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影像设备。
背景技术:
影像类检查是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而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建立了医学造影设备,医学造影设备是对医学造影设备获取的结果进行后处理的设备,通过医学造影设备,可以得到立体的影像学信息,也可以提取感兴趣的图像特征信息,可以更为细致的展示病灶的异常影像信息。
传统的扩展设备通过的针对扩展设备开发的单独的软件运行,没有与影像工作站建立连接。由于针对扩展设备的软件的功能有限,如果需要对影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则需要通过另外的影像处理设备进行后处理之后再通过存储介质复制到扩展设备进行显示。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不利于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经传统的影像工作站无法与传统的扩展设备建立连接,数据处理过程复杂的问题,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影像设备。
一种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体数据;
根据所述体数据进行后处理及体绘制,得到待输出视图;
直接发送所述待输出视图至扩展设备;以及
获取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
本发明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可在影像设备上对影像数据进行体绘制及后处理,并直接发送到扩展设备同步进行显示,并根据需求或显示效果随时进行进一步后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境信息包括多个标定信息,所述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包括:通过环境信息对所述待输出视图的不同信息进行标识,从而令所述待输出视图从多个空间向单个空间重现。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包括左眼矩阵、右眼矩阵;
所述扩展设备包括左眼帧缓存以及右眼帧缓存;
所述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包括: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中的左眼矩阵、右眼矩阵,分别将所述待输出视图缓存于所述扩展设备中的所述左眼帧缓存、右眼帧缓存。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待输出视图包括左眼视图及右眼视图;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中的左眼矩阵、右眼矩阵,分别将所述待输出视图缓存于所述扩展设备中的所述左眼帧缓存、右眼帧缓存包括:获取视角参数;根据左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左眼视角;根据所述当前左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左眼视图;根据右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右眼视角;根据所述当前右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右眼视图;将所述左眼视图发送至左眼帧缓存;将所述右眼视图发送至右眼帧缓存。
一种影像设备,其中,所述影像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一种影像设备,其中,所述影像设备包括影像工作站及扩展设备,所述影像工作站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体数据;后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体数据进行后处理及体绘制,得到待输出视图;视图发送模块,与所述扩展设备连接用于直接发送所述待输出视图至所述扩展设备;所述扩展设备包括:输出模块,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
本发明提供的影像设备,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体绘制及后处理,并直接发送到扩展设备同步进行显示,并根据需求或显示效果随时进行进一步后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扩展设备还包括:视角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角参数;左眼视角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左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左眼视角;左眼视图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左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左眼视图;右眼视角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右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右眼视角;右眼视图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右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右眼视图;左眼视图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左眼视图发送至左眼帧缓存;右眼视图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右眼视图发送至右眼帧缓存。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影像设备还包括:视图标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输出视图的不同信息进行标识,从而令所述待输出视图从多个空间向单个空间重现。
本发明的扩展设备与影像工作站建立连接。经过影像工作站后处理后得到的待输出视图直接传输给扩展设备,不需要通过存储介质复制、或转接介质转接到扩展设备。当根据不同需求对待输出视图进行多个后处理时,影像工作站进行多个后处理,扩展设备可以实时输出后处理结果。同时,操作者也可以根据扩展设备的输出结果随时进行进一步后处理。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4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具体地,医学造影设备101与影像设备103通信连接,医疗造影设备101将获得的不同模态的体数据传送给影像设备103进行处理。影像设备103包括影像工作站105与扩展设备107,影像工作站105与扩展设备107通信连接,扩展设备将待输出视图输出。进一步地,所述扩展设备107可以包括虚拟现实设备(vr)、增强现实设备(ar)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2,图2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202,获取体数据。
所述体数据可以是医学造影设备101获得的不同模态的体数据。所述医学造影设备101包括并不限于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磁共振仪成像系统。所述体数据由医学造影设备101获取后,传输给影像设备103。可以理解,所述传输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等传送信息的方式。
s204,根据所述体数据进行后处理及体绘制,得到待输出视图。
所述后处理指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和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对符合标准,例如dicom3.0标准的医疗影像进行后处理,所得结果作为影像诊断或科研过程的依据,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辅助信息。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患者管理:管理并显示存储在系统中的患者检查数据,具体包括检查记录查询、检查信息更正、检查合并/拆分、检查数据保护/取消保护、检查数据的导入导出以及对相关的检查数据进行网络传输和归档等;二维浏览:系统内嵌的dicom格式图像浏览器,主要提供各种图像处理及测量的工具,包括窗宽窗位调整、角度测量和箭头标注等功能;三维浏览:主要用于对符合要求的容积数据进行多方位查看和三维图像浏览,主要包括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和批处理等功能。胶片打印:用于打印图像,主要包括视窗布局/像格布局调整、胶片排版和序列对比等;后处理功能配置: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及license配置,将独立进程的后处理应用模块嵌入,支持图像后处理功能,以用于进行血管分析、肺气肿分析、肺结节评估、齿科应用、心血管分析、钙化积分等。
具体地,影像设备103根据s202步骤获得的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及后处理,经过体绘制及后处理,可以得到待输出视图。可以理解,所述根据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及后处理的步骤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反复进行,同时,所述体绘制及后处理的顺序可以不做限定,即,可以先进行体绘制然后进行后处理,也可以先进行后处理然后进行体绘制。
s206,直接发送所述待输出视图至扩展设备。
所述扩展设备105可以包括vr设备、ar设备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不同的扩展设备105有不同的扩展设备环境信息。
具体地,将s204步骤获得的待输出视图不经过软盘、u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也不经过其他中间转换接口直接发送给扩展设备105,由扩展设备105进行展示或者进行下一步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在影像设备中对影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并直接发送到扩展设备同步显示。如此可以根据需求或显示效果随时进行进一步后处理,数据处理过程简洁,效率大幅提高。
