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虚咳嗽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66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肺虚咳嗽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肾虚作喘,肺虚久咳为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痰证”、“喘证”等范畴,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可以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吸人的外界异物排出体外,肺虚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治疗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从临床几年的观察来看,慢性支气管病人多由久病肺气虚而致,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瘀;痰是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津液不化而生,瘀是人体血运不畅而致,生理情况下津血同源,病理情况下津熬为痰,血滞为瘀,故本病的辩证多为虚实夹杂证候。

目前,市场上治疗肺虚咳嗽的药品疗效良莠不齐,且大多以治疗咳嗽为主,缺少相应的对症药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肺虚咳嗽的中药汤剂,该中药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同时本发明均采用纯天然草药制成,诸药合用,配伍科学,共凑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平喘,疏风散热的功效,有利于肺虚久咳嗽病患。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肺虚咳嗽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蝉衣10份、桑白皮8份、半夏5份、酸枣仁5份、川贝母8份、桑白皮8份、紫苏子5份、槐花5份、炒枳壳5份、胆南星5份、枇杷叶5份、罗汉果叶5份、玉竹3份、徐长卿3份、虎杖5份、穿心莲3份、车前子3份。

煎制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原料,加入原料三倍重量份数的水,浸泡2h,将其放入煎锅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min,取其煎液即得。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二剂,每剂300ml,早、晚各服用1剂,一般2-3个月左右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同时本发明均用纯天然草药制成,诸药合用,配伍科学,共凑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平喘,疏风散热的功效,有利于肺虚咳嗽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肺虚咳嗽的中药汤剂

本实施例为一种治疗肺虚咳嗽的中药汤剂,它包括如下原料:

蝉衣10g、桑白皮8g、半夏5g、酸枣仁5g、川贝母8g、桑白皮8g、紫苏子5g、槐花5g、炒枳壳5g、胆南星5g、枇杷叶5g、罗汉果叶5g、玉竹3g、徐长卿3g、虎杖5g、穿心莲3g、车前子3g。

煎制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原料,加入原料三倍重量份数的水,浸泡2h,将其放入煎锅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min,取其煎液即得。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二剂,每剂300ml,早、晚各服用1剂,一般2-3个月左右即可痊愈。

实施例2典型病例

病例1,男,62岁,近日患者常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伴咽痛,有发热,微恶风寒,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两剂,早、晚服用一剂,连服2个月后,效果明显,咳嗽明显减轻,后继续服用1个月,痊愈,随访未复发。

病例2,女,49岁,患有肺虚咳嗽,常伴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带有鸡啼声,咯痰稀薄色白,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两剂,早、晚服用一剂,70d后痊愈。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所作的其它形式的限定,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作为启示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虚咳嗽的中药汤剂,包括蝉衣、桑白皮、半夏、酸枣仁、川贝母、桑白皮、紫苏子、槐花、炒枳壳、胆南星、枇杷叶、罗汉果叶、玉竹、徐长卿、虎杖、穿心莲、车前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同时本发明均采用纯天然草药制成,诸药合用,配伍科学,共凑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平喘,疏风散热的功效,有利于肺虚久咳嗽病患。本发明适用于治疗肺虚咳嗽患者。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国亮
技术研发日:2017.04.20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