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0402发布日期:2019-01-16 07:2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尤指管体为组装于注射器上,且管体上套设有可呈活动伸缩的外套管,当外套管向外拉伸时,即可利用包覆部将注射器的针头完全遮覆,以避免刺伤人体的危险情事产生,进而防止发生感染的情况,如此符合安全性的考量。



背景技术:

按,现今医疗科技领域中,常见使用较多的一次性注射器(或称抛弃式注射器),其注射器主要具有针筒、推杆及针头所组成,而当使用于医疗注射时,可利用推杆直接来推动针筒内部所储存的液体药剂,并由套接在针筒端部的针头注射流出,但因为接触病体(如使用者的身体部位)后,被注射后的针头将曝露在外,所以当注射器注射完毕后,其医护人员必须以人工的方式将针头套上针套后予以回收,以避免医护人员、卫生工作者或废弃物处理人员等被针头扎到,以避免受到血液传染疾病(如:艾滋病、b型肝炎、c型肝炎、结核病、白喉、伤寒等经血液传染的疾病)上的感染。

然而,该医护人员在针套套设于针头上的过程中,若稍有外力碰撞、分心或稍为不慎而没对准等疏忽的情事,便极有可能不小心被针头所刺伤,而增加了经血液传染疾病的可能性,所以不论是从病患、医生、护士、看护到卫生工作者,举凡工作环境中会与注射器接触者都属于潜在危险群。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的发明专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能够结合于预设注射器上,其特征是包括管体及外套管,其中:

该管体中空内部沿轴向穿设有通道,并在管体一侧设有供结合于预设注射器上的结合部;

该外套管具有供套设于管体上呈活动伸缩状的中空本体,并在本体中空内部轴向穿设有供管体伸入的通孔,而本体一端设有包覆部,该外套管拉伸前,该预设注射器的针头穿出包覆部,而外套管拉伸后,该预设注射器的针头收容于包覆部内。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管体由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管体的结合部相对二侧处朝外弯折设有呈勾状且供夹持于预设注射器针筒的抵压片上的夹持体。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管体一端表面凸设有至少一个相距结合部一距离处的限位块,再在管体另一端表面则凸设有至少一组轴向间隔排列的止挡块,而该外套管表面上穿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且镂空孔至外套管一端面设有限位部,当外套管拉伸前,该限位部限位于结合部与限位块之间,而当外套管拉伸后,该限位部限位于二轴向排列的止挡块之间。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管体的限位块表面形成有弧状的导引面。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管体的二止挡块相对外侧面上设有导斜面,而二止挡块相对内侧面则设有供挡止限位部外表面及镂空孔一侧壁面的止挡面。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外套管的镂空孔相邻于限位部一侧面形成有抵持面。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管体表面上剖设有缺孔。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外套管的包覆部相邻于本体一侧处形成有使包覆部孔径缩小的渐缩部。

所述应用于注射器上的保护套管,其中:该外套管的包覆部的孔径小于通孔的孔径。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该管体中空内部轴向穿设有通道,并在管体一侧设有结合部,且管体上套设有可呈活动伸缩状外套管,其外套管所具的中空本体内部轴向穿设有供管体伸入的通孔,再在本体一端设有包覆部,即可利用管体的结合部来组装于注射器上,且当注射器结束注射作业后,便可将外套管向外拉伸,以使外套管的包覆部完全遮覆注射器的针头外部,进而确保针头无曝露于外套管外,以避免刺伤人体的危险情事发生,如此符合安全性的考量,且外套管在向外拉伸的过程中,其施打者的手部不需通过注射器的针头尖端处,即可使注射器的针头完全遮覆,如此达到提升操作上安全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该管体的结合部为可供稳固组装于注射器上,以使外套管于使用时,不易发生摇晃或掉落等情况,进而确保使用上的稳定性,且因保护套管为通过管体的结合部来与注射器相互组装,所以保护套管便可应用于市面上多数种类的注射器,其注射器即不须变更原本的结构设计,如此达到提升使用便利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该管体由透明材质制成,且外套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以方便通过施打者利用镂空孔观察注射器的针筒中药剂的施打情形,如此准确地施打药剂,且外套管表面可供标示使用说明、警示说明或标语等文字、图像讯息,以达到多用途的目的。

本发明优点还在于该外套管的包覆部的孔径小于本体的孔径,从而避免发生手指腹从包覆部开口处碰触到注射器的针头尖端的情况,以达到确实避免后续回收过程中发生感染情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前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后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10-通道;11-结合部;111-夹持体;12-限位块;121-导引面;13-止挡块;131-导斜面;132-止挡面;14-缺孔;2-外套管;20-通孔;21-本体;22-包覆部;221-渐缩部;23-镂空孔;231-抵持面;24-限位部;3-注射器;31-针筒;311-抵压片;32-推杆;33-针头;331-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管体1及外套管2,其中:

