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364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范畴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是咽喉常见多发病,该病病程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给广大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咽炎是很难治愈的。现代医学认为咽炎的病理改变是以咽粘膜层慢性充血,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重者形成咽后壁颗粒状隆起,粘液腺肥大,分泌亢进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干、咽痒、咽痛、咽部灼热感、粘痰感及异物感等不适,还可有微痛感。如不及时治疗,炎症易向周围组织器官扩散,一般来说慢性咽炎是很难治愈,并且病程长。现有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局部治疗,如各种漱口液漱口、喉片含化、咽局部封闭、抗生素治疗,超声雾化、微波治疗等,这些虽然能缓解患者的局部症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易导致咽部菌群失调,甚至造成双重感染;微波治疗、等离子消融术、液氮冷冻等物理治疗,容易造成局部黏膜损伤,造成二重伤害。

咽炎属祖国医学“喉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为肺肾虚损,痰火互结,虚火上炎,熏蒸咽喉,咽喉失于濡养,痰凝血瘀。与西药疗法相比,中药疗法具有毒副作用小、作用持久的特点,目前市场上的中药治疗慢性咽炎多采用滋阴降火、清热化痰的治疗方法,但存在治疗慢性咽炎不能完全治愈,病情容易复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固体汤药的治疗手段,用于慢性咽炎的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橘红6%~8%、桔梗6%~8%、百合6%~8%、青果3%~5%、余甘子5%~7%、金银花11%~13%、胖大海6%~8%、薤白3%~5%、玉竹6%~8%、罗汉果8%~10%、菊花3%~5%、蒲公英6%~8%、白茅根8%~10%、茯苓6%~8%、甘草2%~4%,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上述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橘红6%~8%、桔梗6%~8%、百合6%~8%、青果3%~5%、余甘子5%~7%、金银花11%~13%、胖大海6%~8%、薤白3%~5%、玉竹6%~8%、罗汉果8%~10%、菊花3%~5%、蒲公英6%~8%、白茅根8%~10%、茯苓6%~8%、甘草2%~4%,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5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4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步骤2得到的稠膏24%~26.97%、麦芽糊精73%~75.97%和山梨酸钾0.01%~0.03%,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在多功能流化床中,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进行物料加热预混,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往混合物料上喷浆进行制粒,最后烘干、降温、出料、关机;

步骤6,

最后整粒和灌装,即得。

步骤5中,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15m3/h~25m3/h,进风温度设置为80℃~10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7~15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5℃~40℃,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5rpm~20rpm,雾化压力为1.50bar~2.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5℃~40℃,喷浆15min~30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25℃~4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25℃~45℃,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中,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生津润燥、理气化痰、凉血活血;有改善咽部血液循环,清除滤泡,促进黏膜修复的效果。并且整个药方科学配伍,药性温和,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橘红6%~8%、桔梗6%~8%、百合6%~8%、青果3%~5%、余甘子5%~7%、金银花11%~13%、胖大海6%~8%、薤白3%~5%、玉竹6%~8%、罗汉果8%~10%、菊花3%~5%、蒲公英6%~8%、白茅根8%~10%、茯苓6%~8%、甘草2%~4%,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百合:甘,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痨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青果:甘,酸,平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黏,烦热口渴,鱼蟹中毒。

余甘子:甘,酸涩,凉,归肺胃经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

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活血,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玉竹: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罗汉果:甘,凉,归肺大肠经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温热黄疸,热淋涩痛。

