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湿跌打膏,属于药物配方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
风湿疼痛、肌肉痛及扭伤等属于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肩颈痛及腰腿痛。前者,颈痛、颈胀和颈部发僵,可向肩部和上肢放射,呈酸、麻、胀、痛和沉重感,握力减退,有时持物坠地;以上症状多见于颈部软组织急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颈椎病和肩周炎等,是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或工作学习时姿势不正确,以致颈肩部肌肉、筋膜、关节等软组织长时间处于被牵拉状态,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病。后者,疼痛或位于腰部正中位置,或位于左侧或右侧,呈隐痛、钝痛、胀痛、酸痛,可向双侧或单侧下肢放射,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和小腿。以上症状多见于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等;同样也可与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学习时姿势不佳,使腰肌、筋膜、关节等软组织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有关。目前公开的治疗风湿疼痛、肌肉痛及扭伤等的药物较多,内服药占一定的比重,比如激素类镇痛药以及含有毒性成份的中成药,它们多有明显的副作用不可久服;而外用药里膏药、酒剂、散剂等占相当比例,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周期比较长,还需辅入其它药物治疗,且存在间断的复发性较大。因此,研究治疗风湿及跌打损伤引起疼痛,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湿跌打膏。
本发明的风湿跌打膏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一支蒿2-8g、川乌8-15g、草乌8-15g、丁香8-15g、小茴香8-15g、川椒7-15g、威灵仙15-22g;红丹0.5-2g、松香0.1-1g、桐油15-20g。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风湿跌打膏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一支蒿3g、川乌10g、草乌10g、丁香10g、小茴香10g、川椒10g、威灵仙20g、红丹1g、松香0.5g、桐油18g。
本发明的风湿跌打膏的制备方法为:将风湿跌打膏按照原料配比称量好,将一支蒿、川乌、草乌混入松香采用桐油浸泡半年为桐油混合物,避光;然后取丁香、小茴香、川椒、威灵仙打粉后,将浸没半年的桐油混合物煎沸腾后,放入红丹,微火煎至药可沾纸,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中药材为原料制作,使用方便,疗程短,且该药沾纸后贴于患处,有效成分容易吸收,不会对内部脏器产生不好影响,对皮肤无任何不良刺激,透气性好,皮肤过敏发生率低,具有治风湿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多种治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风湿跌打膏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一支蒿2-8g、川乌8-15g、草乌8-15g、丁香8-15g、小茴香8-15g、川椒7-15g、威灵仙15-22g;红丹0.5-2g、松香0.1-1g、桐油15-20g。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风湿跌打膏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一支蒿3g、川乌10g、草乌10g、丁香10g、小茴香10g、川椒10g、威灵仙20g、红丹1g、松香0.5g、桐油18g。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风湿跌打膏的制备方法为:将风湿跌打膏按照原料配比称量好,将一支蒿、川乌、草乌混入松香采用桐油浸泡半年为桐油混合物,避光;然后取丁香、小茴香、川椒、威灵仙打粉后,将浸没半年的桐油混合物煎沸腾后,放入红丹,微火煎至药可沾纸,即可。
实施例:将一支蒿3g、川乌10g、草乌10g混入松香0.5g采用桐油18g浸泡半年为桐油混合物,避光;然后取丁香10g、小茴香10g、川椒10g、威灵仙20g打粉后,将浸没半年的桐油混合物煎沸腾后,放入红丹1g,微火煎至药可沾纸,即可,林某,男,53岁,重庆人,患风湿性关节炎一年余,用本发明的风湿跌打膏,30天即疗效显著。
王某,男,40岁,北京人,因滑倒引起股骨肿痛,使用本发明的风湿跌打膏15天后肿痛消失。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