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扫描床。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被用于辅助医生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扫描床是一些医疗设备的用来承载受检体的重要部件。扫描床通常包括床板及床体等部件,其中床板是与受检体亲密接触的部件,床板的结构会直接影响受检体在受检过程中的感受。相关技术中,扫描床中的床板通常为硬床板或在硬床板上加软床垫的软床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扫描床。该扫描床包括:
床体;
床板,设置于所述床体上,包括间隔分布的若干刚性单元和若干柔性单元,所述刚性单元和所述柔性单元之间可发生相对位移;其中所述柔性单元包括柔性上表面,所述刚性单元包括刚性上表面;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刚性单元与所述柔性单元中的至少一者,使得所述刚性单元和所述柔性单元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以使得所述刚性单元的刚性上表面与柔性单元的柔性上表面产生高度差。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其中该医疗设备包括:扫描主机;及上述扫描床。
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扫描床,通过驱动扫描床的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中至少一者,可使得受检体在就位或受检结束需要离开扫描床时,接触到的床板为柔性单元作用的柔性床板,从而为受检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体验;在受检体受检阶段,受检体接触到的床板为刚性单元作用的刚性床板,从而可保证受检体定位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医疗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医疗设备的扫描床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的床板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床板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床板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的床体和床板均未复位时的主视图;
图7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的床体复位时的主视图;
图8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的床体和床板均复位时的主视图;
图9所示为扫描床的床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所示为扫描床的床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图1所示为医疗设备10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医疗设备10可以为ct机。图1所示的医疗设备10包括扫描主机16和扫描床11。扫描主机16包括机架12、设置于机架12的射线源14和相对于射线源14设置于机架12的探测器15。受检体,例如患者13,可以躺置于扫描床11,通过扫描床11的运动,受检体13可被推送至机架12的收容腔中进行扫描。
图2所示为图1所示医疗设备10的扫描床11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扫描床11还可用在其他医疗设备中,例如pet(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核磁共振成像)等。如图2所示的扫描床11包括床体21、设置于床体21上的床板22和驱动装置24。在图示实施例中,扫描床11还包括支撑床体21的支撑部23。在图示实施例中,支撑部23可以是独立于床体21存在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23可以是床体21的一部分。
床板22包括间隔分布的若干刚性单元221和若干柔性单元222,刚性单元221和柔性单元222之间可发生相对位移。其中,刚性单元221包括刚性上表面,柔性单元222包括柔性上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床板22的若干刚性单元221和若干柔性单元222可以均匀间隔分布。例如图3所示,图3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11的床板22的俯视图,可见,床板22的若干刚性单元221和柔性单元222间隔分布,床板22的与刚性单元221最接近的位置均设置为柔性单元222,相应地,与柔性单元222最接近的位置均为刚性单元221。此外,刚性单元221与柔性单元222的间隔分布的形式除图3所示的均匀间隔分布之外,还可包括其他多种形式,例如与床板22的刚性单元221最接近的一些位置也可以是刚性单元221,例如每两个刚性单元221相连,而后与柔性单元222间隔开来设置等。本公开对床板22的若干刚性单元221和若干柔性单元222间隔分布的形式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相邻柔性单元222的一部分重叠。例如在图3的实施例中,第一排和第二排相邻的柔性单元222在纵向上部分重叠,而且第三排和第四排相邻的柔性单元222在纵向上部分重叠。图3仅是一个例子,然并不限于图3的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刚性单元221和柔性单元222可以设置为水平投影为矩形,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刚性单元221和柔性单元222的水平投影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干刚性单元221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形状,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同样地,若干柔性单元22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形状,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投影的矩形的边长不超过50毫米,然而并不限于此,水平投影的尺寸可根据经验或实际应用设置,设置水平投影的尺寸使得若干刚性单元221的组合能够稳定地支撑受检体且若干柔性单元222的组合能够提供舒适的床板。柔性单元222可包括硅胶等柔性材料。
