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586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波动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目前对治疗神经衰弱大多擦用西医治疗,虽然西医治疗对改善神经衰弱见效快,但远期疗效欠佳,难以消除病根,且价格昂贵,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必须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而中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治疗神经衰弱,对于神经衰弱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使用安全的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合而成:远志25-30份、酸枣仁30-40份、沙苑子10-15份、龙须草6-10份、茯苓6-10份、黄连6-10份、肉桂6-10份、紫河车6-10份、灵芝10-15份、核桃仁20-30份、柏子仁20-30份、杜仲10-15份、苍术10-15份、橘核6-10份、藿香6-10份、鸡内金10-15份、菟丝子6-10份、玉竹6-10份、女贞子6-10份、蝉蜕6-10份、钩藤10-15份、丹参10-15份、葛根10-15份、野菊花10-15份、南沙参6-10份、枸杞子25-30份、桑葚25-30份。优选地,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合而成:远志26份、酸枣仁35份、沙苑子12份、龙须草8份、茯苓8份、黄连8份、肉桂8份、紫河车8份、灵芝12份、核桃仁25份、柏子仁25份、杜仲12份、苍术12份、橘核8份、藿香8份、鸡内金12份、菟丝子8份、玉竹8份、女贞子8份、蝉蜕8份、钩藤112份、丹参112份、葛根12份、野菊花12份、南沙参8份、枸杞子26份、桑葚26份。称取好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40—6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每天一剂,分三次服完,七天为一个疗程。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之功效。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沙苑子: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固精,益肝明目之功效。龙须草:味甘、淡,性平;归脾、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泻热安神之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效。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功效。紫河车:味甘、咸,性温;归肺、肝、肾经;具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之功效。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肝、肺经;具有补气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核桃仁: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之功效。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之功效。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橘核: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理气,散结,止痛之功效。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祛暑解表之功效。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膀胱经;具有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化石,敛疮生肌之功效。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止泻之功效。玉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之功效。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宣风除热,透疹,利咽,退翳,解痉之功效。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定惊,清热肝平之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发表解肌,透疹,解热生津,升阳止泻之功效。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平肝之功效。南沙参: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润肺之功效。桑葚: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之功效。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以健脾养心、补气养血、滋阴降火、解郁开窍为原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疗神经衰弱且不易复发。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1、临床资料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取神经衰弱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69例,年龄16--60岁,病程0.3--4年,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每天一剂,分三次服完,连续服用1—5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强力脑清素片,口服,一次3片,一日2次,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3、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情绪稳定,精神正常。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睡眠等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睡眠等生理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4、治疗结果:1—6个疗程后,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表1治疗结果对比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055(91.6%)2(3.3%)2(3.3%)1(1.6%)98.3%对照组6041(68.3%)6(10.0%)5(8.3%)8(13.3%)86.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01)。5、典型病例1.李某,男,48岁,患有神经衰弱1年有余,经常失眠多梦,头晕心悸,腰膝软软,记忆力减退,夜晚入睡较困难。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1个疗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又继续服用3个疗程,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2.徐某,女,46岁,半年前开始出现失眠多梦,情绪烦躁,常感心悸胸闷,近期病情加重。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5天,失眠多梦症状明显改善,又继续服用15天,治愈。3.孙某,男,48岁,公司高管,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心悸发慌,失眠多梦,精神萎靡。连续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2个疗程,神经衰弱症状全部消失,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4.徐某,女,35岁,患有神经衰弱一年,头晕脑胀,健忘失眠,夜不能寐,面色苍白,情绪波动大。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1个疗程,临床症状部分开始消失,又继续服用3个疗程,治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合而成:远志25份、酸枣仁36份、沙苑子10份、龙须草6份、茯苓6份、黄连6份、肉桂6份、紫河车6份、灵芝12份、核桃仁26份、柏子仁20份、杜仲12份、苍术12份、橘核6份、藿香6份、鸡内金10份、菟丝子10份、玉竹10份、女贞子10份、蝉蜕10份、钩藤10份、丹参10份、葛根10份、野菊花10份、南沙参10份、枸杞子26份、桑葚26份。称取好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40—6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每天一剂,分三次服完,七天为一个疗程。实施例2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合而成:远志30份、酸枣仁40份、沙苑子14份、龙须草10份、茯苓10份、黄连10份、肉桂10份、紫河车10份、灵芝10份、核桃仁30份、柏子仁30份、杜仲15份、苍术15份、橘核10份、藿香10份、鸡内金12份、菟丝子6份、玉竹6份、女贞子6份、蝉蜕8份、钩藤12份、丹参12份、葛根12份、野菊花14份、南沙参8份、枸杞子28份、桑葚28份。称取好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40—6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每天一剂,分三次服完,七天为一个疗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