该管体1由透明材质制成,并在管体1中空内部轴向穿设有通道10,再在管体1一侧设有结合部11,且结合部11相对二侧处朝外弯折设有呈勾状的夹持体111,而管体1一端表面凸设有至少一个相距结合部11一距离处的限位块12,且限位块12表面形成有弧状的导引面121,再在管体1另一端表面凸设有至少一组轴向间隔排列的止挡块13,而管体1的二止挡块13相对外侧面上设有导斜面131,且二止挡块13相对内侧面设有止挡面132,又于管体1表面上剖设有缺孔14。

该外套管2具有一中空本体21,并在本体21中空内部轴向穿设有通孔20,且本体21一端设有孔径渐缩的包覆部22,而包覆部22相邻于本体21一侧处形成有渐缩部221,再在外套管2表面上穿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23,且镂空孔23至外套管2另一端面设有限位部24;另,该外套管2的镂空孔23相邻于限位部24一侧面形成有抵持面231。

上述的各构件于组装时,系先将管体1穿入于外套管2的通孔20中,其外套管2的本体21远离包覆部22一端即会依序跨越过管体1的复数止挡块13及限位块12,以使外套管2的限位部24进入于限位块12与结合部11之间呈一限位,而在本体21跨越过管体1的复数止挡块13及限位块12的过程中,即可通过外侧止挡块13的导斜面131及限位块12的导引面121的导引作用,来使外套管2的本体21顺畅套设于管体1外部,进而完成本发明保护套管的组装。

请参阅图3、图4,是本发明使用前的立体外观图及使用后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于实际使用时,可利用管体1的结合部11来装设于外部注射器3上,其注射器3具有一针筒31,并在针筒31一端朝外设有呈椭圆状的抵压片311,且针筒31内穿置有可供往复位移的推杆32,再在针筒31另一端套合有针头33,且针头33上套设有一保护套331,而该注射器3即可将针头33穿入于管体1的通道10中,再向外持续穿设,以使针筒31伸入于通道10内,而针头33则会穿出至管体1的通道10外部,其管体1便可再通过结合部11的复数夹持体111来夹持于针筒31的抵压片311周缘处呈一结合定位,以将注射器3来与本发明保护套管稳固、确实组装为一体。

而当注射器3于使用时,施打者可先将针头33上套设的保护套331拆离,并在注射器3的针筒31中添加液体药剂(图中未示出),即可通过针头33来对病体(如使用者的身体部位)进行注射作业,其因管体1由透明材质制成,且外套管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23,所以施打者可利用镂空孔23观察针筒31中的药剂的施打情形,以准确地施打药剂,且待注射完毕后,便可施力将外套管2向外拉伸,以使外套管2的限位部24脱离于限位块12与结合部11之间的限制,进而使外套管2可于管体1表面上进行活动伸缩动作,再持续将外套管2向外拉伸,其外套管2的限位部24即会沿着管体1内侧止挡块13的导斜面131,而进入至复数止挡块13之间呈一限位,由于复数止挡块13相对内侧面设有止挡面132,所以外套管2镂空孔23的抵持面231及限位部24外侧面便会受到二止挡面132挡止限位,以避免外套管2的限位部24轻易脱离出管体1的复数止挡块13间,进而具有良好定位功效,如此防止向外拉伸外套管2时,其外套管2与管体1产生分离的情形,且待外套管2的限位部24于复数止挡块13中呈一限位后,其外套管2的包覆部22即会完全遮覆注射器3的针头33,以避免施打者或其它人(如:卫生工作者或废弃物处理人员等)不小心碰触到针头33,而发生感染的情况,如此完成本发明的使用。

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注射器3注射完毕后,其因外套管2可于管体1表面上进行活动伸缩的动作,所以可将外套管2向外拉伸,以使外套管2的包覆部22完全遮覆注射器3的针头33外部,进而确保针头33无曝露于外套管2外,以避免刺伤人体的危险情事发生,如此符合安全性的考量,且外套管2在向外拉伸的过程中,其施打者的手部不需通过注射器3的针头33尖端处,便可将注射器3的针头33完全遮覆,如此提升操作上安全性的效用。

(二)该保护套管为利用管体1的结合部11来稳固组装于注射器3上,以使外套管2于使用时,不易发生摇晃或掉落等情况,进而确保使用上的稳定性,且因保护套管为通过管体1的结合部11来与注射器3相互组装,所以保护套管便可应用于市面上多数种类的注射器3,其注射器3即不须变更原本的结构设计,如此达到提升使用上便利性的效果。

(三)该管体1由透明材质制成,且外套管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23,当进行施打作业时,其施打者便可利用镂空孔23观察注射器3的针筒31中药剂的施打情形,以准确地施打药剂,而外套管2即可供标示使用说明、警示说明或标语等文字、图像讯息,以达到多用途的效用。

(四)该外套管2的包覆部22与本体21之间形成有渐缩部221,所以包覆部22的孔径即会随之相对渐缩,进而避免发生手指腹从包覆部22开口处碰触到注射器3的针头33尖端的情况,以确实避免后续回收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形。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