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且肺热偏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05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且肺热偏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肺热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西药如拟肾上腺素药物、茶碱类药物、钙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疗效良好,但不能防止复发,虽然脱敏疗法也能减少复发,但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和哮喘的严重发作。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逐渐加重,最后可发展成肺气肿,甚至肺心病,其治疗无特异疗法,主要是在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而不能终止其发作。虽然抗生素对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很好,总的来说,西药陈本高,副作用大,因而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且肺热偏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任何毒副作用、药材价格便宜、疗效显著,治疗支气管炎且肺热偏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且肺热偏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南沙参20-30g、北沙参20-30g、黄芩10-15g、蒲公英5-10g、马兜玲10-15g、川贝5-15g、梨5-10g、枇杷叶10-15g、柴胡10-18g、党参12-20g、银花6-10g、菊花5-10g、胖大海10-15g、甘草10-20g。

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马兜玲:能清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喘咳、亦用于肺阴虚有热之咳喘,痰中带血,咯血,失音,痔瘘肿痛。

川贝: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痈。

梨: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梨果: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梨果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有润肺、消痰清热、解毒之功效。梨籽:梨籽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主治:主治热嗽,止咳。治咳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除贼风,止心烦气喘热狂。润肺凉心,消痰降炎,解疮毒、酒毒。具有下火,治便秘功效。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可治疗口干消渴,肺风面疮,粉刺,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等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等症。

党参: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

银花:有清热解毒,炒炭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菊花:有疏风、平肝的功效。

胖大海:作用于肺经,善于清利咽喉,并能清泻肺热,故十分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甘草: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还具有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的功效。

将南沙参、北沙参、黄芩、蒲公英、马兜玲、川贝、梨、枇杷叶、柴胡、党参、银花、菊花、胖大海、甘草按上述配比放入煎药锅里,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头次煎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第二次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1个月为1个疗程。

本发明的药物按照中医组方和制备原则对中药组合物精心研制,通过中药制剂中各组分的药用价值,在作用上相辅相成,有协同作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基于甘温和血,辛温散内寒、苦辛能助心散寒的原理,能清除支气管壁及肺部粘膜杂物,修补肺片,清肺热化痰,止咳、平喘,舒筋活血,消炎止痛,能理气、补正、疏通经络,使气血各有所归。可根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偏盛,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6%,治愈率78.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且肺热偏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南沙参20g、北沙参20g、黄芩10g、蒲公英6g、马兜玲12g、川贝5g、梨10g、枇杷叶10g、柴胡18g、党参15g、银花6g、菊花5g、胖大海12g、甘草15g,将上述配比的中药组合物放入煎药锅里,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头次煎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第二次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1个月为1个疗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且肺热偏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南沙参25g、北沙参25g、黄芩5g、蒲公英8g、马兜玲15g、川贝5g、梨10g、枇杷叶15g、柴胡12g、党参12g、银花8g、菊花10g、胖大海15g、甘草20g。,将上述配比的中药组合物放入煎药锅里,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头次煎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第二次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1个月为1个疗程。

本实施例所制药物,同样采用上述的诊断依据、疗效标准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服用本发明制作的配方有89例痊愈占总人数的63.50%,有42例有效占总人数的35.11%,有5例无效总人数的4.37%。

典型病例:

病例1:赵某,男,58岁,咳嗽反复发作,干咳,痰多,咽痒,咽痛,唇红,夜寐不安,舌尖红赤、苔白,脉浮。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热偏盛,屡治乏效,用西药控制症状,但药停即犯,因症状日益加重、喘咳气急、肺热痰多,西药无法改善症状而试服中药,在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