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起效的健肤美白中药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9468发布日期:2019-02-26 19:22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面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美容市场消费升级,面膜已经成为女性主要消费品之一。然而,随着中药面膜文化的兴起,市场产品繁多但良莠不齐,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例如,产品普遍以追求快速美白为主要诉求,虽然长期使用对皮肤美容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以美白为主,没有对皮肤从根本上进行疏通和滋养,难以有效改善肤质。并且,停止使用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皮肤限制体内外物质交流的主要屏障作用来自于角质层的紧密结构。体外物质透过角质层的速度也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限速步骤。大对数物质,包括中药,很难透过皮肤进入到真皮层甚至血液中,目前的中药面膜存在虽补但中药透皮吸收差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的起到护肤和养肤的功效,极大浪费中药材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运用中医中药原理组方,由里及表补充肌肤营养,快速修复以及美白补水的中药面膜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健肤美白的中药面膜,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活性成分组成:白芷200-350份、白茯苓450-550份、生白术450-550份、生白芍250-350份、白芨250-350份、生麻黄40-60份、苦杏仁120-180份、西洋参80-130份、红花40-60份、三七60-90份、珍珠粉150-250份。

优选地,白芷300份、白茯苓500份、生白术500份、生白芍300份、白芨300份、生麻黄50份、苦杏仁150份、西洋参100份、红花50份、三七70份、珍珠粉200份。

方中,白术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除湿,增强皮肤代谢,去死肌,去水肿,维持面部紧致轮廓,脾主运化,脾强气血旺,使皮肤颜色亮泽;白茯苓,白芨,白芍药,白芷,“四白”共为臣药,辅君药白术起益气养血,生新除旧之功,白茯苓,称为“四时神药”,健脾利水,促进皮肤代谢,去水肿,增强皮肤免疫力;白芨,称为“美白仙子”,去死肌,生新肌,推陈致新;白芍药,养血柔肝,“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气滋养皮肤,改善皮肤暗沉黄色;白芷,活血排脓生肌;方中麻黄、杏仁、西洋参和珍珠粉为佐药,麻黄、杏仁,“肺主皮毛”,两药为肺经之药,除直接作用皮肤外,更可引药直达肺脏,事半功倍;西洋参益气生津,为肌肤提供能量,促进肌肤活力;珍珠粉收敛生肌,控油祛痘;方中三七、红花为使药,具有活血散瘀功效,一表一里,祛斑祛痘,加速上述药物发挥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共奏健肤美白之功效。

采用细胞破壁技术,有利于保留生物活性成分,有利于保留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药效。中药经超微粉碎后,可用较小剂量,获得原处方疗效。上述白芷等11味药材经极低温气流粉碎处理,保持中药活性物质不被破坏,同时提高经皮吸收效率和速度。

具体工艺如下:

①将白芷、白茯苓、生白术、生白芍、白芨、西洋参、三七、生麻黄、红花等药材按照上述配方量混合,用粉碎机过40目筛网粉碎成粗粉;珍珠粉、苦杏仁分别单独粉碎,然后按照上述配方比例混合。

②将上述混合粉经115℃高压湿热灭菌30分钟。

③将灭菌后的药粉进行干燥,控制温度在60±5℃,时间4小时,使水分在7%以下。

④将所得粗粉再经超微粉碎至2000目以上(粒径在45μm以下),即得到中药破壁粉。

优选地,兼顾各种中药材的物理特性不同,为有效进行破壁,同时避免破坏药材有效成分,超微粉碎时间控制在30分钟范围内。

优选地,采用在-25℃以下低温粉碎工艺将各个中药组方进行粉碎,防止高温造成有效成分损失。

透皮吸收促进剂(简称促透剂)系指可以加快药物穿透皮肤的速度而不对皮肤形成严重刺激和损害的物质。促透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可逆性改变皮肤结构来渗透进入皮肤并降低药物经过皮肤所受阻力,达到促进药物全身吸收或局部治疗的目的。现在研究应用较为多见的促透剂类型主要有:①天然促透剂。包括萜类、精油及内酯等,如簿荷脑、龙脑、桉油及川穹、小豆蔻提取物等。②合成促透剂。主要有吡咯烷酮类、磷脂及磷酸盐类、有机酸及酯类和酞胺类等。③二元或多元促透剂。二元或多元促透剂有时往往会得到比单一促透剂更好的效果。多元促透剂的使用关键在于促透剂的剂量组合,而这又取决于被透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基质环境等因素,因此只有通过休外实验探索筛选出合理有效的组合剂量。

