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6202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抗生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目前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它们是人们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在人体的躯体中,只要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是不容易在这些地方生存的。而人们在滥用抗生素的同时,抗生素是不能识别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菌群的,结果是人身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这样其他的有害菌就会在此繁殖,从而形成了“二次感染”,这往往会导致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死亡率很高。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也导致了许多药物无法治疗的“超级感染”,并产生了“超级细菌”和“超级病毒”。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

2、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

3、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造成社会危害: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许多对抗生素非常敏感的病原微生物产生了耐药性,使过去多种神奇的抗生素失去了原有的威力。为了克服抗生素本身的缺点和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带来的后果,人们不得不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的限制,同时加大研究开发新抗生素的力度,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就是这种人们期待的新抗生素之一,目前各国都在研究与开发。我国是草药的发源地,抗菌中草药在抗菌消炎的过程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把这些抗菌中草药开发成规模化、剂型化,其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且这些抗菌中草药的抗菌普相对较窄,有的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有的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有的只对病毒有效,在尚未确定病原体之前,很难准确用药。

由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来源于自然,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易引起抗药性,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等优点,因此研究与开发安全性高的植物医药和植物农药,成为当今新型杀菌剂创制研究的热点。同时,植物来源的杀菌剂亦是发掘新一代医药和农药先导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检索,利用水果和坚果制备物具有强活性及强穿透性等特点,对细菌、真菌、病毒、黑色枯草芽孢等均具有明显的杀灭功效,可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同时还具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作用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果和坚果制备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山楂核、杨梅核壳、酸枣仁壳、橘子核、桃核壳、枇杷核、大枣核壳、杏核壳、桃核壳、李子核壳、柚子核、松子壳、榛子壳为原材料分别加入到干馏釜,采用热裂解技术,依据上述原材料热裂解的不同收集初始原液,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80~180℃(RF1),181~380℃(RF2),381~550℃(RF3),将每种原材料三个阶段收集到的初始原液分别合并得每种原材料的合并初始原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每种原材料的合并初始原液按照比例混合,得到复合初始原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初始原液存入贮存槽静置1-3个月,让不稳定成分完全发生氧化、聚合作用而沉淀,除去悬浮物质和其他固体颗粒,用泵抽取中层澄清液体,加入原液池,经过滤后再经原水泵进入精滤装置,再依次经超滤装置、纳滤装置、高压反渗透膜装置和低压反渗透膜装置,控制各装置对应的浓水部分回流,调整流体流速和操作压力,调整工艺参数,确定设备稳定运行的原液处理量为300L/h,对复合初始原液低温浓缩分水,得到稳定的透明液体即为天然源植物抗生素。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每种原材料的合并初始原液的比例以重量份计,具体如下:山楂核4-8.5份、杨梅核壳4.5-7份、酸枣仁壳4-7.5份、橘子核4-7份、桃核壳5-9.5份、枇杷核5-8份、大枣核壳5-5.5份、杏核壳5.5-9.5份、桃核壳6-9份、李子核壳4-6.8份、柚子核4-7份、松子壳3.5-6份、榛子壳3.5-6.5份。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制得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以酚类和有机酸含量计,其中酚类以苯酚含量计,不低于7.04%;有机酸类以乙酸含量计,不低于18.61%,密度为1.0033;pH值为1.5~3.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作为杀真菌、细菌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在植物生长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具有多种结构类型的一类物质。经仪器分析测定,其主要成分包含以下种类成分:有机酸类、萜烯类、生物碱类、类黄酮、抗毒素类、甾体、醛类、酮类、醇类、酚类、木质素类、皂甙、特殊氨基酸、多肽、多糖、多酚类、糖蛋白、核糖体失活蛋白类、呋喃及吡喃衍生物等植物活性物质。其中共有物质分别为:乙酸、丙酸、2-甲氧基-苯酚、2-甲氧基-4-甲基-苯酚、苯酚、愈创木酚、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1,4:3,6-双脱水-α-D-吡喃葡萄糖、2-甲基-2-环戊烯酮、3-甲基-2-环戊烯酮和4-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上述种类成分中的多酚类、黄酮类、乙酸以及酚类等成分是具有很强的杀真菌、杀细菌和抗病毒活性物质;针对禽流感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毒(HIV一1)、SARS病毒、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胃肠炎病毒、肝炎病毒、对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均、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抗氧化、抗出血和血管张等作用;对血脂的保护作用(包括它们的氧化性);多酚类物质所具有的抗氧化剂作用表现为,它们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诱导的脂类过氧化反应,来保护血脂不受氧化伤。有证据表明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强化血管壁、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血脂肪、与增加身体抵抗力,并具有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作用;还能利尿、降血压、抑制细菌与癌细胞生长,及帮助消化。

