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植物护肤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0216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植物护肤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植物护肤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采用矿物油作为基础油进行化妆品的制备,但矿物油存在对皮肤的亲和性差、涂抹后浮在皮肤表层难以被吸收和对皮肤刺激较大等问题。同时,因为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不同精油香气差异非常大,混合调配容易存在香气不协调,香气不舒适问题。另外,单方精油的质量要求很高,分级标准也很严格,一般来讲分为五个等级,越高等级精油安全性越高,分子越小,越容易深入渗透肌肤,而价格也更高昂,因此市场上护肤精油存在许多低劣原料调配的护肤精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护肤精油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湿、去皱、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效果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植物护肤精油,其包括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成分:二氢茉莉酮酸甲酯3.5~6%,玫瑰精油1.8~2.8%,依兰油9~14%,甜杏仁油17~24%,牛油果油27~34%,霍霍巴油21~27%和月见草油5~8%;

其中,所述玫瑰精油是利用本发明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发明专利201210235667.0公开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其余组分均为市面购买得到。

作为本发明复合植物护肤精油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包括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成分:二氢茉莉酮酸甲酯5%,玫瑰精油2.2%,依兰油11%,甜杏仁油20%,牛油果油30%,霍霍巴油25%和月见草油6.8%。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植物护肤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玫瑰精油、依兰油、甜杏仁油、牛油果油、霍霍巴油和月见草油按照比例混合,以80~120rpm的速度搅拌2h以上,然后在室温下陈化10~30天,经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植物护肤精油。

作为本发明复合植物护肤精油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是采用1000目滤网的过滤器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市面上的护肤类精油或美容油等常采用矿物油作为基础油制备得到,但矿物油对皮肤的亲和性较差,涂抹在皮肤表层难以被吸收,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容易引起过敏;本发明复合植物护肤精油为零矿物油添加的精油,且具有平衡的渗透力,既可避免挥发太快造成皮肤干燥、又可避免挥发太慢对皮肤带来的不透气感,还不会对皮肤带来刺激,防止过敏;

(2)本发明利用特有的生物技术和提纯技术制备复合植物护肤精油,不仅提高了纯度,还具有活性成分种类与含量高且释放更加完全的优点;

(3)本发明复合植物护肤精油的配方是根据各组分的特性进行科学的调配,使它们协调互补、相辅相成,更好的发挥精油功效,作用于皮肤,可良好的渗透到皮肤深层,既可减少炎症反应对皮肤带来的负面效果,又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还有延缓皮肤衰老,减少皱纹,保持弹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复合植物护肤精油进行gc-ms分析的结果图。

图2为对比例某国际品牌护肤精油精油的gc-ms分析结果图。

图3为实验例1复合植物护肤精油测试前后的皮肤经水分散失量结果。

图4为实验例2中酪氨酸酶相对活性的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参数、比例等可因地制宜做出选择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依兰油、霍霍巴油和月见草油购买于夏拉波(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甜杏仁油、牛油果油购买于oilseedextractionsltd。

实施例1

制备复合植物护肤精油:

原料:二氢茉莉酮酸甲酯5%,玫瑰精油2.2%,依兰油11%,甜杏仁油20%,牛油果油30%,霍霍巴油25%和月见草油6.8%。

制备过程:将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玫瑰精油、依兰油、甜杏仁油、牛油果油、霍霍巴油和月见草油按照比例混合,以80rpm的速度搅拌2h,然后在室温下陈化10天,经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植物护肤精油。

实施例2

制备复合植物护肤精油:

原料:二氢茉莉酮酸甲酯3.5%,玫瑰精油2.8%,依兰油9%,甜杏仁油24%,牛油果油27%,霍霍巴油27%和月见草油6.7%。

制备过程:将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玫瑰精油、依兰油、甜杏仁油、牛油果油、霍霍巴油和月见草油按照比例混合,以100rpm的速度搅拌4h,然后在室温下陈化20天,经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植物护肤精油。

实施例3

制备复合植物护肤精油:

原料:二氢茉莉酮酸甲酯6%,玫瑰精油1.8%,依兰油14%,甜杏仁油17%,牛油果油34%,霍霍巴油21%和月见草油6.2%。

制备过程:将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玫瑰精油、依兰油、甜杏仁油、牛油果油、霍霍巴油和月见草油按照比例混合,以120rpm的速度搅拌6h,然后在室温下陈化30天,经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植物护肤精油。

实施例4

对实施例1得到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对实施例1得到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使用gc-ms分析方法,由图1根据nist数据库匹配后共检测出48种有效成分,功效成分较为完整,从理论上验证了它的护肤功效性。

表1gc-ms分析结果

对比例

测试某国际品牌护肤精油的成分,结果如图2所示,使用gc-ms分析方法,共检测出26种有效成分,功效成分与对实施例1得到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相比种类较少。

实验例1

透明质酸(ha)是细胞外机制中含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和粘附性,可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因此在维持皮肤水分和弹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透明质酸酶是透明质酸的特异性裂解酶,可使皮肤中的透明质酸被水解,是炎症反应的有效酶,因此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常用于作为物质抗过敏活性的评价指标。

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第二组为市场上购买的具有美白功效的护肤精油(某国际品牌护肤精油)作为阳性对照;第三组为只有基础油去掉功效型精油的精油,使总量达到100%。制备过程同实施例2,测定不同护肤精油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效果,结果如图3。

由图3可知,实施例2制得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对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达到86%,较其他两组对照可更好的起到透明质酸酶抑制效果,减少炎症带来的不适,并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

实验例2

人体临床验证:

有研究指出,与非曝光部位相比较,暴露部位紫外线的累计效应会引起表皮成纤维细胞弹性蛋白酶表达增加,从而导致线状弹性纤维减少,弹性蛋白退化,这种变化会引起皮肤弹性减退,所以本实验选择在手臂内侧,以减少紫外线等的影响。

选取20个测试者,分为a、b两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在左手前臂内侧区域使用只有基础油去掉功效型的精油(只含有甜杏仁油、牛油果油和霍霍巴油),使总量达到100%。b组为试验对照组,在左手前臂内侧区域使用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每天2次,连续使用50天,观察受试者的皮肤弹性变化。

连续使用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50天后,皮肤弹性有了明显提升,从而起到减少皮肤皱纹,减缓皮肤衰老,保持皮肤弹性等效果(图4)。

实验例3

对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复合植物护肤精油对比某国际品牌护肤精油。

试用人群:200个年龄段在18~55岁的受试者,排除对护肤精油极其易过敏不耐受的受试者。

使用方法:试用人群每天早晚洁面后涂抹,使用30天后统计效果。

效果评价:将受试者分为2组,每组受试者人数为100人。a组为涂抹本发明复合植物护肤精油的受试者,b组为涂抹某国际品牌护肤精油的受试者。使用后较使用前无气闷感,不过敏,保湿效果良好,香气持久,为效果明显;反之,为不明显;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使用效果评价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