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502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太子参、麦冬、陈皮、半夏、紫苏子、蚯蚓、五味子、补骨脂、磁石、乌梅、紫河车、桃仁、枸杞子、山药、杏仁、桑叶、知母、黄芩、金银花、款冬花、枇杷叶、桔梗、甘草、天花粉、茯苓、泽泻、牡丹皮、附子、胆星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中选用太子参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微温,入心、脾、肺三经,有补肺、健脾的功能,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目汗,精神疲乏。选用麦冬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清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选用陈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用半夏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选用紫苏子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大肠经,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能,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选用蚯蚓是因为其性味咸,寒,入肝、脾、肺经,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能,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选用五味子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肺、肾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能,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选用补骨脂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肾经,有补肾助阳的功能,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选用磁石是因为其性味辛咸,平,入肾、肝、肺经,有潜阳纳气,镇惊安神的功能,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癎,怔忡。选用乌梅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功能,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选用紫河车是因为其性味甘咸,温,入肺、肝、肾经,有补气,养血,益精的功能,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选用桃仁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有破血行瘀,润燥滑经的功能,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血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选用枸杞子是因为其性味甘,平,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的功能,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清。选用山药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选用杏仁是因为其性味苦,温,有毒,入肺、大肠经,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的功能,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选用桑叶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寒,入肺、肝经,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的功能,治风湿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选用知母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肺、胃、肾经,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能,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选用黄芩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能,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选用金银花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选用款冬花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功能,治咳逆喘息,喉痹。选用枇杷叶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归肺、胃经,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选用桔梗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平,入肺、胃经,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能,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痈,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选用天花粉是因为其性味甘苦酸,凉,入肺、胃经,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的功能,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选用泽泻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肛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选用牡丹皮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和血,消瘀的功能,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癎,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选用附子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选用胆星是因为其性味苦,性凉,入心、肝、肺三经,有清火化痰,镇惊定癎,痰火喘嗽,头风眩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太子参5-15克,麦冬5-15克,陈皮5-15克,半夏5-15克,紫苏子10-20克,蚯蚓10-20克,五味子5-15克,补骨脂5-15克,磁石25-35克,乌梅10-20克,紫河车4-8克,桃仁5-15克,枸杞子5-15克,山药5-15克,杏仁5-15克,桑叶5-15克,知母5-15克,黄芩5-15克,金银花10-14克,款冬花5-15克,枇杷叶10-14克,桔梗5-15克,甘草4-8克,天花粉10-14克,茯苓10-14克,泽泻5-15克,牡丹皮5-15克,附子5-15克,胆星5-15克。

优选为:

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紫苏子15克,蚯蚓15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10克,磁石30克,乌梅15克,紫河车6克,桃仁10克,枸杞子10克,山药10克,杏仁10克,桑叶1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2克,款冬花10克,枇杷叶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天花粉12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牡丹皮10克,附子10克,胆星1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太子参:摘除须根,晒干;

2、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3、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4、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5、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6、蚯蚓:拣去杂质,用水漂净,及时捞出,晒干,切段;

7、五味子:筛去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8、补骨脂:簸净杂质,洗净,晒干;

9、磁石:拣去杂质,砸碎,过筛;

10、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

11、紫河车:用新鲜的紫河车,横直割开血管,用水反复洗漂干净;

12、桃仁: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

13、枸杞子: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14、山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止,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15、杏仁: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

16、桑叶:拣去杂质,搓碎,簸去梗,筛去泥屑;

17、知母:拣净杂质,用水撞洗,捞出,润软,切片晒干;

18、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切片,晒干;

19、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20、款冬花:拣去残梗、沙石、泥块;

21、枇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

22、桔梗: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23、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24、天花粉:拣去杂质,大小块分开,用水泡约六成透,捞出,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或用水洗净,捞出,晒至极干,捣成小块;

25、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26、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凉,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7、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28、附子:用水浸泡,捞出,切片,晾干;

29、胆星:取原药材,拣去杂质。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太子参、麦冬、陈皮、半夏、紫苏子、蚯蚓、五味子、补骨脂、磁石、乌梅、紫河车、桃仁、枸杞子、山药、杏仁、桑叶、知母、黄芩、金银花、款冬花、枇杷叶、桔梗、甘草、天花粉、茯苓、泽泻、牡丹皮、附子、胆星放入煎药容器内,加水8倍量,浸泡10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分为3剂服用。

组方中麦冬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能为君药;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二者为臣药,三味药共同发挥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效力全面,且以养阴润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主可治本,杏仁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的功能为佐药,知母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能为使药,与下余诸药是治标。

本发明药物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支气管哮喘门诊患者共50例。

2、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和(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中、晚各服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支气管哮喘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痊愈;

好转:支气管哮喘症状明显好转,胸闷、咳嗽、胸痛现象减轻,逐步恢复正常;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结果显效42例,显效率为84%,好转5例,好转率为10%,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