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用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容器。
背景技术:
传统输液容器需设有输液穿刺位以供容器内液体排进输液管路,护理人员在更换输液时需手持穿刺针操作,容易误伤。
输液容器与输液穿刺针固定连接,因输液穿刺针表面光滑,附着力低,在插入输液容器时,如因输液器和输液器上附件过多、过重,容易滑脱,形成医疗隐患;同时,因为穿刺针需部份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穿刺针再穿刺入下一瓶输液时,会导致药液受污染。如输液治疗场所中存在有耐药性致病原(如耐药性金葡萄球菌等),或者在同一输液治疗场所中有高致病性致病原的传染性病人时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增加病人治疗费用和延长治疗所需时间,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现行输液穿刺针基本上设有中空管道以方便药液导流,但设有中空管道的输液穿刺针的生产成本较高,且与其配套的输液容器中的密封胶塞所需穿刺力较大,更重要的是其会带来更多的穿刺碎屑,细小的穿刺碎屑进入输液容器与药液混合再进入人体,对人体形成危害。
护理人员在配药室对输液容器进行配药,配药后的输液容器一般需要经过再次核对后才会运送到病人处进行正式输液。此段时间中输液容器的药液排出口容易受到污染,部份输液容器还容易出现药液泄漏,临床上需要一种可防止药液泄漏和可保持配药后的药液排出口洁净的输液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药液泄漏和可保持配药后的药液排出口洁净的输液容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容器,包括设有中空腔体的容器本体;所述中空腔体上设有中空腔体开口;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位于中空腔体开口的可活动连通杆;所述容器本体通过可活动连通杆开启和/或者关闭中空腔体开口;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外侧的可活动密封盖,可活动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或者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外侧的可松脱密封盖,可松脱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的密封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连通杆内设有与中空腔体开口相通的连通杆进液口和连通杆出液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和管件护缘外端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的密封块,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和管件护缘外端的密封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外配输液连接器的固定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环绕中空腔体开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外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锁扣,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卡扣,可活动密封盖通过卡扣扣锁在锁扣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锁扣,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外侧,可活动密封盖游离端上设有卡扣,可活动密封盖游离端通过卡扣扣锁在锁扣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设有螺纹结构,容器本体上设有外螺纹,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内螺纹,可松脱密封盖通过旋扭螺纹结构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上或实现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连接器选自连接绳、连接胶带。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活动密封盖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松脱密封盖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松脱密封盖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活动密封盖通过与容器本体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与容器本体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容器本体通过固定装置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还设有与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连接时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用于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的阻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设有至少一个中空腔体。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中空腔体的内腔为中空圆柱形。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输液容器选自输液瓶、输液袋、血袋、血浆袋、营养袋。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的腔体底部为倒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底部设有凸出容器本体表面的排液管。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液管上设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连通杆通道。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通杆通道内设有可活动连通杆。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连通杆与连通杆通道间水密性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连通杆内设有与中空腔体开口相通的连通杆进液口和连通杆出液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底部延伸设有凸出容器本体表面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连通杆通道;所述连通杆通道内设有可活动连通杆;所述可活动连通杆与连通杆通道间水密性密封;所述可活动连通杆内设有与中空腔体开口相通的连通杆进液口和连通杆出液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连通杆通过改变顶部嵌入连通杆通道的长度来进行截流,所述可活动连通杆的连通杆进液口与连通杆通道的截面形状贴合,可对液流通道进行完全截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连通杆内设有内部中空的中空腔,所述可活动连通杆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入液通道,所述入液通道与可活动连通杆一体制作,所述入液通道垂直于可活动连通杆。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连通杆上设有用于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向上推动和/或者向下拉动可活动连通杆运动的推拉扣位。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通杆通道向外延伸有定位底盘,可活动连通杆向内延伸有定位动盘,定位底盘和定位动盘之间设有定位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活动连通杆与连通杆通道间设有限定可活动连通杆最大位移的截止卡位。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向外延伸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外端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向外延伸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的管件护缘,所述管件护缘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外端的启用保护膜。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排液管上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封闭环突出于排液管外表面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间实现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封闭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外配输液连接器的固定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块采用卡扣结构或螺纹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环绕中空腔体开口外侧的输液密封垫。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液密封垫设置在管件护缘内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液密封垫设置在排液管外侧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的吊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此输液容器通过设置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包括中空腔体开口、连通杆、连通杆出液口的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在与容器本体配合使用过程中保持包括中空腔体开口、连通杆、连通杆出液口的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减少或避免外界污染物污染药液、输液液路上的部件。