以处方中关键中药西洋参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为指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筛选了一个最优组合,丙二醇和月桂氮酮,对天然药物的皮肤穿透作用相当明显。月桂氮酮1%-6%,丙二醇为8%-12%的组合,可有效促进3-5倍中药吸收。月桂氮酮无毒性,外用极少产生不良反应,即使浓度高达50%也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致敏性。

优选地,上述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到中药破壁粉处方的理想浓度为月桂氮酮1%(质量百分比,以下均同),丙二醇为10%。

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它是肌肤水嫩的重要基础物质,本身也是人体的一种成分,它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份量更高达其本身重量的100倍,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它可以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防止衰老,在保湿的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优选地,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加入玻尿酸理想浓度为0.5%-1%(质量百分比),就能很好的长久锁住水分,具有很强的保湿作用。

因此,制备上述中药面膜的方法为:将上述11味中药材经破壁后加入面膜精华液,以及适量的玻尿酸、丙二醇和月桂氮酮,混合均匀后,选择膜材,制得规格25ml/片贴片式中药面膜。

使用上述中药面膜时,取一贴面膜,展开敷于面部,使其紧密贴于脸部,20分钟后取下。建议首次使用连续使用7天,每周敷3次以上。其后根据自身皮肤状况使用。经过400例以上人群使用,效果良好,使用两次以上就可见皮肤干燥、暗黄等有明显的好转;使用两周以上祛斑效果也非常显著;并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不适反应,不具有依赖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健肤美白的中药面膜处方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效果为:

(1)具有美白加健肤双重显著特点。方中的白茯苓、白芨、白芍药、白芷具有直接美白皮肤功效,同时,以白术为君药,辅以佐药麻黄、杏仁、西洋参、珍珠粉等肺经之药,由里及表,内外兼顾,使皮肤气血充盈,促进皮肤快速修复。

(2)红花、三七等中药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能从根本解决皮肤血液循环不畅的病根问题,滋养皮肤修复。

(3)具有较强的透皮效果。丙二醇和月桂氮酮组合能有效促进各种中药活性成分透过致密的皮肤角质层,使其更快入血,起效时间短,有效地解决了当前面膜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4)白芍药等本身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皮肤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5)该中药面膜中不含有重金属,无毒副作用,皮肤敏感人群也可以使用。

(6)方中为纯中药配方制剂,无任何添加剂,从药理本身决定了其不具备任何的药物依赖性,不会产生依赖性。

(7)上述中药面膜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保质期长,能大规模的进行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中药面膜由以下活性成分组成:白芷350份、白茯苓450份、生白术550份、生白芍350份、白芨250份、生麻黄40份、苦杏仁120份、西洋参80份、红花40份、三七90份、珍珠粉250份等11味中药、玻尿酸0.5%(质量百分比,以下均同)、月桂氮酮1%、丙二醇为1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白芷、白茯苓、生白术、生白芍、白芨、西洋参、三七、生麻黄、红花等药材按照上述配方量混合,用wsx-250水冷式吸尘粉碎机过40目筛网粉碎成粗粉;珍珠粉、苦杏仁分别单独粉碎,然后按照上述配方比例混合。

②将上述混合粉用dzg-0.6型多功能中成药灭菌柜经115℃高压湿热灭菌30分钟。

③将灭菌后的药粉用ct-c-iv热风循环灭菌烘箱进行干燥,控制温度在60±5℃,时间4小时,使水分在7%以下。

④将所得粗粉再用xdw-6b振动式细胞级超微粉碎机在-25℃经超微粉碎30分钟至2000目以上(粒径在45μm以下),即得到中药破壁粉。

⑤将上述11味中药材破壁粉加入250l精华液,以及按照上述处方加入玻尿酸、丙二醇和月桂氮酮,经溶解完全后,选择长纤维透气膜材,制得规格25ml/片贴片式中药面膜,并按照5片/袋,10片/袋,20片/袋进行包装。

上述中药面膜在密封状态下辅以小包装除氧剂储存可达12个月或更久。其中,除氧剂为常用的食品除氧剂(铁系类除氧剂),为独立包装,不与中药面膜直接接触,用于吸收中药面膜内的氧分子,从而达到抗氧化保鲜作用。中药面膜与除氧剂的比例为100∶1。经过对30份200片上述面膜进行储存测试,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在12个月之后无一例发生变质情况,也无一例发生药性衰退情况。