图4所示为床板22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柔性单元222中柔性上表面下方包括一密封腔41,该密封腔41的空间大小可变。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向密封腔41内输入介质或从所述密封腔内输出介质,来改变密封腔41的空间大小,以使得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与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产生高度差。例如,在向该密封腔41中输入介质时,该密封腔41的空间变大,可使得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高于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此时柔性单元222作用,从而使得受检者可以舒适的躺置于床板22上。相应地,当从该密封腔41中输出介质时,可使得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与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水平或低于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此时刚性单元221工作,从而可保证受检者躺置于床板22上接受扫描时扫描的精确度。在一实施例中,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最高点的高度与刚性单元的刚性上表面的高度的差值为刚性上表面与柔性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介质可以是气体(如空气),也可是液体(如水)等。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床板22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向密封腔41充入介质和用于从密封腔41输出介质的开口42,开口42既可作为向密封腔41充入介质的入口,也可作为从密封腔41输出介质的出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床板22的侧面可以开设相互独立的两个口,分别作为入口和出口。在一实施例中,密封腔的出口和入口上均可设置有止逆阀(未图示),用于在不进行输入或输出介质时防止密封腔内的介质从出口或入口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密封腔内可以是空的,也可以预先填充有一定的物质,例如柔软的海绵材料等,在此对填充的物质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
图5所示为床板22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刚性单元22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51,若干柔性单元222相应地嵌设于第一凹槽51内。其中,刚性单元221包括刚性上表面2211,柔性单元222包括柔性上表面2221。在一些实施例中,床板11的若干刚性单元相互连接,可以一体成型,形成一体的刚性床板11。上述密封腔41,可以包括若干可容纳介质的子密封腔52,该若干个子密封腔52设置于柔性单元222的内部,位于柔性上表面2221之下,且可相互连通,结合参考图4。在图示实施例中,子密封腔52在相邻柔性单元222重叠的部分连通,使得所述若干子密封腔52可连通为一个密封腔。其中,若干子密封腔52连通的方式除通过重叠的部分连通以外,还包括其他多种连通方式,例如可通过导管的方式连通相邻子密封腔,图3所示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相邻柔性单元下的子密封腔便可采用该方式连通。
继续参考图2所示,所述扫描床11还可包括驱动装置24,该驱动装置24可用于驱动刚性单元221与柔性单元222中的至少一者,使得刚性单元221和柔性单元22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以使得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2211与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产生高度差。驱动装置24可通过向密封腔41内输入介质或从所述密封腔内输出介质,来改变密封腔41的空间大小,以使得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2211与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产生高度差。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4可与图4所示的开口42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为空气,所述驱动装置24可包括空气压缩机。则上述向密封腔41内输入介质或从所述密封腔41内输出介质均可通过该空气压缩机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均可以被驱动,使得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升降不同的高度,产生高度差。
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4可以向密封腔内输入介质或从密封腔内输出介质来使得刚性单元与柔性单元产生相对位移。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4可包括驱动机构,例如电机,驱动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中至少一者,以实现刚性单元与柔性单元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例如,可通过驱动轴连接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至少一者下面的升降部件,并通过驱动该驱动轴来实现升降部件的升降,从而使得刚性单元与柔性单元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床还可包括第一信号反馈装置和第二信号反馈装置。第一信号反馈装置和第二信号反馈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检测开关和快插接头。下面可结合图6、图7以及图8对此进行说明。
图6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11的床体21和床板22均未复位时的主视图;图7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11的床体21复位时的主视图;图8所示为图2所示扫描床11的床体21和床板22均复位时的主视图。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该扫描床11的床板22可相对于床体21运动,床体21可以相对于其下支撑部23运动。
在一示例性场景中,当受检体就位(即受检体躺倒扫描床11)之前,床体21置于支撑部23的固定位置上,床板22移动至床体21上与床体紧密贴合的位置(一般称为零位),随后驱动装置将驱动刚性单元221与柔性单元222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高于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2211;当受检体就位于扫描床11的床板22上之后,驱动装置将驱动刚性单元221与柔性单元222中的至少一者,使得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2211高于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或使二者高度大致在同一平面,随后可驱动床体21相对于支撑部23运动,床板22相对于床体21运动,以将受检体移动至被扫描的位置。当受检体扫描完成后,将床体21复位,即将床体21移动至支撑部23的固定位置上,如图7所示;进而再将床板22复位,即将床板移动至零位,如图8所示,此时驱动装置再次驱动刚性单元221与柔性单元222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高于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2211,从而受检体可以离开扫描床11。
如图6所示,第一信号反馈装置25可包括检测开关251和快插接头252,第二信号反馈装置26可包括检测开关261和快插接头262。当床体21复位时,快插接头252与检测开关251接触,从而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用于指示床体复位的第一反馈信号。当床板22复位时,快插接头262与检测开关261接触,从而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用于指示床板复位的第二反馈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反馈装置25和第二信号反馈装置26的电源可以采用常用的24v或12v电源。此外,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的电源,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信号反馈装置和第二信号反馈装置采用的电源具体型号不做限制。