本发明所述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作为杀真菌药物的应用如下:

1)以去离子水稀释1-5倍,pH值为3.5~5,用于各种真菌、细菌引起的脚气、脚癣、手癣、股癣、体癣等皮肤癣病及妇女霉菌性阴道炎;婴幼儿童及孕产妇臀部肿胀、皮炎、皮癣、瘙痒、痱子、蚊虫叮咬、外阴感染;以及婴幼儿童因粪、尿、酸、碱或微生物生长引起的红肿刺激,尿布疹,具有抑菌消炎、除味功效。

2)以去离子水稀释5-10倍,pH值为4~6,用于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受力点集中,长期的血液不流通和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病毒及细菌感染,以及用于褥疮及痔疮、肛周炎、肛门脓肿、肛门出血,可有效缓解症状。

3)以去离子水稀释1-5倍,pH值为3.5~5,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灭菌、医疗杀菌、家庭室内、办公场所消毒灭菌、公共卫生消毒防治、垃圾站消毒除味、动物特别是家禽疾病预防、食品防腐及调味、水果保鲜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推广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4)以去离子水稀释2-6倍,pH值为3.5~5.5,可用于预防病毒病菌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口服保健产品,具有明显提高自身免疫力效果。

本发明所述天然源植物抗生素抑菌范围广,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淋球菌、克氏肺炎杆菌、绿浓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抑制作用较强。还可明显抑制并杀灭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断毛发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羊毛小孢子菌;对白色念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及裴氏着色菌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效果与化学抗生素比较无显著差异。

本发明采用多级膜分离低温浓缩提取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避免了高温提取对植物中有效成份的破坏,所含弱酸组分,不仅针对病毒、真菌、细菌的灭活效果显著,弱酸组分可以被人体轻易分解,安全无害,且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成份明确,制备的植物抗生素性能稳定。

本发明采用多级膜分离低温浓缩提取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能够迅速杀灭引起霉菌性阴道炎、脚气、小儿鹅口疮等多种疾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对多种阴道炎、皮肤病、湿疹、神经性皮炎、手癣、灰指甲、牛皮癣治疗疗效明显。

本发明采用多级膜分离低温浓缩提取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制成的饮料具有强化肠胃、活化细胞机能,去除体脂肪和预防老化、肝病、皮肤疾病、糖尿病等均有良好效果;添加到食品饮料中,具有很强的抗酸化作用,其SOD活性值很高,可去除体内的活性酸素,对於过度疲劳、吸烟、过饱应激反应等产生的活性酸素,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并使添加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食品获得保健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添加于化妆品中具有软化皮肤表面角质,杀菌消毒、保养皮肤等良好的作用;用于食品防腐剂和食品添剂起到食品防腐、保鲜、储存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用于创伤口,具有愈合伤口、消炎、止痛、止痒和消肿作用。此外,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对植物生长具有调节作用,土壤中施用天然源植物抗生素能抑制有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类的繁殖,并能杀死根瘤线虫等害虫;还可制造肥料、防除杂草、促进植物生长、用作虫害的忌避剂以及家畜饲料的添加剂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天然源植物抗生素抗菌谱广,对病毒、真菌、细菌的灭活效果显著,安全稳定,集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在杀菌消炎同时,不仅保护皮肤酸性环境不受破坏,而且能加强自净作用,具有促进粘膜创面愈合,修复病变组织增强自然防御功能,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害。因此,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抗衰保健、肌肤护理、卫生用品、化妆品、日化用品、空气消毒、食品、医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脱臭剂、土壤改良剂、病虫害防治、提高蔬菜和农作物产量等与人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样品1纳滤装置初始出口浓水的GC-MS总离子流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样品2低压反渗透装置出口淡水的GC-MS总离子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例1

将山楂核、杨梅核壳、酸枣仁壳、橘子核、桃核壳、枇杷核、大枣核壳、杏核壳、桃核壳、李子核壳、柚子核、松子壳、榛子壳的果核、果壳为原材料分别加入到干馏釜,采用热裂解技术,依据上述原材料热裂解的不同收集初始原液,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80~180℃(RF1),181~380℃(RF2),381~550℃(RF3),将这三个阶段收集到的初始原液合并。

