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内固定器械,特别是一种腓骨/桡骨髓内钉及使用该腓骨/桡骨髓内钉的腓骨组和桡骨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针对腓骨、桡骨干骨折的同类产品为传统的带锁髓内钉,该类产品采用近端(或远端)入路,一端使用锁钉固定,一端为光杆,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产品成本,并且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固定失败率较高、安装时间较长,由于需要多个锁定装置,所以在安装和去除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和骨骼造成创伤较大,并且光杆端径向抗旋转和轴向抗短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腓骨/桡骨髓内钉及使用该腓骨/桡骨髓内钉的腓骨组和桡骨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腓骨/桡骨髓内钉,其包括一个钉杆,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一端的端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侧壁上的防转动部。所述钉杆包括一个第一连杆和一个与该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70度至160度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为带有圆钝倒角的闭合端。所述端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所述防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外侧壁上并包括多个卡牙。每一个所述卡牙沿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延伸。在沿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防转动部的轮廓线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所述防转动部的最大直径应当小于所述端帽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地,所所述第一、第二连杆为实心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周向长度,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中心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转动部的多个卡牙以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为中心轴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在沿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端帽的轮廓线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上底与第一连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与第一连杆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防转动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的截面上的轮廓线与所述端帽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的截面上的轮廓线可以相互重合或等比例缩小。
一种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腓骨组,所述腓骨组包括一个腓骨,以及插设在所述腓骨中的腓骨/桡骨髓内钉。所述腓骨具有一个腓骨外踝,以及一个与该腓骨外踝连接的腓骨体。所述腓骨体内部具有腓骨髓腔以及一个腓骨骨间缘。所述腓骨/桡骨髓内钉插入所述腓骨髓腔中,所述该腓骨/桡骨髓内钉包括一个钉杆,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一端的端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侧壁上的防转动部。所述钉杆包括一个第一连杆和一个与该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70度至160度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为带有圆钝倒角的闭合端。所述端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所述防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外侧壁上并包括多个卡牙。每一个所述卡牙沿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延伸。在沿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防转动部的轮廓线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所述防转动部夹设在所述腓骨髓腔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杆的连接处远离所述腓骨骨间缘。
进一步地,所述端帽夹设在所述腓骨外踝中。
一种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桡骨组,所述桡骨组具有一个桡骨,以及一个插设在所述桡骨上的腓骨/桡骨髓内钉。所述桡骨具有一个桡骨茎突以及一个与该桡骨茎突连接的桡骨体。所述桡骨体的内部具有一个桡骨髓腔,以及一个桡骨骨间缘。所述腓骨/桡骨髓内钉插入所述桡骨髓腔中。所述该腓骨/桡骨髓内钉包括一个钉杆,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一端的端帽,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侧壁上的防转动部。所述钉杆包括一个第一连杆和一个与该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70度至160度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为带有圆钝倒角的闭合端。所述端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所述防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外侧壁上并包括多个卡牙。每一个所述卡牙沿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延伸。在沿所述第二连杆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防转动部的轮廓线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所述防转动部夹设在所述桡骨髓腔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杆的连接处远离所述桡骨骨间缘。
进一步地,所述端帽夹设在所述桡骨茎突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腓骨/桡骨髓内钉用于固定骨折后的腓骨或桡骨,可以达到自锁的效果,且无需配备固定螺钉,所需的安装工具也很常用且简单,数量也大为减少,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由于腓骨/桡骨髓内钉插入腓骨或桡骨后,无需传统髓内钉的体外瞄准装置,在降低安装难度、缩短安装时间的同时,也避免了传统锁定方式中的固定失败,提高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由于该腓骨/桡骨髓内钉仅需在骨头的一端开口,减小了对患者的皮肤和骨骼的损伤。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腓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腓骨所具有的腓骨/桡骨髓内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桡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腓骨组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腓骨组100包括一根腓骨10,以及一个插设在所述腓骨体10中的腓骨/桡骨髓内钉20。
