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4738发布日期:2019-01-18 23:5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是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辅助生活。

现有技术中轮椅移动方式单一,安全性不好,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现有技术中轮椅功能单一,使用者移动不便而导致摔跤,所以急需要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创造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创造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装置主体、连接机构以及扶杆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脚踏板、座板、前轮、手扶板、后轮以及靠板,所述脚踏板安装在手扶板右端面下端,所述座板安装在靠板右端面下端,所述前轮安装在手扶板下端面右端,所述手扶板安装在靠板右端面前端和后端,所述后轮安装在手扶板前端面左端,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靠板左端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凹槽板、螺栓、橡胶框、通孔以及螺帽,所述凹槽板焊接在靠板左端面,所述螺栓装配在通孔内,所述橡胶框安装在凹槽板内,所述通孔开设在凹槽板内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螺帽焊接在凹槽板下端面,且螺帽内装配有螺栓,所述扶杆机构设置在手扶板上端面右端,所述扶杆机构包括盛装方孔、方杆、圆孔、卡槽以及圆杆,所述盛装方孔开设在手扶板上端面右端,所述方杆安装在盛装方孔内,所述圆孔开设在方杆下端面,所述卡槽开设在圆孔内,所述圆杆装配在圆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靠板左端面上端安装有推把。

进一步地,所述座板上端面安装有海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手扶板上端面安装有安全带。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框内前端面和后端面对称开设有圆形孔,且圆形孔与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上端面安装有塑料盖。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创造的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因本发明创造添加了凹槽板、螺栓、橡胶框、通孔以及螺帽,该设计实现了本发明创造与外部移动装置连接的功能,且连接紧固,安全性强,增加了轮椅移动方式,解决了原有轮椅移动方式单一,安全性不好,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因本发明创造添加了盛装方孔、方杆、圆孔、卡槽以及圆杆,该设计实现了本发明创造对使用者辅助移动的功能,且功能性强,操作便捷,避免了使用者摔跤,解决了原有轮椅功能单一,使用者移动不便而导致摔跤的问题。

因本发明创造添加了推把,该设计便于推动轮椅,因本发明创造添加了海绵垫,该设计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因本发明创造添加了安全带,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因本发明创造添加了塑料盖,该设计避免了杂质进入盛装方孔内,本发明创造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创造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创造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中扶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机构、2-扶杆机构、3-脚踏板、4-座板、5-前轮、6-手扶板、7-后轮、8-靠板、11-凹槽板、12-螺栓、13-橡胶框、14-通孔、15-螺帽、21-盛装方孔、22-方杆、23-圆孔、24-卡槽、25-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创造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创造。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摔倒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装置主体、连接机构1以及扶杆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脚踏板3、座板4、前轮5、手扶板6、后轮7以及靠板8,脚踏板3安装在手扶板6右端面下端,座板4安装在靠板8右端面下端,前轮5安装在手扶板6下端面右端,手扶板6安装在靠板8右端面前端和后端,后轮7安装在手扶板6前端面左端。

连接机构1设置在靠板8左端面,连接机构1包括凹槽板11、螺栓12、橡胶框13、通孔14以及螺帽15,凹槽板11焊接在靠板8左端面,螺栓12装配在通孔14内,橡胶框13安装在凹槽板11内,通孔14开设在凹槽板11内前端面和后端面,螺帽15焊接在凹槽板11下端面,且螺帽15内装配有螺栓12,该设计实现了本发明创造与外部移动装置连接的功能,且连接紧固,安全性强,增加了轮椅移动方式。

扶杆机构2设置在手扶板6上端面右端,扶杆机构2包括盛装方孔21、方杆22、圆孔23、卡槽24以及圆杆25,盛装方孔21开设在手扶板6上端面右端,方杆22安装在盛装方孔21内,圆孔23开设在方杆22下端面,卡槽24开设在圆孔23内,圆杆25装配在圆孔23内,该设计实现了本发明创造对使用者辅助移动的功能,且功能性强,操作便捷,避免了使用者摔跤。

靠板8左端面上端安装有推把,座板4上端面安装有海绵垫,手扶板6上端面安装有安全带,橡胶框13内前端面和后端面对称开设有圆形孔,且圆形孔与通孔14连通,圆孔23上端面安装有塑料盖。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对本发明创造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使用者将靠板8上端的凹槽板11安装在自行车后端,然后使用者将出自行车后端紧紧的固定在橡胶框13内,再将螺栓12穿过通孔14,并拧转螺栓12,使得螺栓12装配在螺帽15内,从而实现了本发明创造与外部移动装置连接的功能,且连接紧固,安全性强,增加了轮椅移动方式。

当使用者需要上床休息时,使用者将盛装方孔21内的方杆22取出,然后使用者抽出方杆22内的圆杆25,使圆杆25在圆孔23内的卡槽24上缓缓抽出,此时使用者将圆杆25一端放置在床铺上,再将方杆22一端固定在盛装方孔21上端面,使用者用手扶住方杆22以及圆杆25,慢慢移动到床上,从而实现了本发明创造对使用者辅助移动的功能,且功能性强,操作便捷,避免了使用者摔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