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09463发布日期:2019-02-10 13:27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基本表现为经期提前,经期延迟,经期延长,经血量异常等症状,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中医认为月经病和肾、脾、肝、气血相关,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症,即由于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或气血虚弱造成的;二是实症,即由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造成的气血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又分为气滞血瘀型和寒湿凝滞型,其中气滞血瘀型较为多见。此外,现代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而带来的焦虑、抑郁、烦躁等精神压力也会加剧病症。目前,西药治疗月经不调效果不佳,且长期服用西药有较多副作用,因此,快速有效治疗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服用方便、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治疗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当归20-30份、丹参20-30份、白术10-20份、苍术10-20份、元胡10-15份、枳壳10-15份、乳香5-10份、木香5-10份、陈皮10-15份、甘草15-20份。

上述配方中的中药原材料的药性和药理作用: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心、肝、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血安神,清心除烦的功效。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

元胡:性味辛、苦、温,归肝、脾、心经,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枳壳:性味苦、辛、凉,归肺、脾、大肠经,有破气,行痰,消积的功效。

乳香: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木香:性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滞的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脾、肺、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的功效。

上述治疗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的当归、丹参、白术、苍术、元胡、枳壳、乳香、木香、陈皮和甘草,加入水中煎煮2次,其中第一次按料水比1:10加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按料水比1:8加水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5,得到浸膏;

(2)制成颗粒剂,具体步骤如下:

向步骤(1)所制备的浸膏内加入颗粒剂辅料做软材,制成湿颗粒,55℃-60℃下烘干,灌装成颗粒剂;所述的辅料为甜味剂和硬脂酸镁;所述的甜味剂为葡萄糖、或甘露醇、或山梨糖醇、或木糖醇;辅料的添加量按常规用量即可;

或者配制成丸剂,具体步骤如下:

向步骤(1)所制备的浸膏内加入丸剂辅料,制成软材;然后用制丸机制成湿丸,55℃-60℃下烘干,包衣,包装成丸剂;

所述浸膏和辅料的重量比例为1∶1~2,其中所述的辅料为淀粉、或麦芽糊精、或微晶纤维素,各物质的添加量按常规用量使用即可;

或者配制成片剂,具体步骤如下:

将步骤(1)所制备的浸膏在55℃-60℃下真空干燥,粉碎成粉末,加入片剂辅料,制成片剂;所述的片剂敷料为甘露醇、麦芽糊精和硬脂酸镁;

或者制成胶囊,具体步骤如下:

将步骤(1)所制备的浸膏在55℃-60℃下真空干燥,粉碎成粉末,采用常规的胶囊填充工艺,充填胶囊,制成胶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方中药制剂是采用当归、丹参、白术、苍术、元胡、枳壳、乳香、木香、陈皮、甘草进行配伍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科学组方使得各药物功效协同增效,共奏补血养血活血、疏肝健脾润肺、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对治疗月经不调具有服用方便、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当归25kg、丹参20kg、白术15kg、苍术12kg、元胡15kg、枳壳10kg、乳香8kg、木香5kg、陈皮12kg、甘草18kg,加水1400kg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和滤渣。向滤渣内加水1120kg煎煮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左右,加入山梨糖醇12.5kg制成软材,经14目筛网过滤后在颗粒机中制成颗粒,然后在60℃烘干,经14目筛网整理后,加入0.58kg硬脂酸镁,制成18500袋颗粒剂,平均每袋5g。

服用方法与用量: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1袋,开水冲服,10天为一疗程,连服3-4个疗程即可治愈。

实施例2:当归22kg、丹参25kg、白术10kg、苍术15kg、元胡12kg、枳壳10kg、乳香5kg、木香10kg、陈皮12kg、甘草15kg,加水1360kg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和滤渣。向滤渣内加水1088kg煎煮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左右,加入麦芽糊精82kg制成软材,用制丸机制成湿丸,60℃烘干,干丸包衣,包装,制成丸剂163700粒,平均每丸重量1g。

服用方法与用量: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3丸,10天为一疗程,连服3-4个疗程即可治愈。

实施例3:当归28kg、丹参20kg、白术18kg、苍术18kg、元胡10kg、枳壳12kg、乳香10kg、木香8kg、陈皮15kg、甘草20kg,加水1590kg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和滤渣。向滤渣内加水1272kg煎煮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左右,在55℃-60℃下真空干燥,粉碎成粉末,加入甘露醇15kg,加入麦芽糊精10kg,药用酒精7.5kg制成软材,14目筛网制成湿颗粒,60℃烘干,14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0.78kg,混匀,压片,制成片剂253700片,平均每片重量0.5g。

服用方法与用量: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3片,10天为一疗程,连服3-4个疗程即可治愈。

实施例4:当归26kg、丹参22kg、白术16kg、苍术10kg、元胡12kg、枳壳15kg、乳香8kg、木香8kg、陈皮10kg、甘草18kg,加水1450kg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和滤渣。向滤渣内加水1160kg煎煮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左右,在55℃-60℃下真空干燥,粉碎成粉末,采用常规的胶囊填充工艺,充填胶囊,制成胶囊197400,平均每粒0.5g。

服用方法与用量: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2粒,10天为一疗程,连服3-4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复方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收治门诊患者共63例。

2、诊断标准:月经不调症状为经量减少或增多,或经期提前或推后,或闭经绝经。

3、治疗方法:上述门诊病人每日服用实施例4中制备的复方中药胶囊,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2粒,10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月经不调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痊愈;

好转: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如月经过多或过少、或经期提前或推后、或闭经绝经等现象)明显好转,体质逐步恢复;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疗效结果:

持续观察2个月经周期,根据无效、好转、显效三个标准来评判,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用本发明复方中药制剂治疗月经不调患者共63例,结果显效54例,显效率高达86%,好转2例,好转率为11%,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女,25岁,患者月经不调一年,月经周期不规则,3个月未来月经,曾服用西药和其他中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实施例1中的复方中药颗粒剂,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1袋,开水冲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月经规律,至今未复发,治愈。

病例2:黄某,女,38岁,患者近两年经期不定,月经量少,行经期伴有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服用实施例2中的复方中药丸剂,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3丸,连服2个疗程,次月月经量正常,腹痛明显减轻,后续服用3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治愈,月经正常,至今未复发。

病例3:王某,女,17岁,患者因为学习压力大,6个月不来月经,每月有一周左右全身不适,烦躁,头晕,四肢乏力。服用实施例3中的复方中药片剂,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3片,连服3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病获痊愈。

病例4:裴某,女,42岁,月经不调3年,伴经期不定、痛经、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去医院检查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实施例4中的复方中药胶囊,每日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2粒,连服2个疗程,次月来经痛经、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症状明显减轻,后续服用3个疗程,月经正常,未见不适症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