再将根据以上原材料得到的合并初始原液按比例:山楂核6.5、杨梅核壳6、酸枣仁壳5、橘子核4、桃核壳7.5、枇杷核7、大枣核壳5.5、杏核壳6、桃核壳6、李子核壳4、柚子核5、松子壳4、榛子壳3.5混合得到复合初始原液;并将复合初始原液存入贮存槽,静置1-3个月,让不稳定成分完全发生氧化、聚合等作用而沉淀,除去悬浮物质和其他固体颗粒,用泵抽取中层澄清液体,加入原液池,经过滤后再经原水泵进入精滤装置,再依次经超滤装置、纳滤装置、高压反渗透膜装置和低压反渗透膜装置,控制各装置对应的浓水部分回流,调整流体流速和操作压力,调整工艺参数,确定设备稳定运行的原液处理量为300L/h。膜分离法采用低温浓缩,能最大限度保留各种生物质本体的完整性。本发明利用多级膜分离系统对复合初始原液进行分级处理,最终实现对复合初始原液低温浓缩分水,得到稳定的透明液体即为本发明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依次开启超滤装置、纳滤装置、高压反渗透装置和低压反渗透装置,调整工艺参数,确定设备稳定运行的原液处理量为300L/h时,对应各部分的工艺数据见表1。

表1原液处理量为300L/h时对应各装置的工艺参数

对各级膜的分离效果进行考察,采用分级模式,分别对纳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装置进行了开车运行,调整纳滤装置浓液出口流量至无回流状态,分别对纳滤装置未经循环的初始出口浓水(样品1)和低压反渗透装置出口淡水(样品2)取样进行GC-MS分析,验证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有效性。

结果与讨论:

GC—MS分析测定结果

样品1和样品2经预处理后分别取样进行测量,根据图库检索和人工分析谱图确定样品中主要成分,并根据面积归一法确定百分含量,样品的总离子流图见图2和图3,对应主要成分百分含量见表2和表3。

表2样品1主要成分及含量

表3样品2主要成分及含量

从表2中可知,纳滤装置出口浓水中同时含有大分子有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与初始原液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经超滤分离后的液体成分并没有明显变化。表2和表3相比较,结果显示,经低压反渗透装置分离后淡水中不含高分子化合物,小分子化合物的含量也大大降低,说明该套装置能有效的对初始原液的混合液进行浓缩和分离得到本发明的一种天然源植物抗生素。

实例2

将山楂核、杨梅核壳、酸枣仁壳、橘子核、桃核壳、枇杷核、大枣核壳、杏核壳、桃核壳、李子核壳、柚子核、松子壳、榛子壳的果核、果壳为原材料分别加入到干馏釜,采用热裂解技术,依据上述原材料热裂解的不同收集初始原液,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80~180℃(RF1),181~380℃(RF2),381~550℃(RF3),将这三个阶段收集到的初始原液合并。

再将根据以上原材料得到的合并初始原液按比例:山楂核4、杨梅核壳4.5、酸枣仁壳7.5、橘子核5、桃核壳9.5、枇杷核8、大枣核壳5.3、杏核壳9.5、桃核壳8、李子核壳5、柚子核7、松子壳6、榛子壳6.5混合得到复合初始原液;并将复合初始原液存入贮存槽,静置1-3个月,让不稳定成分完全发生氧化、聚合等作用而沉淀,除去悬浮物质和其他固体颗粒,用泵抽取中层澄清液体,加入原液池,经过滤后再经原水泵进入精滤装置,再依次经超滤装置、纳滤装置、高压反渗透膜装置和低压反渗透膜装置,控制各装置对应的浓水部分回流,调整流体流速和操作压力,调整工艺参数,确定设备稳定运行的原液处理量为300L/h。膜分离法采用低温浓缩,能最大限度保留各种生物质本体的完整性。本发明利用多级膜分离系统对复合初始原液进行分级处理,最终实现对复合初始原液低温浓缩分水,得到稳定的透明液体即为本发明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

实施例3

将山楂核、杨梅核壳、酸枣仁壳、橘子核、桃核壳、枇杷核、大枣核壳、杏核壳、桃核壳、李子核壳、柚子核、松子壳、榛子壳的果核、果壳为原材料分别加入到干馏釜,采用热裂解技术,依据上述原材料热裂解的不同收集初始原液,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80~180℃(RF1),181~380℃(RF2),381~550℃(RF3),将这三个阶段收集到的初始原液合并。