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断开连接实现开放中空腔体开口,或者可松脱密封盖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实现开放中空腔体开口。输液液路上的部件可按操作流程开放和密闭,有利于操作人员运送和保存输液,也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输液操作。
通过设置螺纹结构、卡扣结构、夹持结构、磁吸装置等形式的固定器,使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与输液容器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操作简单方便。
通过设置阻隔装置,使输液容器与外配输液管路固定连接进行输液治疗时,输液容器和输液连接器的内部部件均不与外界接触,解决现行临床上外露的输液穿刺器受外界污染再穿刺进入下一组输液时引起的交叉污染问题,可更好的保障药液的无菌状态,从而对患者提供更高的输液安全保障。可避免输液治疗场所中耐药性致病原和其它高致病传染源沾染在输液穿刺针所引起的院内感染。
启用保护膜、可活动密封盖、可松脱密封盖、密封块和阻隔装置的设置可保障输液容器和输液容器内药液在运输、储存、配药、运送、输液操作全过程处于可保护状态,保障输液安全。
此输液容器通过在倒圆锥形的底部设置处于容器本体最低位的中空腔体开口,可将容器本体内药液完全排空,避免药液浪费。
排液管的设置可固定可活动连通杆和提供外配输液连接器的连接固定空间。可活动连通杆内设有中空腔,通过简单操作外配输液连接器即可推拉可活动连通杆,完成开启和/或者关闭中空腔体开口,达到输液目的。可更好的保障药液的纯净程度,从而对患者提供更高的输液安全保障。同时避免护理人员发生穿刺伤。
输液操作时,不需使用暴露在外的穿刺针即可完成,只需使用配套的外配输液连接器,卡接或旋接在容器本体上,即可完成输液连接,安全快捷。
此输液容器结构简单、组件少,生产环节少,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密封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启用前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密封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启用前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未安装可活动连通杆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可活动连通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套应用开启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一种输液容器,包括设有中空腔体11的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位于中空腔体开口3的可活动连通杆2;所述容器本体1通过可活动连通杆2开启和/或者关闭中空腔体开口3;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3外侧的可活动密封盖51,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配合容器本体1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或者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围绕中空腔体开口3外侧的可松脱密封盖52,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配合容器本体1进行密封实现阻隔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
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通过配合容器本体进行密封,可有效分隔内部部件与外界,可活动密封盖或者可松脱密封盖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包括中空腔体开口、连通杆、连通杆出液口的内部部件与外界相通。在与容器本体配合使用过程中保持包括中空腔体开口、连通杆、连通杆出液口的内部部件处于无菌状态。
可活动密封盖固定端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断开连接实现开放连通杆出液口,或者可松脱密封盖可在输液操作时与容器本体松脱分离实现开放连通杆出液口。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27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27和管件护缘12外端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27的密封块53,或者所述容器本体外侧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可密闭连通杆出液口27和管件护缘12外端的密封块5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块53与可活动密封盖51连动,或者所述密封块53与可松脱密封盖52连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可活动密封盖51的固定器140,容器本体1通过固定器140与可活动密封盖51固定连接;或者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可松脱密封盖52的固定器140,容器本体1通过固定器140与可松脱密封盖52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器140选自卡扣结构、螺纹结构、夹持结构、磁吸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1外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锁扣211,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卡扣212,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卡扣212扣锁在锁扣211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锁扣211,可活动密封盖51固定端绞接在容器本体1外侧,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上设有卡扣212,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通过卡扣212扣锁在锁扣211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旋扭螺纹结构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容器本体1上设有外螺纹,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内螺纹,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旋扭螺纹结构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锁扣211,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卡扣212,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卡扣212扣锁在锁扣211上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卡扣212与锁扣211断开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和容器本体1内分别设有可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以紧贴的磁吸装置,或者所述可松脱密封盖52和容器本体1内分别设有可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以紧贴的磁吸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性物213和铁片214,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铁片214,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与容器本体1断开连接;或者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性物213和铁片214,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铁片214,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铁片214,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可活动密封盖51游离端与容器本体1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磁性物213,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铁片214,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实现固定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外力大于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力断开磁性物213对铁片214的吸引连接实现与容器本体1松脱分离。
