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508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按照皮损累及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

目前治疗湿疹的中西药物效果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药物治疗湿疹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香附3-5份,青箱子3-5份,丝瓜叶2-4份,构树叶2-4份,地榆2-4份,陆英2-4份。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香附4份,青箱子4份,丝瓜叶3份,构树叶3份,地榆3份,陆英3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治疗湿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粉碎,制成散剂、水剂或酊剂。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治疗湿疹的药物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为:外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急慢性湿疹、皮炎以及各种瘙痒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0%以上,优于其他同类产品。本发明用于治疗湿疹的药物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青箱子:学名青葙(celosiaargenteal.),又名野鸡冠花、鸡冠花、百日红、狗尾草,苋科一年生草本,高0.3-1米,茎直立,有分枝,叶片矩圆披针形、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花多数,密生,花期5-8月,果期6-10月。青葙种子可供药用,有清热明目作用。

丝瓜叶: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roem.和粤丝瓜luffaacutangula(l.)roxb.的叶片。遍及全国。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暑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咽喉肿痛,创伤出血,暑热烦渴。

构树叶:小构树叶,中药名。为桑科植物小构树broussonetiakaempferisieb.的叶。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各地及陕西。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敛疮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神经性皮炎,疥癣,疖肿,刀伤出血。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officinalis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陆英:为多年生灌木状忍冬科草本,高达3m。根茎横生,圆柱形,黄白色,节上生根。茎具纵棱,幼枝有毛,髓部白色。含氯原酸、α-香树脂素棕榈酸酯(α-amyinpalmitate)、熊果酸、β-谷甾醇、豆甾醇、油菜甾醇、硝酸钾、黄酮、鞣质等。陆英全草含黄酮类、酚性成分、鞣质、糖类、绿原酸(chlorogenicacid),种子含氰甙类。可镇痛、抗肝损伤、活血化瘀。

实施例1

以重量份计,将4份香附,4份青箱子,3份丝瓜叶,3份构树叶,3份地榆,3份陆英,混合粉碎,制成水剂(湿疹散)外用。

实施例2

以重量份计,将5份香附,4份青箱子,4份丝瓜叶,4份构树叶,4份地榆,3份陆英,混合粉碎,制成水剂(湿疹散)外用。

实施例3

以重量份计,将3份香附,4份青箱子,3份丝瓜叶,4份构树叶,3份地榆,3份陆英,混合粉碎,制成水剂(湿疹散)外用。

应用例1

陈某,男,39岁,水泥工,因全身泛发急性湿疹,剧烈瘙痒前来就诊,采用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湿疹散汤剂外洗3天症状减轻,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又连续外洗3天痊愈。

应用例2

李某,男,22岁,因全身泛发急性湿疹,剧烈瘙痒前来就诊,采用上述实施例2制备的湿疹散汤剂外洗2天症状减轻,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又连续外洗5天痊愈。

应用例3

2007年一共接待10位患有湿疹的患者,该10位患者服用上述实施例3制备的湿疹散,1-5天后症状减轻(症状减轻:患者瘙痒度下降,患处有愈合现象),90%的患者在治疗3-8天后均获痊愈。

以上组方是

本技术:
人30多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证明行之有效、安全可靠。本发明人根据多年经验,选取特定原料制成本发明的药物,各原料各自发挥特性,互相协同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湿疹、皮炎以及各种瘙痒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0%以上,优于其他同类产品。本发明用于治疗湿疹的药物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药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香附3‑5份,青箱子3‑5份,丝瓜叶2‑4份,构树叶2‑4份,地榆2‑4份,陆英2‑4份。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急慢性湿疹、皮炎以及各种瘙痒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0%以上,优于其他同类产品。本发明用于治疗湿疹的药物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朱时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时祥
技术研发日:2017.05.16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