再将根据以上原材料得到的合并初始原液按比例:山楂核8.5、杨梅核壳7、酸枣仁壳4、橘子核7、桃核壳5、枇杷核5、大枣核壳5、杏核壳5.5、桃核壳9、李子核壳6.8、柚子核4、松子壳3.5、榛子壳5混合得到复合初始原液;并将复合初始原液存入贮存槽,静置1-3个月,让不稳定成分完全发生氧化、聚合等作用而沉淀,除去悬浮物质和其他固体颗粒,用泵抽取中层澄清液体,加入原液池,经过滤后再经原水泵进入精滤装置,再依次经超滤装置、纳滤装置、高压反渗透膜装置和低压反渗透膜装置,控制各装置对应的浓水部分回流,调整流体流速和操作压力,调整工艺参数,确定设备稳定运行的原液处理量为300L/h。膜分离法采用低温浓缩,能最大限度保留各种生物质本体的完整性。本发明利用多级膜分离系统对复合初始原液进行分级处理,最终实现对复合初始原液低温浓缩分水,得到稳定的透明液体即为本发明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

实施例4

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成分所含乙酸的测定:

1.仪器与试剂

仪器:岛津LG-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975型紫外检测器,C---R6A数据处理机。

试剂:除乙酸为色谱纯外,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硅胶GF254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2.色谱条件:

分析柱:YMC---DDS---AQ(150mm×6mm,5u),20ul定量阀,检测波长225nm,流动相0.2mol/L醋酸铵---甲醇(85∶15),流速1.0ml/min,衰减6,纸速cm/min,0.02AuFs。

3.实验与结果:

精确称取乙酸对照品0.1克置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分别取其0.5,1.0,1.5,2.0,2.5,3.0ml至10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操作,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

y=35.94x+0.393;r=0.9994

结果表明:乙酸浓度在0.05~0.30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样品处理:取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5ml,置分液漏斗中,依次加乙醚10,5,5ml提取,合并提取液,水浴上蒸发至干,残渣用乙醇溶解,溶解液置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备用。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乙酸对照品0.1g置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取此液2.0ml置10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备用。

含量测定取实施例1-3的样品3批,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含量,苯酚以mg/ml计的百分含量为18.61%、18.83%、18.85%。

4.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制剂3.6g,精密称定,共6份,分别精密加入苯酚对照溶液(7.0531mg/ml-1)1ml,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照供试品制备项下方法处理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17%。

实施例5

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所含成分苯酚的测定:

1、仪器和材料

GC-122气相色谱仪,苯酚,天津市光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天然源植物抗生素(自制)萘、乙酸乙酯和无水硫酸钠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聚乙二醇(PEG)-20M,柱温120℃;气化室温度为240℃;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80℃,流速1.5ml/min-1;H2流速30ml/min-1;空气流速350ml/min-1

校正因子测定取萘100mg,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0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苯酚对照品40mg,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苯酚4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内标溶液各1ml,置10ml量瓶中,加乙酸乙酯至刻度,摇匀、精精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按平均峰面积计算较正因子。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制剂,精密称定,取约8g,精密称定,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摇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再加入乙酸乙酯4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4h,放冷,将挥发油测定器中液体移至分液漏斗中,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涤冷凝管,并入分液漏斗,分取乙酸乙酯层,用铺有无水硫酸钠0.6g的垂熔玻璃漏斗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涤溶器,洗液并入同一瓶中,精密加入1ml内标溶液,加乙酸乙酯至刻度,摇匀、即得,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m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苯酚对照品220mg,置25ml量瓶中,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再分别精密移取1、3、5、7、9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m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苯酚进行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做出标准曲线,得回归方段:C=56.12x+0.435;r=0.9999,表明苯酚在5~50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精密度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RSD=0.2%(n=5)。

重现性试验取同批样品5份,分别按供试品制备项下制备,测苯酚含量,RSD=0.3%(n=5)。

空白对照试验按处方比例及工艺配制空的制剂,同供试液制备方法制得空白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试验,取对照品、样品及空白对照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阴性样品溶液不干扰苯酚的含量测定。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2h进样测定峰面积,并计算RSD=0.9%,表明样品液在12h内稳定性良好。

回收率试验取乙知含量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制剂3.6g,精密称定,共6份,分别精密加入苯酚对照溶液(7mg/ml-1)1ml,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照供试品制备项下方法处理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27%。

