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蛋白药物的新型稳定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293发布日期:2019-03-05 20:2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重组蛋白药物的新型稳定制剂,涉及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sa/g-csf)融合蛋白液体制剂的配制方法,属于药物制剂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是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能与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促使中性粒细胞系造血祖细胞生长和分化,保护中性粒细胞避免凋亡并加强它们的功能。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移植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rhg-csf已不仅局限于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的粒细胞减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治疗、器官移植免疫调节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然或重组的g-csf由于分子量较小,极易被肾小球过滤,在人体内的循环半衰期很短,只有2-4小时,每个化疗周期需要每天注射1-2次,持续注射5-7天。延长g-csf制剂体内半衰期可以减少给药次数。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人循环系统中自然产生的最常见血液蛋白,在循环中保持逾20天。白蛋白是载体蛋白,在生理浓度下具有最小活性。hsa和重组人白蛋白(rhsa)在人体中都具有同样的长循环半衰期。基因工程方法将人白蛋白与g-csf融合表达获得的rhsa/g-csf,提高g-csf在体内的半衰期。

专利zl200910199337.9(g-csf融合蛋白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公开了本发明涉及的rhsa/g-csf的制备方法,将人血清白蛋白的基因与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融合在一起,选择合适重组表达方法即可获得相应的融合蛋白。融合后形成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克服了传统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过程中多次给药的缺点;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延长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体内的存留时间;2)起最大的治疗作用、减小传统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潜在副作用或毒性、还可提高疗效。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为生物大分子,其结构非常复杂。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蛋白分子会发生吸附、去折叠变性、聚集和沉淀等物理变化。还会发生脱酰胺,异构化,氧化等化学变化。上述变化可能会对最终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制剂处方可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蛋白药物的新型稳定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重组蛋白药物的新型稳定制剂,包含有效成分重组融合蛋白,在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加入海藻糖,氨基酸,辛酸钠,调节ph至6.9-7.0:

本发明中的重组融合蛋白主要指重组蛋白为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sa/g-csf)融合蛋白,该蛋白的制备方式参见专利zl200910199337.9(g-csf融合蛋白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为了防止融合蛋白因降解降低其药物活性,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蛋白浓度选择在5-80mg/ml,优选浓度为50mg/ml。

为了重组融合蛋白的保存,本发明选择一种药用缓冲剂作为重组融合蛋白的溶剂。该药用缓冲剂包含但不局限于柠檬酸/磷酸氢二钠钠混合物,醋酸盐混合物,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混合物。本发明优选缓冲体系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混合物,缓冲液浓度为10-50mm,优选浓度为50mm。

为了使药物制剂溶液满足生理等渗状态,本发明重组融合蛋白制剂溶液加入等渗剂,所述等渗剂包含nacl,甘露醇,蔗糖,海藻糖,木糖醇等。优选的等渗剂是甘露醇、海藻糖、木糖醇等,更优选的等渗剂是海藻糖,浓度范围5-30mm,优选浓度为10mm。

为了增加重组融合蛋白制剂溶液稳定性,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氨基酸作为稳定剂,添加氨基酸包含甘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盐酸精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其中优选氨基酸为盐酸精氨酸和甘氨酸。氨基酸浓度为10-120mm,优选浓度为盐酸精氨酸100mm,甘氨酸50mm。

本发明的重组融合蛋白制剂溶液,在2-8℃保存超过180天,重组融合蛋白药物活性仍可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本文所述药物制剂可以以多种方式贮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制剂储存在西林瓶中,在另外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制剂储存在注射器中。

本发明药物制剂主要用于可以制备治疗疾病的药物,尤其适用于预防正在接受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的癌症患者的感染,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的治疗,用于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融合蛋白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可以单独给药,或以各种组合给药,以及与其它治疗药剂一起结合形式给药。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不同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配方

将纯化所得rhsa/g-csf融合蛋白超滤至纯水中,并加入相应浓度缓冲液母液,然后加入各辅料固体至相应浓度,具体制剂处方请见表1。

表1各组制剂处方配方

注:缓冲系统中pb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his为组氨酸/盐酸组氨酸缓冲液,ac为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实施例2不同配方的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分别在2-8℃及25℃中1个月稳定性研究

将表1中各制剂处方在2-8℃及25℃中放置1个月,分别检测ph变化,sec纯度,rp纯度及sds-page纯度。

表2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分别在2-8℃及25℃中放置1个月纯度项检测结果

在2-8℃或25℃放置时,当sec纯度,rp纯度或sds-page纯度低于95%时判定为不合格配方,不再进行下阶段的稳定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组3,组4,组8,组12,组13和组17放置1个月后均有纯度项下降至95%以下,放弃考察。

实施例3不同配方的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分别在2-8℃及25℃中3个月稳定性研究

将表1中各制剂处方,除1个月不合格组外,在2-8℃及25℃中放置3个月,分别检测ph变化,sec纯度,rp纯度及sds-page纯度。

表3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分别在2-8℃及25℃中放置3个月纯度项检测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组5,组6,组7,组14,组15和组16放置3个月后均有纯度项下降至95%以下,放弃考察。

实施例4不同配方的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分别在2-8℃及25℃中6个月稳定性研究

将表1中各制剂处方,除1个月,3个月不合格组外,在2-8℃及25℃中放置6个月,分别检测ph变化,sec纯度,rp纯度及sds-page纯度。

表4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分别在2-8℃及25℃中放置6个月纯度项检测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组9,组10,组11放置6个月后均有纯度项下降至95%以下。最终确定组1,组2及组18可以作为rhsa/g-csf融合蛋白溶液稳定性配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