1份、制草乌1份、肉桂1份、三棱1份、莪术1份、刘寄奴1份、南岭荛花1份、黄心树1份、干姜1份。用法:将上述配方调适量药粉与面粉按质量比2:1的比例配比,用开水调和达到足够粘稠后滩涂在美容巾上,用保鲜膜覆盖并敷贴患处,用tdp照射或热水袋加热敷贴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实施例2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配方:制南星1份、法半夏1份、制川乌1份、制草乌1份、肉桂1份、三棱1份、莪术1份、刘寄奴1份、南岭荛花5份、黄心树5份、干姜5份。用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配方:制南星1份、法半夏1份、制川乌1份、制草乌1份、肉桂1份、三棱1份、莪术1份、刘寄奴1份、南岭荛花2份、黄心树2份、干姜5份。用法同实施例1。以上三个实施例中,实施例1为最小剂量,实施例2为最大剂量,实施例3为最佳剂量。实施例3在保证君药最大用量的情况下,适当控制臣药、佐药及使药的用量,使其符合君臣佐使的药量要求,既发挥了全方的最大良效,又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使用中也证明实施例3取得了最佳疗效。临床试验及疗效观察结论:1、纳入标准:符合的陈旧性损伤四肢肿硬发凉、关节活动障碍,颈椎病、颈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和风湿麻痹疼痛等风寒湿痹的辨证要点。2、排除标准:鉴别后不符合纳入标准;未能按治疗方案用药或中途中断试验者。3、入选病历:入选病历均为龙岩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4、用药及观察方法:外用,用法用量:调适量药粉与面粉按2:1比例配比,开水调和达到足够粘稠即可,滩涂在美容巾上,保鲜膜覆盖,敷贴患处,用tdp照射或热水袋加热敷贴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疗效判定及治疗结果如下表所示:治疗时间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有效率(例%)治疗1个疗程20(20.0)25(25.0)35(35.0)20(20.0)80(80.0)治疗2个疗程31(31.0)32(32.0)35(35.0)2(2.0)98(98.0)综上所示: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治疗陈旧性损伤四肢肿硬发凉、关节活动障碍,颈椎病、颈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和风湿麻痹疼痛疗效好,在整个临床治疗观察过程中,仅有少量病例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的过敏现象,外用肤轻松后症状消失。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主要有温通经络、化瘀散结、驱风除痹的作用。本发明最终试验结论表明治疗陈旧性损伤四肢肿硬发凉、关节活动障碍,颈椎病、颈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和风湿麻痹疼痛具有一定疗效。本发明制作工艺简便,无毒副作用,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张*,男性,35岁,反复腰部酸痛1年,无明显双下肢放射性麻痛。遇冷加剧,得热痛减,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查体:双侧l3横突压痛明显;诊断:腰痛病(寒湿痹阻),给以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治疗一个疗程即治愈。病例2:患者魏**,女性,50岁,以扭伤致右踝肿痛1年为主诉前来就诊。查体:右外踝前下方轻度肿胀压痛,活动尚可;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诊断:右踝陈旧性扭伤。给以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病例3:患者林*,男性,60岁,颈项酸痛5年,天气转冷时症状明显加剧,颈项部畏风。查体:双侧颈椎脊旁压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诊断:颈椎病(寒湿阻络);给以本发明温经通络烫熨膏治疗一个疗程,症状痊愈。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