当所述驱动装置在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时,驱动柔性单元222和刚性单元221中的至少一者,使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高于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2211。从而使得受检体舒适地躺在床板22上。结合如2至图5所示的扫描床11,其床板22的密封腔设置在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下面,当床体21复位,驱动装置可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继而在床板22复位时,驱动装置可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则驱动装置向所述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下的密封腔充入介质,以使所述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高于刚性单元的刚性上表面2211。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密封腔内输入介质或输出介质,可通过观察刚性单元221的刚性上表面2211与柔性单元222的柔性上表面2221的高度,确定是否停止输入介质或停止输出介质。此外,还可根据密封腔内压力值来确定是否停止输入介质或输出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床11还可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密封腔内的压力值。
在一实施例中,若驱动装置向密封腔41内充入介质,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密封腔41内的压力值达到第一压力阈值时,则停止向密封腔41内充入介质。其中,第一压力阈值可根据经验或实际应用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若驱动装置从所述密封腔内41输出介质,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密封腔41内的压力值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时,则停止从密封腔41内输出介质。其中,第二压力阈值可根据经验或实际应用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第二压力阈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
床板上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的具体构成形式除了上述图4和图5提供的以外,还可包括其他多种构成形式。下面结合图9和图10对其中两种进行简单说明。
图9所示为床板90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所述床板90除包括刚性单元91和柔性单元92以外,还可包括基体93以及设置在刚性单元91下方的升降部件94。该基体93设置有第二凹槽931,升降部件94嵌设于第二凹槽931,使得升降部件94与第二凹槽931之间形成有子密封腔95和96。其中升降部件94可包括密封套941和可活动设置于第二凹槽931内并从密封套941延伸出的活塞942,密封套941同样设置于第二凹槽931内。床板上设置有可用于连通子密封腔95以形成第一密封腔的通路,以及可用于连通子密封腔96以形成第二密封腔的通路。本实施例中,可通过驱动刚性单元91以使刚性单元91的刚性上表面与柔性单元92的柔性上表面之间产生高度差。具体地,可以通过向第一密封腔输入介质使得刚性单元91的刚性上表面升高,也可以通过向第一密封腔内输入介质且从第二密封腔输出介质来实现刚性单元91的刚性上表面升高。可以通过从第一密封腔中输出介质来实现刚性单元91的刚性上表面下降,也可以通过向第二密封腔内输入介质,还可以通过向第二密封腔输入介质并从第一密封腔中输出介质来实现。具体地,图9所示的床板中使刚性单元91和柔性单元9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以使得所述刚性单元91的刚性上表面与柔性单元92的柔性上表面产生高度差,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图2至图8所示实施例相似,可参照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予以赘述。与图2至图8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图9所示实施例中,密封腔由设置于刚性单元91下面的子密封腔构成。图9所示实施例中,通过向该密封腔输入介质或输出介质,以使刚性单元91可升降,从而使得所述刚性单元91与所述柔性单元9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图10所示为扫描床的床板100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所述床板100除包括刚性单元101和柔性单元102以外,还可包括基体103以及设置在柔性单元102下方的升降部件104。该基体103设置有第二凹槽1031,升降部件104嵌设于第二凹槽1031,使得升降部件104与第二凹槽1031之间形成有子密封腔105和106。其中升降部件104可包括密封套1041和可活动设置于第二凹槽031内并从密封套1041延伸出的活塞1042,密封套1041同样设置于第二凹槽1031内。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图10所示实施例中,刚性单元101直接设置于基体103之上,升降部件104位于柔性单元102之下。在图示实施例中,升降部件10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柔性单元102的刚性部分107。本实施例中可通过驱动柔性单元102以使柔性单元102的柔性上表面与刚性单元1的刚性上表面之间产生高度差。具体地驱动方式可参照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以赘述。
本公开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扫描床,通过驱动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使得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以使刚性单元的刚性上表面与柔性单元的柔性上表面产生高度差,从而使得位于较高位置的上表面发生作用。则在受检体就位或受检结束后离开扫描床时,接触到的床板为柔性单元作用的柔性床板,如此可为受检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体验;而在受检体受检阶段,受检体接触到的床板为刚性单元作用的刚性床板,如此可保证扫描过程的精确度。此外,在驱动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以使刚性单元和柔性单元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中,对受检者来说,还可起到按摩理疗的作用。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装置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装置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上述方法可通过本文中所述的装置实现,也可通过其他装置实现。方法的实施例和装置的实施例互为补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