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502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差异,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目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西药治疗常常难以根治,而且疗程长,容易复发,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由以下原料制备而得:香附15-30克、恶实10-20克、闹羊花15-30克、甘草15-30克、莲子10-20克、白芥子10-20克、枇杷叶10-20克、胡黄连10-20克、麦门冬15-30克、五倍子15-30克、淡豆豉15-30克。

其最佳重量配比为:香附22克、恶实15克、闹羊花22克、甘草25克、莲子15克、白芥子20克、枇杷叶15克、胡黄连16克、麦门冬18克、五倍子22克、淡豆豉25克。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的制备方法: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恶实:苦、辛,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痛,疮疖肿毒,脚癣,湿疹。

闹羊花:辛,温;有大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麻醉止痛,止咳平喘,消肿,杀菌止痒。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白芥子:性温,味辛,无毒。入手太阴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可治疗口干消渴,肺风面疮,粉刺。

胡黄连: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麦门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淡豆豉:味苦,性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郁,解毒。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

本发明以香附、恶实、闹羊花、甘草、莲子、白芥子、枇杷叶、胡黄连、麦门冬、五倍子、淡豆豉为药物成分,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敛肺涩肠、润肺降火、清热解毒、消痰利咽、清火化痰、镇惊定痼、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理气和营、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香附22克、恶实15克、闹羊花22克、甘草25克、莲子15克、白芥子20克、枇杷叶15克、胡黄连16克、麦门冬18克、五倍子22克、淡豆豉25克。

制备方法: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香附28克、恶实15克、闹羊花25克、甘草22克、莲子15克、白芥子15克、枇杷叶16克、胡黄连15克、麦门冬18克、五倍子20克、淡豆豉22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香附25克、恶实20克、闹羊花18克、甘草22克、莲子17克、白芥子20克、枇杷叶20克、胡黄连20克、麦门冬30克、五倍子30克、淡豆豉3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效果: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可以有效达到治疗肺结核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香附22克、恶实15克、闹羊花22克、甘草25克、莲子15克、白芥子20克、枇杷叶15克、胡黄连16克、麦门冬18克、五倍子22克、淡豆豉25克,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本发明公开的治疗中暑的中药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敛肺涩肠、润肺降火、清热解毒、消痰利咽、清火化痰、镇惊定痼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沈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丹
技术研发日:2017.06.24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