更进一步地,我们比较了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对中药面膜体外透皮作用。

离体鼠皮来源于实验动物采用雄性昆明小鼠,体重(20±2)g,spf级。称取上述11味中药级细混合粉1g和处方量的玻尿酸加溶剂pbs(10mmol·l-1)至30g,搅匀,即得不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中药面膜(a)。另将上述处方量的月桂氮酮和乙二醇混匀,按照上述配方中的比例搅拌加入上述面膜(a)中,再依上法制得含的月桂氮酮和乙二醇的面膜(b)。

本实验采用franz扩散池装置。tk-6a型franz扩散池(上海锴凯科贸有限公司)。将备用鼠皮固定在扩散池的供应室与接受室之间,使角质层面向供应室,上下夹紧后在接受室中注满25ml生理盐水接受液。在供应室中分别加入1ml样品(a)及(b)。开启电磁搅拌器连续搅拌,并保持水浴温度在(32±0.5)℃。分别在1、2.5、4、6、8、10、12h取样0.5ml,同时补加等量同温的新鲜接受液。接受液中人参皂苷rg1,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波长为203nm处测定(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求得透过量,并按q=pi/p0×100%(pi:透过量,p0:加入药物量,q:透皮吸收率)计算透皮吸收率。

以累积透皮吸收率q对释药时间t作表,见表1。

表1人参皂苷rg1透皮吸收率(n=6)q±sd

经anova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表明透皮促进剂的使用对中药的经皮促渗作用效果明显,释药状态稳定。

80例使用者使用上述面膜。使用方法为揭开膜材,直接敷到面部20min,每周3次。经过上述使用者1-3个月使用上述面膜的情况分析,66人皮肤出现光泽,毛孔收缩较好,皮肤变得紧致有弹性,10人有一定的改善,4人没有任何效果,可能与每周使用频率不足1次有关。上述使用者在暂停使用1周后没有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坏死等异常情况,皮肤滋养效果能够维持。通过上述试验证明上述中药面膜能够对肤质的改善起到预期的效果,并无耐受性和依赖性的表现。

实施例二

中药面膜由以下活性成分组成:白芷200份、白茯苓450份、生白术550份、生白芍250份、白芨250份、生麻黄40份、苦杏仁180份、西洋参80份、红花40份、三七60份、珍珠粉250份等11味中药、玻尿酸1%(质量百分比,以下均同)、月桂氮酮2%、丙二醇为8%。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上述中药面膜在密封状态下辅以小包装除氧剂储存可达12个月或更久。其中,除氧剂为常用的食品除氧剂(铁系类除氧剂),为独立包装,不与中药面膜直接接触,用于吸收中药面膜内的氧分子,从而达到抗氧化保鲜作用。中药面膜与除氧剂的比例为100∶1。经过对20份200个上述面膜进行储存测试,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在12个月之后无一例发生变质情况,也无一例发生药性衰退情况。

更进一步地,我们比较了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对中药面膜体外透皮作用。体外透皮方法如实施例1。以累积透皮吸收率q对释药时间t作表,见表1。经anova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表明透皮促进剂的使用对中药的经皮促渗作用效果明显,释药状态稳定。

56例使用者使用上述面膜。使用方法为揭开膜材,直接敷到面部20min,每周3次。经过上述使用者2-3个月使用上述面膜的情况分析,42人皮肤出现光泽,毛孔收缩较好,皮肤变得紧致有弹性,7人有一定的改善,7人没有任何效果,可能与每周使用频率不足1次有关。上述使用者在暂停使用1周后没有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坏死等异常情况,皮肤滋养效果能够维持。通过上述试验证明上述中药面膜能够对肤质的改善起到预期的效果,并无耐受性和依赖性的表现。

实施例三

中药面膜由以下活性成分组成:白芷250份、白茯苓500份、生白术500份、生白芍300份、白芨280份、生麻黄50份、苦杏仁150份、西洋参120份、红花50份、三七80份、珍珠粉120份等11味中药、玻尿酸0.8%(质量百分比,以下均同)、月桂氮酮6%、丙二醇为12%。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上述中药面膜在密封状态下辅以小包装除氧剂储存可达12个月或更久。其中,除氧剂为常用的食品除氧剂(铁系类除氧剂),为独立包装,不与中药面膜直接接触,用于吸收中药面膜内的氧分子,从而达到抗氧化保鲜作用。中药面膜与除氧剂的比例为100∶1。经过对20份200个上述面膜进行储存测试,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在12个月之后无一例发生变质情况,也无一例发生药性衰退情况。