通过外力操作的可活动密封盖51或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在可活动密封盖51和容器本体1间设置磁吸装置来保证彼此间的贴合或可松脱密封盖52和容器本体1间设置磁吸装置来保证彼此间的贴合,在两者间设置异性相吸的磁性物质,或者在其中一者间设置磁性物质,另一者设置铁片的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之间设有连接器510,连接器5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本体1与可松脱密封盖52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器选自连接绳、连接胶带。
连接器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配药完成后,无需花费额外时间寻找可松脱密封盖进行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的密封,方便操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活动密封盖51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1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松脱密封盖52上设有围绕覆盖可松脱密封盖52开口外缘的启用保护膜13。
可活动密封盖和可松脱密封盖上设置启用保护膜,可方便输液容器在配药完成前,可保持可活动密封盖和可松脱密封盖处于洁净状态,不受污染。配药完成后只需撕下启用保护膜即可进行容器本体与可活动密封盖之间的密封、容器本体与可松脱密封盖之间的密封,安全方便。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通过与容器本体1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或者可松脱密封盖52通过与容器本体1固定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可活动密封盖51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可活动密封盖51处于第一位置时与容器本体1实现固定连接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密封盖51上设有可环绕/围绕密闭连通杆出液口27的密封块53,可活动密封盖51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可活动密封盖51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块53实现密闭连通杆出液口27。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设有至少一个中空腔体1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腔体1的内腔为中空圆柱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输液容器包括输液瓶、输液袋,当然输液容器也包括其它现场配制后加注药液用于输液的容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的腔体底部为倒圆锥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腔体开口3设置于容器本体1上中空腔体11的水平最低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底部延伸设有凸出容器本体表面的排液管1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液管15上设有与中空腔体11相通的连通杆通道15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杆通道150内设有可活动连通杆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与连通杆通道150间水密性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内设有与中空腔体开口3相通的连通杆进液口26和连通杆出液口27。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底部延伸设有凸出容器本体1表面的排液管15,所述排液管15上设有与中空腔体11相通的连通杆通道150;所述连通杆通道150内设有可活动连通杆2;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与连通杆通道150间水密性密封;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内设有与中空腔体开口3相通的连通杆进液口26和连通杆出液口27。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通过改变顶部嵌入连通杆通道150的长度来进行截流,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的连通杆进液口26与连通杆通道150的截面形状贴合,可对液流通道进行完全截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内设有内部中空的中空腔28,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设有与中空腔28相通的入液通道281,所述入液通道281与可活动连通杆2一体制作,所述入液通道281垂直于可活动连通杆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上设有用于配合外配输液连接器向上推动和/或者向下拉动可活动连通杆2运动的推拉扣位29。推拉扣位优选为倒扣结构,亦可以为外螺纹结构,只需外配输液连接器配置相应的推拉扣或内螺纹结构即可。当然推拉扣位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
推拉扣位29、截止卡位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配合使用,可以使可活动连通杆2在输液过程中向上推动达到开启中空腔体开口3和向下拉动达到关闭中空腔体开口3的作用,且避免连通杆推进过度或拉离脱落。在输液过程中临时需要更换另一组输液时,只需拉离或旋离外配输液连接器,即可以封闭原输液,待机再行输液操作,避免药液浪费。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杆通道150向外延伸有定位底盘,可活动连通杆2向内延伸有定位动盘,定位底盘和定位动盘之间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
定位装置优选有两组。定位装置的设置可以确保可活动连通杆运动是否到位,保证在设定开启或者关闭状态后,不会轻易变化,导致输液液体流出不畅或关闭失灵。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活动连通杆2与连通杆通道150间设有限定可活动连通杆2最大位移的截止卡位。截止卡位的设置,可以很好地的限定可活动连通杆2最大位移,便于操控,减少误操作和避免可活动连通杆2脱出。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向外延伸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12外端的启用保护膜1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向外延伸设有凸出于容器本体1且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的管件护缘12,所述管件护缘上设有围绕覆盖管件护缘12外端的启用保护膜1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液管15上设有至少一道封闭环16,封闭环突出于排液管15外表面与外配输液连接器间实现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封闭环16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外配输液连接器的固定块14。
管件护缘12和启用保护膜13的设置可保持输液排出口外用于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的部份在启用前处于已灭菌状态。使用时,只需撕开启用保护膜即可将外配输液连接器固定在固定块14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14采用卡扣结构或螺纹结构。采用螺纹结构的固定块,护理人员只需简单旋拧即可连接或分离外配输液连接器,使连接外配输液连接器更稳固,可以避免病人或家属在输液过程中误触碰而导致输液管路脱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环绕中空腔体开口3外侧的输液密封垫2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液密封垫25设置在管件护缘12内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液密封垫25设置在排液管15外侧壁。
输液密封垫25的设置可在与外配的输液连接器连接时,保持输液过程中输液管路处于密封状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的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