白茅根:凉血活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慢性咽炎多由脏腑积热,聚于胸膈所致,治宜泻火通便,清上泻下。根据《中国药典》,方中金银花,芳香疏散,透热达表,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中焦之热,故重用为君。配蒲公英、百合,清上焦郁热,滋阴活血;白茅根、茯苓,引火下行;罗汉果、胖大海,清火通便,以通中焦大便燥热内结;蒲公英、百合、白茅根、茯苓、罗汉果、胖大海,共为臣。薤白、桔梗、橘红、余甘子、胖大海、青果、罗汉果,清肺利咽,理气化痰;薤白通阳散结,玉竹养阴润燥,二者相辅相成;菊花清上焦之热;薤白、桔梗、橘红、余甘子、青果、玉竹、菊花,均为佐。甘草,生津润燥,调和诸药,为使。全方既清上焦邪热又泻中焦燥结,清泻兼施,且以泻代清,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之功,以达到康复咽炎目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采用口服的方式,每次口服10克,每天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橘红7kg、桔梗8kg、百合6kg、青果3kg、余甘子6kg、金银花13kg、胖大海8kg、薤白5kg、玉竹7kg、罗汉果8kg、菊花3kg、蒲公英8kg、白茅根10kg、茯苓6kg、甘草2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5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0.5kg、麦芽糊精61.5kg和山梨酸钾2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20m3/h,进风温度设置为9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10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6℃,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7rpm,雾化压力为1.7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6℃,喷浆20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2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25℃,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实施例2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橘红8kg、桔梗6kg、百合8kg、青果5kg、余甘子7kg、金银花11kg、胖大海8kg、薤白3kg、玉竹6kg、罗汉果9kg、菊花4kg、蒲公英6kg、白茅根8kg、茯苓8kg、甘草3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5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4kg、麦芽糊精75.97kg和山梨酸钾3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25m3/h,进风温度设置为8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7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40℃,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5rpm,雾化压力为1.5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40℃,喷浆15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3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35℃,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实施例3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橘红6kg、桔梗7kg、百合7kg、青果4kg、余甘子6kg、金银花11kg、胖大海6kg、薤白4kg、玉竹7kg、罗汉果10kg、菊花5kg、蒲公英7kg、白茅根9kg、茯苓7kg、甘草4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5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6.97kg、麦芽糊精73kg和山梨酸钾3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15m3/h,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12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8℃时,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8rpm,雾化压力为2.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8℃,喷浆30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30℃,使物料的温度降为30℃,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实施例4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橘红6kg、桔梗6kg、百合7kg、青果5kg、余甘子5kg、金银花12kg、胖大海7kg、薤白5kg、玉竹8kg、罗汉果10kg、菊花5kg、蒲公英8kg、白茅根8kg、茯苓6kg、甘草2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5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4.02kg、麦芽糊精75.97kg和山梨酸钾1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20m3/h,进风温度设置为95℃,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15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5℃,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20rpm,雾化压力为1.7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5℃,喷浆25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4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45℃,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效果,2015年6月-2016年12月,选择确诊的慢性咽炎患者98例临床观察,其中男性48例,女性5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3个月-5年。

确诊标准:

(1)症状:咽干,咽痛,咽痒,咽部有异物感、灼热感、痰粘着感、梗阻感等不适,时有咯痰,时轻时重,常咳出少许粘痰,易恶心作呕;

(2)体征:咽部黏膜肥厚,充血呈暗红色,黏膜下层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黏膜腺肥大,咽后壁淋巴滤泡显著,咽后壁常有分泌物;咽侧索淋巴组织亦增生肥厚,呈条索状。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2次,每次10g,饭后半小时内温开水送服,3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到5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疗效判定:

(1)治愈:咽痛、咽干、咽异物感、干咳等症状消失,咽部局部检查无充血,肿胀消退,点状或片状淋巴滤泡消失,无分泌物附着,咽部局部检查恢复正常;

(2)显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咽痛、咽干、咽异物感、干咳等症状基本消失,咽部有轻微充血,点状或片状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无分泌物附着;

(3)有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咽痛、咽干、咽异物感、干咳等症状减轻,咽部黏膜较用药前充血减轻,点状或片状淋巴滤泡减少,无分泌物附着;

(4)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4、结果:

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64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65.3%,总有效率93.8%。在治愈64例中,一年内的复发率仅为5例。

病例1

陕西省宝鸡市的郑某,男,48岁;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咽部微痛、干咳3年余,经常因外感和劳累而使症状加重,发作时常用抗生素治疗,时好时坏,疗效不明显;经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咽后壁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属肺阴虚,诊断为慢性咽炎;服用本发明中药,每日两剂(一剂10g),服药期间嘱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注意用嗓疲劳,尽量不要大声说话,多饮水,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咽炎症状消失,咽部检查正常,治愈,随访1年内未见复发。

病例2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的张某,女,50岁;慢性咽炎3年,经常咳嗽,呼吸费力,痰多不易咳,咽中有异物感,吐不出来,咽不下去;舌质深红少苔,舌两边有淤点,脉象细弱无力,中医辩证为气滞血瘀,肺胃阴虚;服用本发明中药,每日两剂(一剂10g),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咳嗽减轻,呼吸顺畅,但每天早上仍有少量白痰,舌质有少量薄白苔;继续服用1个疗程,咽炎症状完全消失,不再咳嗽,咽部检查正常,痊愈,随访1年内未见复发。

病例3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王某,34岁,男;患者自述:平素喜烟酒,2年来经常感咽痛、咽干、咽部有异物感,偶咳嗽,晨起刷牙时恶心欲吐,曾口服中西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病情反复。诊见:患者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肿胀、颜色暗红,诊断为慢性咽炎;服用本配方后每日两剂(一剂10g),1个疗程后,咽痛、咽干、咽部有异物感的症状明显好转,咳嗽也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咽部的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也不咳嗽了,咽部检查正常,随访1年内未见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