更进一步地,我们比较了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对中药面膜体外透皮作用。体外透皮方法如实施例1。以累积透皮吸收率q对释药时间t作表,见表1。经anova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表明透皮促进剂的使用对中药的经皮促渗作用效果明显,释药状态稳定。

50例使用者使用上述面膜。使用方法为揭开膜材,直接敷到面部20min,每周3次。经过上述使用者2-3个月使用上述面膜的情况分析,40人皮肤出现光泽,毛孔收缩较好,皮肤变得紧致有弹性,4人有一定的改善,6人没有任何效果,可能与每周使用频率不足1次有关。上述使用者在暂停使用1周后没有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坏死等异常情况,皮肤滋养效果能够维持。通过上述试验证明上述中药面膜能够对肤质的改善起到预期的效果,并无耐受性和依赖性的表现。

实施例四

中药面膜由以下活性成分组成:白芷350份、白茯苓500份、生白术450份、生白芍250份、白芨300份、生麻黄60份、苦杏仁150份、西洋参100份、红花50份、三七80份、珍珠粉200份等11味中药、玻尿酸0.6%(质量百分比,以下均同)、月桂氮酮3%、丙二醇为8%。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上述中药面膜在密封状态下辅以小包装除氧剂储存可达12个月或更久。其中,除氧剂为常用的食品除氧剂(铁系类除氧剂),为独立包装,不与中药面膜直接接触,用于吸收中药面膜内的氧分子,从而达到抗氧化保鲜作用。中药面膜与除氧剂的比例为100∶1。经过对20份200个上述面膜进行储存测试,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在12个月之后无一例发生变质情况,也无一例发生药性衰退情况。

更进一步地,我们比较了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对中药面膜体外透皮作用。体外透皮方法如实施例1。以累积透皮吸收率q对释药时间t作表,见表1。经anova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表明透皮促进剂的使用对中药的经皮促渗作用效果明显,释药状态稳定。

50例使用者使用上述面膜。使用方法为揭开膜材,直接敷到面部20min,每周3次。经过上述使用者2-3个月使用上述面膜的情况分析,36人皮肤出现光泽,毛孔收缩较好,皮肤变得紧致有弹性,11人有一定的改善,3人没有任何效果,可能与每周使用频率不足1次有关。上述使用者在暂停使用1周后没有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坏死等异常情况,皮肤滋养效果能够维持。暂停使用2周后有少数人有15人面部出现轻微变化。通过上述试验证明上述中药面膜能够对肤质的改善起到预期的效果,并无耐受性和依赖性的表现。

实施例五

中药面膜由以下活性成分组成:白芷300份、白茯苓500份、生白术500份、生白芍300份、白芨300份、生麻黄50份、苦杏仁150份、西洋参100份、红花50份、三七70份、珍珠粉200份等11味中药、玻尿酸0.8%(质量百分比,以下均同)、月桂氮酮1%、丙二醇为10%。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上述中药面膜在密封状态下辅以小包装除氧剂储存可达12个月或更久。其中,除氧剂为常用的食品除氧剂(铁系类除氧剂),为独立包装,不与中药面膜直接接触,用于吸收中药面膜内的氧分子,从而达到抗氧化保鲜作用。中药面膜与除氧剂的比例为100∶1。经过对20份200个上述面膜进行储存测试,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在12个月之后无一例发生变质情况,也无一例发生药性衰退情况。

更进一步地,我们比较了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对中药面膜体外透皮作用。体外透皮方法如实施例1。以累积透皮吸收率q对释药时间t作表,见表1。经anova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表明透皮促进剂的使用对中药的经皮促渗作用效果明显,释药状态稳定。并且在上述实施例1到5中,实施例5的透皮吸收效果最好。

100例使用者使用上述面膜。使用方法为揭开膜材,直接敷到面部20min,每周3次。经过上述使用者2-3个月使用上述面膜的情况分析,85人皮肤出现光泽,毛孔收缩较好,皮肤变得紧致有弹性,7人有一定的改善,8人没有任何效果,可能与每周使用频率不足1次有关。上述使用者在暂停使用1周后没有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坏死等异常情况,皮肤滋养效果能够维持。暂停使用2周后有少数人有12人面部出现轻微变化,但使用本品前依旧有较好的表现。通过上述试验证明上述中药面膜能够对肤质的改善起到预期的效果,并无耐受性和依赖性的表现。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下,对本发明所做的若干变形和改造,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