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疸排石散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439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黄疸排石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肝胆结石以及肝胆结石引起的急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如果结石在肝内胆管淤阻的部位不同,它影响的经络所关联身体器官而产生的病症也不同。如:肝郁气滞而影响气血流通则出现,胸闷,胸肋胀痛,背痛,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等时间久而失治则出现气血郁结,如肋间隐痛持续不止,乳房肿块及乳房小叶增生,纤维瘤及乳房囊肿或进一步恶化。小腹胀痛转而影响生殖系统,出现月经不调,痛经,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等。

而目前上市的具有利胆溶石排石作用的药品来看,如四川生产的“消溶胆石片”、上海的“胆宁片”、95年国家卫生部审评通过并已上市的中药三类新药金龙舒胆颗粒,都存在服用剂量大,药味多,疗程长,副作用比较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根本上治疗黄疸、且疗程短无副作用的药物,黄疸排石散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黄疸排石散,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苦麻菜3-8份、马尾黄连2-4份、秦艽2-4份、白芍2-4份、川芎2-4份、紫苏1-3份、木香3-8份、鸡血藤3-8份、马鞭草2-4份、鱼眼草2-4份、玉米须1-3份、龙胆草2-4份、牦牛胆结石1-3份、珠子参1-3份、桑寄生1-3份、淫羊藿0.5-1.5份、伸筋草1-3份、金钱草0.5-1.5份、葛根1-3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黄疸排石散,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苦麻菜5份、马尾黄连3份、秦艽3份、白芍3份、川芎3份、紫苏2份、木香5份、鸡血藤5份、马鞭草3份、鱼眼草3份、玉米须2份、龙胆草3份、牦牛胆结石2份、珠子参2份、桑寄生2份、淫羊藿1份、伸筋草2份、金钱草1份、葛根2份。

所述黄疸排石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原料分别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

(3)再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黄疸排石散粉末;

(4)将黄疸排石散粉末装袋,并杀菌得所述的黄疸排石散。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各原料分别干燥至原料中的含水量为6%-8%。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粉碎为使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黄疸排石散粉末的细度为80-90目。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袋由无纺布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步骤(4)中,每袋所含黄疸排石散粉末的重量为15g。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杀菌为微波杀菌。微波杀菌可以使黄疸排石散中所含的微生物同时受到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动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微生物体生长发育延缓和死亡,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微波杀菌所使用的时间较短、速度比较快,且能保持黄疸排石散中所含有的成分,并能对其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杀菌。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80-90℃,所述微波杀菌的时间为2-5min。

苦麻菜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常用来治疗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等病症。

马尾黄连一般指瓣蕊唐松草,可以治疗黄疸型肝炎、腹泻、痢疾、渗出性皮炎等症状。

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辛、微寒,秦艽具有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的功效,常用来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等症状。秦艽能通过神经系统以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抗炎作用;此外,秦艽对炭疽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白芍,学名:paeonialactiflora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常用来治疗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状。

川芎属伞形科,味辛、性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症瘕肿块、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等。

紫苏,学名:perillafrutescens,性温、味辛,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常用来治疗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状。此外紫苏也具有抑菌和升血糖的作用。

木香是一种草药,味苦、性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等症状。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味苦、性温,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等。

马鞭草,拉丁学名:verbenaofficinalisl.性凉,味微葳,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鱼眼草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benthamiic.b.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ichrocephalachrysanthemifoliadc.的全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肺炎,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疟疾,夜盲,带下,疮疡等症状。

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maysl.的花柱和柱头,味甘、性平,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常用来治疗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等症状。

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口苦和惊风等。此外龙胆草也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

牦牛胆结石来源于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grunniens(l.)[bosgrunniensl.],以胆结石入药。具有治疗惊痫癫狂的功效。

珠子参是一种中药药材,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珠子参的干燥根状茎。具有补肺止咳、止血、生肌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肺虚咳嗽,此外,珠子参也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桑寄生,学名:taxillus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枝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等症状。

淫羊藿,学名:epimediumbrevicornumaxim.味辛、性温,具有益精气、强筋骨、补肾壮阳的功效,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的功效。

伸筋草属百合科、百合目,性温、微苦,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来治疗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痛、跌打扭伤肿痛等。