s208,获取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
所述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左眼矩阵、右眼矩阵。
具体地,所述扩展设备105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求随时输出待输出视图。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环境信息包括多个标定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环境信息对所述待输出视图的不同信息进行标识,从而令所述待输出视图从多个空间向单个空间重现。此种方式称为增强现实技术,即ar(augmentedreality)。
具体地,所述标定信息可以是预存储在影像设备103的信息,也可以是用户通过原有io设备输入的信息。所述标定信息可以用于根据实际需求标定体数据,通过用不同的标定信息标定体数据可以使最终生成的待输出视图从多个空间向单个空间重现。所述标定信息可以包括颜色、透明度、光照信息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标定信息可以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影像设备103中,在获取标定信息时,可以首先将体数据中按照不同的人体组织进行分割,对不同的人体组织在数据库中选择不同的标定信息。也即通过环境信息中的多个标定信息对所述待输出视图的不同信息进行标识,从而实现所述待输出视图从多个空间向单个空间重现,以便于对不同的人体组织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可以理解,标定信息也可以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的方式进行获取。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扩展设备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即vr(virtualreallity)。此种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包括左眼矩阵、右眼矩阵;
所述扩展设备包括左眼帧缓存以及右眼帧缓存;
所述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中的左眼矩阵、右眼矩阵,分别直接发送所述待输出视图至所述扩展设备中的所述左眼帧缓存、右眼帧缓存。
具体地,根据环境信息中的左眼矩阵和右眼矩阵,分别将待输出视图直接发送至所述扩展设备105中的所述左眼帧缓存、右眼帧缓存,用于在扩展设备105中显示。
请参阅图3,图3为vr场景下的影像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部分流程图,所述根据环境信息中的左眼矩阵和右眼矩阵,分别将待输出视图直接发送至所述扩展设备105中的所述左眼帧缓存、右眼帧缓存具体包括:
s302,获取视角参数。
具体地,所述视角参数可以包括用户使用原有io设备输入的视角参数,包括并不限于旋转参数、平移参数及缩放参数。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旋转参数,实现对体数据的旋转,可以通过调整平移参数,实现对体数据的平移,可以通过调整缩放参数,实现对体数据的缩放。
s304,根据左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获得当前左眼视角。
具体地,可以根据左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获得当前左眼视角。由于所述左眼矩阵是根据用户的实时动态不断调整的,因此,需要不断的根据左眼矩阵计算当前的左眼视角。
s306,根据所述当前左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左眼视图。
具体地,根据当前左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左眼视图。
s308,根据右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右眼视角。
具体地,可以根据右眼矩阵及视角参数相应地获得当前右眼视角。
s310,根据所述当前右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右眼视图。
具体地,根据当前右眼视角,得到右眼视图。
s312,将所述左眼视图写入左眼帧缓存。
具体地,将生成的左眼视图写入左眼帧缓存。
s314,将所述右眼视图写入右眼帧缓存。
具体地,将生成的右眼视图写入右眼帧缓存。将不同的视图写入不同的帧缓存,并在扩展设备105中展示,以获得沉浸式或交互式体验。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中,所述影像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体数据;
根据所述体数据进行后处理及体绘制,得到待输出视图;
直接发送所述待输出视图至扩展设备;
获取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中,在影像设备中对影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并直接发送到扩展设备同步显示。如此可以根据需求或显示效果随时进行进一步后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中,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多个标定信息,所述标定信息用于对待输出视图的不同信息进行标识,从而使所述待输出视图呈现不同的显示效果。
通过上述对所述待输出视图的不同信息进行标识,从而令所述待输出视图从多个空间向单个空间重现。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中,处理器所执行的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直接发送所述待输出视图至扩展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包括左眼矩阵、右眼矩阵;
所述扩展设备包括左眼帧缓存以及右眼帧缓存;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中的左眼矩阵、右眼矩阵,分别将所述待输出视图缓存于所述扩展设备中的所述左眼帧缓存、右眼帧缓存。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中,所述待输出视图包括左眼视图及右眼视图;处理器所执行的所述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中的左眼矩阵、右眼矩阵,分别将所述待输出视图缓存于所述扩展设备中的所述左眼帧缓存、右眼帧缓存的步骤包括:
获取视角参数;
根据左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左眼视角;
根据所述当前左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左眼视图;
根据右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右眼视角;
根据所述当前右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右眼视图;
将所述左眼视图发送至左眼帧缓存;
将所述右眼视图发送至右眼帧缓存。
请参阅图4,图4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影像设备影像工作站及扩展设备,该影像设备可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体数据;
后处理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体数据进行后处理及体绘制,得到待输出视图;
视图发送模块505,与所述扩展设备连接,用于直接发送所述待输出视图至扩展设备;
输出模块507,用于获取扩展设备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输出所述待输出视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影像设备中,在影像设备中对影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并直接发送到扩展设备同步显示。如此可以根据需求或显示效果随时进行进一步后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作为vr场景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扩展设备可包括:
视角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角参数;
左眼视角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左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左眼视角;
左眼视图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左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左眼视图;
右眼视角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右眼矩阵以及视角参数计算获得当前右眼视角;
右眼视图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右眼视角,得到所述待输出视图的右眼视图;
左眼视图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左眼视图发送至左眼帧缓存;
右眼视图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右眼视图发送至右眼帧缓存。
作为ar场景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影像设备还包括:
视图标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输出视图的不同信息进行标识,从而令所述待输出视图从多个空间向单个空间重现。
扩展设备可以实现ar/vr中的任一种,也可两者都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