含量测定取实施例1-3的样品3批,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含量,苯酚以mg/ml计的百分含量为7.04%、7.15%、7.18%。

实施例6: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作为叶面肥的施用,在草莓上的施用结果表明,稀释200倍后的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于草莓叶片,收获总量和个数均大幅度地增加,糖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实施例7: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用于病虫害防治,将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稀释50倍后在作物上喷洒防治虫害,用此种稀释液浸种,用500倍稀释液进行播前灌溉可代替土菌消、百菌清等农药实施无农药防治。

实施例8: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用于化妆品稀释30倍后具有软化皮肤表面角质,杀菌消毒、保养皮肤等良好的作用;同时具有清洁皮肤和杀菌、消毒、消炎等功能。

实施例9: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稀释15倍后用于溃烂皮肤消炎杀菌和快速修复溃烂面,能够迅速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并且溃烂面会在1~2天内就会结痂愈合。

实施例10: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稀释10倍后用于身体有狐臭部位,两到三天内,狐臭就消失了。

杀菌试验

杀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和固体稀释法。以庆大霉素作为对照,测定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产气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北京棒状杆菌的杀菌作用;以苯唑青霉为对照,测定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对黑曲霉菌、青霉菌、绿木霉菌、康氏木霉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的杀菌效果如表4所示。对霉菌的杀菌效果如表5所示。

表4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与庆大霉素杀菌对照

注:表中数据为杀菌圈直径,单位为mm,均为3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显著水平P<0.05。

表5天然源植物抗生素与苯唑青霉杀菌对照

注:表中数据为杀菌圈直径,单位为mm,均为3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显著水平P<0.05。

根据以上表4和庆大霉素、表5和苯唑青霉作杀菌对照,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对供试细菌、霉菌的杀灭效果与对照间均显著优于对照样品。因此,天然源植物抗菌素,具有在医药、食品、卫生用品、化妆品、养殖、生物农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的价值。

皮肤刺激试验:

1.验动物:健康家兔6只,雌雄各3只,体重2.5kg,皮肤完好。

2.实验:在实验前24h,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去掉,去毛范围4cm×4cm,次日将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直接滴于面积为3cm×3cm的一侧去毛完整皮肤上;另一侧用自来水做对照。分别于试验后1h、24h和48h观察皮肤局部反应。

3.实验结果:1只家兔有轻微的红斑,5只家兔均无水肿形成、无刺激性反应、无皮肤过敏性反应。

毒性实验:

对该天然源植物抗生素进行了大鼠进行注射的毒性研究,结果如下:

样品提取及设定:随机取大鼠60只,按公斤体重计算大鼠的用药量。

一组30只,大鼠注射本产品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0.5ml)的50倍、25倍、5倍,每18天按体重调整1次剂量,每天放药1次;共放药72次(72天)。

二组30只,给大鼠注射本产品分别相当于临床人体用量的20倍,10倍,3倍,每18天按体重调整1次剂量,每天注射1次;共注射72次(72天)。

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对各组大鼠分别于用注射前、中及停止注射后24小时、20天测体重,查血常规、ALT(GPT)、BUN及大小便常规;停止注射24小时处死50%动物,取心、肺、肝、脾、胃、大小肠、脑、肠系膜淋巴结;其余动物停止注射20天全部处死,如上做病理检查。

得出结果:一般地状况及体重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一般状况及外观正常,注射前后其活动、进食、毛色、体重、大小便均无明显差异,体重均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亦无差异。说明该产品对动物的一般状况及体重无影响。

血常规检查:注射36天、72天、停止注射24小时及停止注射20天后各剂量组大鼠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ALT及BUN检查:各检测时点、各剂量组ALT、BU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病理检查:注射72天及停止注射20天处死的大鼠,解剖肉眼观察均未见异常。所有送检的脏器标本样品,经病理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根据该产品毒理学动物实验资料结果,表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而且安全的发明。

采用SPRIA法测定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杀灭效果:

取0.1ml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RPHA法1:2048)加于0.4ml不同浓度本发明植物抗生素,作用2分、5分、10分钟后立即加中和剂作用30分钟终止实验。同时设阳性(不加植物抗生素而加生理盐水)和阴性(不加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而加生理盐水)。以P/N值≤2.1位阴性判为有效,≥2.1为阳性判为无效。

试验结果表明,50~100%浓度,作用5~10分钟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有消毒效果。

稳定性试验显示:本发明天然源植物抗生素制剂原液经37℃恒温存放90天后,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作用无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