金钱草,拉丁文名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味甘、性凉,具有预防结石、利胆排石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状。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甘、性凉,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等症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中所包含的苦麻菜、马尾黄连、秦艽具有利湿退黄、消炎利胆、去火滋阴的功效;白芍、川芎、紫苏、木香具有消肿、止痛、理气的功效;鸡血藤、马鞭草、金钱草、鱼眼草、龙胆草、桑寄生具有活血散瘀、散黄排石的功效;玉米须、伸筋草、淫羊藿、葛根具有调合诸药、调和阴阳、沥水排石的功效;而牦牛胆结石可以使诸药结合在一起;使所述的黄疸排石散具有消炎利胆、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达到退黄排石、调节胆汁分泌、抑制细菌生长,从根本上治疗黄疸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

一种黄疸排石散,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苦麻菜3g、马尾黄连2g、秦艽2g、白芍2g、川芎2g、紫苏1g、木香3g、鸡血藤3g、马鞭草2g、鱼眼草2g、玉米须1g、龙胆草2g、牦牛胆结石1g、珠子参1g、桑寄生1g、淫羊藿0.5g、伸筋草1g、金钱草0.5g、葛根1g。

所述黄疸排石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原料分别干燥至原料中的含水量为6%;

(2)将干燥后的各原料分别使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3)再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细度为80目的黄疸排石散粉末;

(4)将黄疸排石散粉末装入无纺布袋中,每袋所含黄疸排石散粉末的重量为15g,然后进行微波杀菌,微波杀菌的温度定为80℃,杀菌2min后得所述的黄疸排石散。

实施例二

一种黄疸排石散,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苦麻菜5g、马尾黄连3g、秦艽3g、白芍3g、川芎3g、紫苏2g、木香5g、鸡血藤5g、马鞭草3g、鱼眼草3g、玉米须2g、龙胆草3g、牦牛胆结石2g、珠子参2g、桑寄生2g、淫羊藿1g、伸筋草2g、金钱草1g、葛根2g。

所述黄疸排石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原料分别干燥至原料中的含水量为7%;

(2)将干燥后的各原料分别使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3)再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细度为85目的黄疸排石散粉末;

(4)将黄疸排石散粉末装入无纺布袋中,每袋所含黄疸排石散粉末的重量为15g,然后进行微波杀菌,微波杀菌的温度定为85℃,杀菌4min后得所述的黄疸排石散。

实施例三

一种黄疸排石散,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苦麻菜8g、马尾黄连4g、秦艽4g、白芍4g、川芎4g、紫苏3g、木香8g份、鸡血藤8g、马鞭草4g、鱼眼草4g、玉米须3g、龙胆草4g、牦牛胆结石3g、珠子参3g、桑寄生3g、淫羊藿1.5g、伸筋草3g、金钱草1.5g、葛根3g。

所述黄疸排石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原料分别干燥至原料中的含水量为8%;

(2)将干燥后的各原料分别使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

(3)再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细度为90目的黄疸排石散粉末;

(4)将黄疸排石散粉末装入无纺布袋中,每袋所含黄疸排石散粉末的重量为15g,然后进行微波杀菌,微波杀菌的温度定为90℃,杀菌5min后得所述的黄疸排石散。

实施例二的具体实施案例

选取临床100例胆结石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服用方法为:用沸水冲泡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给患者饮用,每包冲泡2-3次,每次用500ml的水进行冲泡,每天需冲泡两包。一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为:治愈率达95%;有效率为5%。

治愈:胆结石症状消失;

有效:胆结石症状明显减少;

无效: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或一度好转后又恢复至治疗前症状。

实施例二的典型案例

李某,女,68岁,经常腹部疼痛,经检查患有胆结石,医院需要做手术治疗,但李某年龄大了,且患有高血压不能做手术,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周后,李某的疼痛症状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个月后,经检查刘某的结石消失。

徐某,男,50岁,腹部疼痛且伴有恶心、呕吐,经检查患有胆结石,由于徐某不想做手术,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个月后,徐某的结石减小,且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个月后,经检查徐某的结石消失。

张某,男,78岁,因脘腹胀痛、口苦、恶心、呕吐进医院检查发现患者胆囊胆管内有多颗1.2*1.1、0.8*0.7的强光团,诊断为胆囊胆管混合结石伴萎缩性胆囊炎;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由于年老体弱,患者不愿手术治疗,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个月后,张某的气色明显好转,且疼痛感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个月后,经检查张某的结石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王某,女,52岁,腹部疼痛,经检查患有胆结石,医生建议摘除胆囊,但王某因害怕做手术而拒绝治疗,经常介绍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个月后,王某的疼痛感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所述的黄疸排石散一个月后,王某的胆结石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