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156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且常常结合手术、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

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

a.症状

(a)月经失调(40%~50%)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引发。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

(b)痛经(25%)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这是因为月经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及出血,同时还增加了子宫肌层血管的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的痛经。

(c)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大约有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b.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常均匀增大呈球形,子宫腺肌瘤可表现为质硬的结节。子宫一般不超过孕12周大小。临近经期,子宫有触痛感;经期,子宫增大,质地变软,压痛比平时更明显;经期后,子宫缩小。这种周期性出现的体征改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子宫常与周围尤其是后面的直肠粘连而活动较差。15%~4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以解决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扁秆藨草150~350g、木香30~150g、草血竭100~180g、蛋不老150~350g、番红花10~50g、丁香10~50g、鬼箭羽40~100g、黑三棱50~100g、红梗草90~160g、莪术30~150g、金盏菊根30~650g、虎杖100~160g、刘寄奴50~150g、枳壳30~120g、竹节参30~150g、雪山鼠尾草60~150g、茨菇草90~160g、青皮30~100g、灰栒子50~150g、芒萁25~60g、砖子苗150~350g、川楝子50~90g、甘草(蜜炙)30~10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扁秆藨草180~310g、木香38~130g、草血竭115~150g、蛋不老180~320g、番红花11~42g、丁香12~42g、鬼箭羽46~90g、黑三棱60~90g、红梗草100~140g、莪术36~130g、金盏菊根36~560g、虎杖115~140g、刘寄奴58~130g、枳壳36~105g、竹节参36~130g、雪山鼠尾草70~130g、茨菇草100~140g、青皮36~90g、灰栒子58~130g、芒萁30~52g、砖子苗180~310g、川楝子58~80g、甘草(蜜炙)36~9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扁秆藨草280g、木香115g、草血竭130g、蛋不老280g、番红花36g、丁香36g、鬼箭羽80g、黑三棱80g、红梗草120g、莪术115g、金盏菊根500g、虎杖120g、刘寄奴115g、枳壳95g、竹节参115g、雪山鼠尾草115g、茨菇草120g、青皮80g、灰栒子115g、芒萁45g、砖子苗280g、川楝子70g、甘草(蜜炙)8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烘干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3.8mm~4.0mm),进而燥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5g/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6个疗程,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扁秆藨草,性味:味苦、性平,具有祛瘀通经、行气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积聚、胸腹胁痛、消化不良等症;

木香,性味:辛苦、温,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等症;

草血竭,性味:苦、辛、性寒,具有散瘀止血、下气消积、消毒、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经闭、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停滞、痢疾、肠炎、水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等症;

蛋不老,性味:苦、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破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癥瘕积聚、瘰疬、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番红花,性味:甘、平,具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净、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忧郁痞闷、惊悸、温病发斑、麻疹等症;

丁香,性味:辛、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料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鬼箭羽,性味:苦、辛、寒,具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癥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

黑三棱,性味:味辛、苦、性平,具有祛瘀通经、破血消癥、行气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瘀肿、腹中包块、食积腹痛;

红梗草,性味:味甘、苦、性微温,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湿行水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癥瘕、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莪术,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金盏菊根,性味:味微苦、性平,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症瘕、疝气、胃寒疼痛等症;

虎杖,性味:苦、酸、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等症;

刘寄奴,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具有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等症;

枳壳,性味:苦、酸、性微寒,具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竹节参,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具有补虚强壮、止咳祛痰、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虚劳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倒经、崩漏、外伤出血、癥瘕、瘀血经闭、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痔疮、毒蛇咬伤等症;

雪山鼠尾草,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痛、崩漏、症瘕、瘰疬、红疹、跌打损伤、漆疮等症;

茨菇草,性味:味淡、性平,具有调经、催产、行气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过多、难产、胸闷、气胀等症;

青皮,性味:苦、辛、温,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灰栒子,性味:苦、涩、凉,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症;

芒萁,性味:苦、涩、平,具有清热利尿、化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鼻衄、肺热咳血、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月经过多、血崩、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骨折、蜈蚣咬伤;

砖子苗,性味:味辛、微苦、性平,具有祛风解表、止咳化痰、解郁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皮肤瘙痒、月经不调等症;

川楝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甘草(蜜炙),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原则,从依据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扁秆藨草280g、木香115g、草血竭130g、蛋不老280g、番红花36g、丁香36g、鬼箭羽80g、黑三棱80g、红梗草120g、莪术115g、金盏菊根500g、虎杖120g、刘寄奴115g、枳壳95g、竹节参115g、雪山鼠尾草115g、茨菇草120g、青皮80g、灰栒子115g、芒萁45g、砖子苗280g、川楝子70g、甘草(蜜炙)8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扁秆藨草310g、木香130g、草血竭150g、蛋不老320g、番红花42g、丁香42g、鬼箭羽90g、黑三棱90g、红梗草140g、莪术130g、金盏菊根560g、虎杖140g、刘寄奴130g、枳壳105g、竹节参130g、雪山鼠尾草130g、茨菇草140g、青皮90g、灰栒子130g、芒萁52g、砖子苗310g、川楝子80g、甘草(蜜炙)9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扁秆藨草350g、木香150g、草血竭180g、蛋不老350g、番红花50g、丁香50g、鬼箭羽100g、黑三棱100g、红梗草160g、莪术150g、金盏菊根650g、虎杖160g、刘寄奴150g、枳壳120g、竹节参150g、雪山鼠尾草150g、茨菇草160g、青皮100g、灰栒子150g、芒萁60g、砖子苗350g、川楝子90g、甘草(蜜炙)100g,辅料: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共1100例,年龄为48岁以上的800例,只有300例为48岁以下。1100例患者中痊愈的790例,有效的255例,无效的55例。总有效率达9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