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的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87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的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的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属于空气净化消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利用高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进行室内室外空气净化消毒技术的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医用、学校等领域。由于目前的等离子体反应器对空气净化消毒都是水平或通过等离子体反应器电场区域进行高压电离后起到净化杀菌消毒之目的;但该种方式的空气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电场区域时,因受风速的吸入与送出速度较快影响,降低电离和击碎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机化学物和微生物净化效率。按照2012年《医院室内空气管理规范》要求,一般以相对应的使用体积需经8次循环后60分钟以上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紧凑,空气流速不过于影响,能提高空气在反应器高压电场区域经流时间的电离效率,加快净化、杀菌和消毒效果的用于室内外空气的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的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它包括一内含有s形气流通道的壳体,所述壳体的s形气流通道中的进风通道、中间过渡风道以及出风通道、其中至少两个通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的进风通道从一侧横向进入壳体内,经过相通的中间过渡风道的前后两个拐角后连通从另一侧横向引出空气的出风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通道外端进口处安装有至少一层初效过滤网,该进风通道内端安装有第一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进风通道经第一拐角通道后连接中间过渡风道,并在该中间过渡风道内安装有第二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的中间过渡风道经第二拐角通道后连接出风通道,该出风通道内安装有第三等离子体反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通道由外壳底部与空气进口上部的下隔板围合构成,所述的出风通道由外壳顶部与空气出口下部的上隔板围合构成,并在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的中间过渡风道,所述第二等离子体反应器安装在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和第三等离子体反应器平行的横向布置;所述的第三等离子体反应器横向布置在出风通道的内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等离子体反应器至少包括两相邻排、每排由一根或多根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排列组合构成的正极;所述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的上下相邻排之间距为5-40毫米,左右两排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的相邻排中间布置有一金属负极板,负极板厚0.2-10毫米;正极的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放电面与负极的板面间距为5-25毫米;所述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开设有至少一个正对着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中的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固定在上下框中间两端的正极固定板或框上,至少其一端头用金属杆条通过三角形或其它形状孔或用弹簧固定,另一端头用收紧式或顺紧弹簧或螺栓固定;正极固定板或框用耐高温且能防火防湿和具有高压绝缘性的聚四氟乙稀套或座固定在负极板的两侧板上绝缘;负极板固定在两端的上下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中的钛条或钛齿条的厚度为0.1—30毫米,钛丝或钛针条的直径为0.1-10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中的钛齿条齿尖与齿尖或钛针条针尖与针尖的左右间距为3-30毫米,钛齿条或钛针条呈一字平形错位排列,上下相邻排之间距为5-40毫米。

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合理、紧凑,空气流速不过于影响,能提高空气在反应器高压电场区域经流时间的电离效率,加快缩短净化、杀菌和消毒时间和效果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的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它包括一内含有s形气流通道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s形气流通道中的进风通道2、中间过渡风道3以及出风通道4、其中至少两个通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的进风通道2从一侧横向进入壳体1内,经过相通的中间过渡风道3的前后两个拐角后连通从另一侧横向引出空气的出风通道4。

图中所示,所述的进风通道2外端进口处安装有至少一层初效过滤网5,该进风通道2内端安装有第一等离子体反应器6;所述进风通道2经第一拐角通道7后连接中间过渡风道3,并在该中间过渡风道3内安装有第二等离子体反应器8;所述的中间过渡风道3经第二拐角通道9后连接出风通道4,该出风通道4内安装有第三等离子体反应器10。

本发明所述的进风通道2由外壳1底部与空气进口上部的下隔板11围合构成,所述的出风通道4由外壳1顶部与空气出口下部的上隔板12围合构成,并在下隔板11和上隔板12之间形成所述的中间过渡风道3,所述第二等离子体反应器8安装在下隔板11和上隔板1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和第三等离子体反应器6、10平行地横向布置;所述的第三等离子体反应器10横向布置在出风通道4的内端部。

图3所示,所述的等离子体反应器6、8、10至少包括两相邻排、每排由一根或多根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排列组合构成的正极13;所述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的上下相邻排之间距为5-40毫米,左右两排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的相邻排中间布置有一金属负极板14,负极板14厚0.2-10毫米;正极13的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放电面与负极板14面间距为5-25毫米。

图中所示,所述反应器中的钛丝或钛条或钛齿条或钛针条固定在上下框中间两端的正极固定板15或框上,至少其一端头用金属杆条16通过三角形或其它形状孔或用弹簧固定,另一端头用收紧式或顺紧弹簧或螺栓固定;正极固定板15或框用耐高温且能防火防湿和具有高压绝缘性的聚四氟乙稀套或座17固定在负极板14的两侧板上绝缘;负极板14固定在两端的上下框架上。

所述反应器中的钛条或钛齿条的厚度为0.1—30毫米。

所述反应器中的钛丝或钛针条的直径为0.1-10毫米。

所述反应器中的钛齿条齿尖与齿尖或钛针条针尖与针尖的左右间距为3-30毫米,钛齿条或钛针条呈一字平形错位排列,上下相邻排之间距为5-40毫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的S形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装置,它包括一内含有S形气流通道的壳体,所述壳体的S形气流通道中的进风通道、中间过渡风道以及出风通道、其中至少两个通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等离子体反应器;进风通道从一侧横向进入壳体内,经过相通的中间过渡风道的前后两个拐角后连通从另一侧横向引出空气的出风通道;进风通道外端进口处安装有至少一层初效过滤网,该进风通道内端安装有第一等离子体反应器;所述进风通道经第一拐角通道后连接中间过渡风道,并在该中间过渡风道内安装有第二等离子体反应器;中间过渡风道经第二拐角通道后连接出风通道,该出风通道内安装有第三等离子体反应器;它具有结构巧妙合理、杀菌和消毒时间和效果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罗炳灿;单方毅;罗毅解;厉毅;孙林波;钱娟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佩洁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8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