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椎疼痛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994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椎疼痛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颈、腰椎疼痛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颈椎和腰椎病多属于慢性退行性筋骨病,其病因主要是随年龄的增加,人的脊柱与关节发生退变,外邪乘虚而入,致经络闭阻,筋骨失养而发病。而肩颈、腰椎疼痛往往还会引起其他疾病,如颈僵、肩背酸胀、疼痛和活动受限、头晕、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或模糊、眼前飞物、耳聋,肢体运动障碍和踏棉感(深感觉缺失性运动失调)、猝倒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市面上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种类繁多,但绝大数仅是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而且治疗耗时长,效果不好。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10621983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薰药配方,包括组分a、组分b、辅料,其特点是组分a成分为犬骨、麻黄、荆芥、艾草、干姜、当归、牛蒡、红花、木瓜、桂枝、防风、伸筋草、透骨草、羌活、独活、白芥子、防己、苍术;组分b成分为浓度为97%以上的食用醋酸、纯净水;辅料为生铁屑,它解决了目前中药外敷及仪器治疗颈椎病存在的容易损伤皮肤、效果不明显等技术上的不足,适应于临床治疗颈椎疼痛的使用。如中国专利申请cn03105129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配方,由红花、三七、马前子、洋金花、当归、乌稍蛇、血竭、雪上一枝蒿、牛夕、草乌、冰片、全蝎、蜈蚣配伍而成。采取本发明制作的“百痛贴”,具有舒筋活络、散寒定痛、通利关节、祛瘀消肿的作用,用于治疗骨质增生以及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等,原材料简单易得,制作工艺简单;止痛效果好。又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549307公开了一种一种防治颈椎、腰椎病理疗包的中药配方,其组分及其重量配比是:桂枝20-50,玉桂10-40,丁香10-40,秦艽10-40,延胡10-40克,川芎10-40,花椒10-40,仁10-40,红花10-30,薄荷10-30。本发明通过加热药物敷在人体皮肤表面上方的穴位上,将药力渗入肌肤层,达到消除颈椎疼痛,可防治颈椎劳损,也可放入枕头套中做药枕,特别适合颈部酸痛,肩部不适,腰部不适,等症状困扰的人群。但是上述申请所提到的中药配方均未从根本上解决肩颈、腰椎疼痛的问题,且效果均不佳,治疗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椎疼痛的中药配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生半夏5-15份,生川乌5-10份,生草乌5-15份,云苓3-15份,枳壳3-15份,甘遂3-15份,大戟3-15份,白芥子3-15份,海艾10-20份,透骨草3-15份,海桐皮3-15份,苏木3-15份,伸筋草3-15份,断续3-15份,骨碎补3-15份,乳香3-15份,延胡索3-15份,白芷5-15份,五灵脂5-10份,使君子5-8份,冰片3-6份。

本发明还保护上述用于治疗肩颈、腰椎疼痛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按配比称取各种中药原料,将其各自磨成粉,并均匀混合;

第二步: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酒,以形成糊状膏药或捏成丸状膏药;

第三步:敷在患处或是指定穴位处。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酒为白酒或药酒。

生半夏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用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生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

生草乌药性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用于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海艾药性苦辛,生温,熟热。用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

白芷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用于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五灵脂药性甘,温。用于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使君子药性甘,温。归脾、胃经。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

本发明制备的治疗肩颈、腰椎疼痛的中药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主要功效成分为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海艾、白芷、五灵脂、使君子、冰片,申请人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得到目前的配方,尤其是上述主要功效成分的具体配方,并发现目前的配方对于治疗肩颈、腰椎疼痛有独到的功效,众多患者的案例显示,使用本发明所述的配方在一个疗程内即可获得显著的功效,并且追踪患者3-5年均无复发现象发生。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

(3)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制成敷料、贴剂等各种形式,作用于患处后,具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优异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椎疼痛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生半夏5份,生川乌8份,生草乌6份,云苓3份,枳壳4份,甘遂5份,大戟3份,白芥子3份,海艾18份,透骨草3份,海桐皮5份,苏木6份,伸筋草3份,断续3份,骨碎补5份,乳香10份,延胡索4份,白芷6份,五灵脂8份,使君子7份,冰片6份。

第一步:按配比称取各种中药原料,将其各自磨成粉,并均匀混合;

第二步: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药酒,以形成糊状膏药;

第三步:敷在患处或是指定穴位处。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肩颈、腰椎疼痛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生半夏5份,生川乌6份,生草乌5份,云苓3份,枳壳5份,甘遂5份,大戟3份,白芥子3份,海艾20份,透骨草3份,海桐皮3份,苏木5份,伸筋草4份,断续3份,骨碎补5份,乳香4份,延胡索5份,白芷8份,五灵脂6份,使君子8份,冰片5份。

第一步:按配比称取各种中药原料,将其各自磨成粉,并均匀混合;

第二步: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白酒,以形成糊状膏药;

第三步:敷在患处或是指定穴位处。

实施例3

选取100名患者为对象,以10天为一疗程,每天使用一次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敷料。对该100名患者进行回访,结果发现89名患者在第一疗程结束后,症状明显消失,而其余患者症状即使没有完全消失,也有所缓解,治愈率高达约90%。

对其中的50名患者进行3-5年的追踪回访,发现5年之内没有再出现症状的比例高达85%,其余至少也坚持3年没有出现症状。

与市售的各种膏药贴剂相比,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治疗效果显著,收效快,治愈率高,不反弹,长期使用可调节气血,达到防病养生的功效。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