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3159阅读:16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法,特别是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属于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显示经桡动脉穿刺方法是进行诊断性和介入性冠状动脉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可替换途径。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经皮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治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尽管该技术已逐渐成熟,但术后桡动脉闭塞仍然是主要并发症之一,tri术后的患者,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约为5%~12.5%,有学者发现桡动脉闭塞与术后止血过程中压迫过度密切相关,压迫止血时血流的完全阻断更易引起桡动脉闭塞.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弹性绷带压迫止血虽安全有效,经济实用。但因绷带的透气性差皮肤并发症多见,撤除装置的时间延长使患者舒适感差,护士操作起来也繁锁;同时由于是经验止血方法,压力过小,容易造成出血;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手指麻木抖动,甚至缺血;而且人工指压时,实施的力度不容易保持稳定,会造成止血失败,要重新按压止血,不仅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也给病人造成痛苦,并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临床已不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桡动脉压迫止血。而现用气囊压迫止血装置靠人工充气压迫止血,无指标测试,患者腕围大小的不等会出现出血、皮肤张力性水泡等情况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该方法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解决了人工力度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其特征是:该止血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观察穿刺伤口,固定压迫止血器;

步骤2测量平均压;

步骤3调节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压力;

步骤4功能锻炼;

步骤5疼痛处理;

步骤6解除加压。

所述步骤1具体步骤如下:1)将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中心对准穿刺点;2)然后用可以调节锁扣的固定带将压迫气囊固定到手腕上。3)术后观察患者穿刺伤口的位置;

所述步骤2)测量平均压:患者取平卧位,采用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及平均压或应用血压计测得患者血压应用公式计算出患者平均压。

所述步骤3)具体步骤如下:1)将压迫止血器的充气气囊关闭气阀后连接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2)打开气阀,调节压迫气囊内压力为测量后的平均压;3)断开充气气囊的气阀。

所述步骤4具体步骤如下:1)让患者每半小时握直径5cm的纱布卷10次进行功能锻炼;2)每隔2小时测量血压平均压一次。

所述步骤5疼痛处理是对发生疼痛的患者播放轻音乐舒缓疼痛。

所述步骤6解除加压是:6小时后将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内气体放完,24小时后解除压迫止血器,消毒伤后无菌敷料包扎。

所述压迫气囊与穿刺伤口接触面上设置有纱布,纱布与人体接触面上设置有氧化再生纤维素。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测量平均压,然后调节压迫气囊内压力为测量后的平均压,可以使患者不会由于压力过高造成不适,也不会由于压力过低造成止血效果不好。压迫气囊与穿刺伤口接触面上设置有纱布,纱布与人体接触面上设置有氧化再生纤维素,使的止血效果确切,快速。同时让患者每半小时握直径5cm的纱布卷10次进行功能锻炼,保证了不出现局部淤血和麻木,并于伤口恢复。每隔2小时测量血压平均压一次可以保证压迫气囊输入压力的稳定。并通过音乐可以转移或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本发明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工作效率等特点。本发明操作方便,降低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患者不会出现渗血、水泡等情况,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该止血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观察穿刺伤口,固定压迫止血器;

步骤2测量平均压;

步骤3调节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压力;

步骤4功能锻炼;

步骤5疼痛处理;

步骤6解除加压。

实施例2

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该止血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观察穿刺伤口,固定压迫止血器;所述步骤1具体步骤如下:1)将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中心对准穿刺点;2)然后用可以调节锁扣的固定带将压迫气囊固定到手腕上。;3)术后观察患者穿刺伤口的位置

步骤2测量平均压;即:患者取平卧位,采用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及平均压或应用血压计测得患者血压应用公式计算出患者平均压。

步骤3调节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压力;所述步骤3)具体步骤如下:1)将压迫止血器的充气气囊关闭气阀后连接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2)打开气阀,调节压迫气囊内压力为测量后的平均压;3)断开充气气囊的气阀。

步骤4功能锻炼;所述步骤4具体步骤如下:1)让患者每半小时握直径5cm的纱布卷10次进行功能锻炼;2)每隔2小时测量血压平均压一次。

步骤5疼痛处理;即:对发生疼痛的患者播放轻音乐舒缓疼痛。(可以采用将mp3直接设置在压迫止血器上,便于播放)

步骤6解除加压:6小时后将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内气体放完,24小时后解除压迫止血器,消毒伤后无菌敷料包扎。

所述压迫气囊与穿刺伤口接触面上设置有纱布,纱布与人体接触面上设置有氧化再生纤维素。

本发明通过测量平均压,然后调节压迫气囊内压力为测量后的平均压,可以使患者不会由于压力过高造成不适,也不会由于压力过低造成止血效果不好。压迫气囊与穿刺伤口接触面上设置有纱布,纱布与人体接触面上设置有氧化再生纤维素,使的止血效果确切,快速。同时让患者每半小时握直径5cm的纱布卷10次进行功能锻炼,保证了不出现局部淤血、水肿和麻木及桡动脉闭塞,并利于伤口恢复。每隔2小时测量血压平均压一次可以保证压迫气囊输入压力的稳定。并通过音乐可以转移或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本发明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工作效率等特点。

比较桡动脉穿刺术后分别以绷带压迫法和本发明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的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200例患者根据手术先后顺序以1:1的比例分成本发明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组(n=100)和绷带压迫法组(n=100),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包扎止血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舒适感和住院天数等。结果本发明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组止血成功率高于绷带压迫法组,不舒适感、局部并发症(2h内出血、皮下淤血和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低于绷带压迫法组(p〈0.01);操作时间、压迫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绷带压迫法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本发明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止血,操作快速、简单,便于局部穿刺部位观察,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及工艺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法,特别是一种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法。属于医疗领域。其特征是:该止血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观察穿刺伤口,固定压迫止血器;步骤2测量平均压;步骤3调节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气囊压力;步骤4功能锻炼;步骤5疼痛处理;步骤6解除加压。该方法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解决了人工力度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霍晓薇;张永健;裴鸣;彭娜;杨柳青;吝妮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9.04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