所述腓骨10是人和脊椎动物(四足类)小腿上的两块长骨之一,位于小腿外侧。所述腓骨10包括一个腓骨小头11,一个腓骨外踝12,以及一个连接所述腓骨小头11和腓骨外踝12的腓骨体13。所述腓骨小头11为腓骨10的上端,可以从皮肤外表面触及到,并仅与胫骨相连接,不参与膝关节的组成。所述腓骨外踝12为腓骨的下端,该下端、胫骨下端(图未示)及距骨(图未示)一起构成踝关节。所述腓骨体13朝向胫骨(图未示)的一侧具有一个凹下部,称之为腓骨骨间缘131。所述腓骨体13内部具有腓骨髓腔132。所述腓骨10具体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腓骨/桡骨髓内钉20从所述腓骨10的腓骨外踝12插入,并插设在所述腓骨体13的腓骨髓腔132内。该腓骨/桡骨髓内钉20包括一个钉杆21,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21一端的端帽2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钉杆21侧壁上的防转动部23。
所述钉杆21包括一个第一连杆211,以及一个与该第一连杆211连接的第二连杆212。所述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一体成形,其可以折弯的方式形成,同时为了保证强度,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11、212皆为实心杆。所述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该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θ为160度至170度之间。所述第一连杆211的周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杆212的周向长度,以适应所述腓骨10本身的生理特点。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11、212具体的周向长度与直径大于应根据具体的腓骨10的生理结构参数来设定。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自由端为带有圆钝倒角的闭合端2121,以利于通过该闭合端将所述钉杆21插入到所述腓骨10的腓骨髓腔131内。
所述端帽2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211的自由端,其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杆21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帽22与所述第一连杆211一体成型。在沿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端帽22的轮廓线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上底与第一连杆211的自由端连接,且该上底与第一连杆211的直径相当。所述端帽22的自由端上开设有一个安装槽221,该安装槽221沿所述端帽22的径向开设,用于与髓内钉安装工具相连。为了固定所述髓内钉安装工具,所述端帽22的通孔内还设置有内螺纹22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髓内钉安装工具应为现有技术,其为通常使用的标准工具,在此不再详细说明。为了防止所述端帽22转动,所述端帽22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端帽卡牙223。当所述腓骨/桡骨髓内钉20插入腓骨10中时,所述端帽22夹设在所述腓骨外踝12中。
所述防转动部23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212的外侧壁上,并包括多个卡牙231。每一个所述卡牙231沿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轴线延伸,并以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轴线为中心轴均匀分布。在沿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防转动部23的轮廓线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自由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轴线的截面上所述防转动部23的轮廓线呈齿轮状。为了能让端帽22夹设在所述腓骨外踝12中,所述防转动部23的最大直径应当小于所述端帽22的最大直径,且所述防转动部23的卡牙231与端帽22的端帽卡牙223具有相同的结构。优选的是,所述防转动部23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杆212的轴线的截面上的轮廓线与所述端帽2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211的轴线的截面上的轮廓线可以相互重合或等比例缩小,以利于当所述防转动部23先插入所述腓骨外踝12后,所述端帽22可以与所述防转动部23所形成的插孔的形状完全重合。
在安装所述腓骨/桡骨髓内钉20时,首先将髓内钉安装工具通过端帽22的安装槽221和内螺纹222与该腓骨/桡骨髓内钉20连接,然后从腓骨10的腓骨外踝12的外侧中心处插入腓骨髓腔132内,进钉方式可以使用骨锤敲击进入。同时使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11、212的连接处远离所述腓骨骨间缘131。最后,所述端帽23夹设在所述腓骨外踝12,从而完成该腓骨/桡骨髓内钉20的安装,最后去除所述安装工具。由于所述腓骨骨间缘131的侧壁较薄,因此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11、212的连接处不应当抵顶在该腓骨骨间缘131的侧壁上,以防止损伤该侧壁。而由于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11、212的中心轴线具有一定的角度,使第一、第二连杆211、212的连接处与骨皮质产生挤压摩擦,再在所述防转动部23与端帽22的作用下,达到径向抗旋转和轴向抗短缩的固定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腓骨/桡骨髓内钉20用于固定骨折后的腓骨10,可以达到自锁的效果,且无需配备固定螺钉,所需的安装工具也很常用且简单,数量也大为减少,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由于腓骨/桡骨髓内钉20插入腓骨10后,无需传统髓内钉的体外瞄准装置,在降低安装难度、缩短安装时间的同时,也避免了传统锁定方式中的固定失败,提高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由于该腓骨/桡骨髓内钉20仅需在骨头的一端开口,减小了对患者的皮肤和骨骼的损伤。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桡骨组200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仅该腓骨/桡骨髓内钉所使用的骨头不一样,而该腓骨/桡骨髓内钉与第一实施例的腓骨/桡骨髓内钉20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腓骨/桡骨髓内钉仍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的腓骨/桡骨髓内钉20的标号。
所述使用腓骨/桡骨髓内钉的桡骨组200包括一个桡骨30,以及一个插设在所述腓骨体10中的腓骨/桡骨髓内钉20。
所述桡骨30为前臂双骨之一,位于前臂外侧,大拇指的一侧,分为一体和两端,且是人和脊椎动物(四足)的前臂长骨之一。所述桡骨包30包括一个桡骨头31,一个桡骨茎突32,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桡骨头31和桡骨茎突32之间的桡骨体33。所述桡骨头31位于桡骨30的上端,与肱骨小头相关节。所述桡肌茎突32位于桡骨30的下端,与近侧腕骨相关节。所述桡骨体33的内部具有一个桡骨髓腔331,并在外部具有一个桡骨骨间缘332。所述桡骨骨间缘332朝向尺骨的一侧,并朝远离所述尺骨的方向凹进,以在当小臂转动时,增加转动行程,避免干涉。所述桡骨30详细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安装所述腓骨/桡骨髓内钉20时,经由所述桡骨茎突32处入路,插入桡骨髓腔331内,进钉方式可以使用骨锤敲击进入。同时使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11、212的连接处远离所述桡骨骨间缘332。最后,所述端帽23夹设在所述桡骨茎突32上,从而完成该腓骨/桡骨髓内钉20的安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