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237发布日期:2019-03-05 20:2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散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冒为临床常见病,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鼻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感冒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鼻炎,俗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感冒发作后继发细菌感染。感冒起病时鼻内有干燥感及痒感、打喷嚏、全身不适或有低热,以后渐有鼻塞、嗅觉减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大量清水样或脓性分泌物等。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目前西药治疗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大多药物致力于表面症状的消除,而难以去除病症的根源,且长期使用对人体副作用很大,易复发,常难以根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散剂。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散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附片12-16份,防风6-10份,黄芩6-10份,麻黄6-10份,白术4-7份,茯苓4-7份,蜀椒4-7份,干姜4-7份,葛根4-7份,细辛1-3份,桔梗1-3份,吴茱萸1-3份。

进一步,所述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散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附片15份,防风9份,黄芩9份,麻黄9份,白术7份,茯苓6份,蜀椒6份,干姜6份,葛根6份,细辛3份,桔梗2份,吴茱萸2份。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按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药,研末后混合均匀,每次3克,每日3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散剂成分简单,成本低,制备方便,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治疗感冒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经临床应用,治愈率90%以上,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且复发几率极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芩15份,葛根8份,黄连8份,茯苓8份,大青叶6份,知母6份,甘草6份,小麦27份。择净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水煎取汁饮服,每日一剂。

将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散剂用于治疗咳嗽,经过100例临床观察,治愈率为94%。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散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附片12‑16份,防风6‑10份,黄芩6‑10份,麻黄6‑10份,白术4‑7份,茯苓4‑7份,蜀椒4‑7份,干姜4‑7份,葛根4‑7份,细辛1‑3份,桔梗1‑3份,吴茱萸1‑3份。本发明的中药散剂成分简单,成本低,制备方便,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治疗感冒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经临床应用,治愈率90%以上,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且复发几率极低。

技术研发人员:冯恩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恩柱
技术研发日:2017.08.24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