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低血压的中医验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3163发布日期:2019-01-02 23:1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



背景技术:

低血压(hypotension)指由于血压降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和晕厥等。低血压可以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为缓解病人症状,特研制此药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低血压的中医药方,具有药使用简便,药效明显,无副作用。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病患者。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低血压的中医验方,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黄芪、党参各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北柴胡3克。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麦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北柴胡: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本发明以黄芪、党参为主药,五味子、麦冬、北柴胡为辅助药。

以上诸药的功效、主治均参考于上海中医学院《中药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具有通络、稳定血压的作用。

2、本发明辩证准确、配伍合理、用药精良、审因而治、治病求本。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低血压治疗患者300例。

低血压的症状:患肢疲乏、无力、头晕、心前区隐痛或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

治疗方案: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15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1个疗程即可见效

治疗结果:低血压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80例,占60%,好转90例,占30%,无效30例,占10%,总有效率90%。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检测未发现异常。

治疗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

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头晕明显改善,基本恢复原工作能力。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黄芪、党参各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北柴胡3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15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1个疗程即可见效

病例1:患者任某某,男,55岁,患肢疲乏、无力、头晕,心前区隐痛,2012年3月在当地医院诊为低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月余无效,于2013年5月来诊,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病例2:患者刘某某,男,61岁,头晕、心前区隐痛或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减退,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低血压的中医验方,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黄芪、党参各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北柴胡3克,用本方法制作的药使用简便,药效明显,无副作用。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病患者。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靖宏
技术研发日:2017.06.25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