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724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袋泡茶剂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本发明还涉及该药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脂症是指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含量超超过过正常,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而运转全身,故高血脂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而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有多种,总体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类,西药包括: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有他汀类和树脂类;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有贝特类和烟酸类。西医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致力于表面症状的消除,而无法根治病症,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另外由于用药时间长,且对人体存在显著的副作用。而治疗高脂血症的的中药种类繁多,需针对不同症状辩证施治,长期用药同样有显著的毒副作用。而毒副作用较小,适于平时生活用的袋泡茶治疗药物,则尚不多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它具有滋肾润肺、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显著降低血脂的功效。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草决明3~12份、生山楂5~16份、枸杞子6~18份。进一步地,上述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草决明9份、生山楂12份、枸杞子12份。上面所述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草决明、生山楂、枸杞子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灭菌消毒,在65℃以下烘干后混合,粗粉碎后再经无菌操作装入抽线茶包袋中即得。每袋10~30g。本发明组方中,各原料药理分析如下:草决明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归肝、肾、大肠经,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并有降压、利尿作用。生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归脾、胃、肝经。枸杞子滋肾润肺,补肝明目,归肝、肾、肺经。组方中各药间有互补和协同作用,清肝明目、滋肾润肺、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润肠通便,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脂血症。有关临床资料如下:90例病例,年龄26~68岁,平均45岁,病程4~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每组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及治疗前各指标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三组各40例,分别接受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服用补肾强力中药袋泡茶剂治疗。用法用量:一次30g,一日2~3次。用沸水泡服。三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统计结果如下:组别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例数303030治愈(例)181514显效(例)6910有效(例)445无效(例)221总有效率(n%)93.3%93.3%96.6%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本药茶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疗效,且经长期临床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草决明3~12份、生山楂5~16份、枸杞子6~18份。上面所述治疗高脂血症的药茶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草决明、生山楂、枸杞子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灭菌消毒,在65℃以下烘干后混合,粗粉碎后再经无菌操作装入抽线茶包袋中即得。下面通过部分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实施例1:取草决明3kg、生山楂16kg、枸杞子18kg。将上述原料灭菌消毒,在65℃以下烘干后混合,粗粉碎后再经无菌操作装入抽线茶包袋中即得。实施例2:取草决明12kg、生山楂5kg、枸杞子6kg。将上述原料灭菌消毒,在65℃以下烘干后混合,粗粉碎后再经无菌操作装入抽线茶包袋中即得。实施例3:取草决明9kg、生山楂12kg、枸杞子12kg。将上述原料灭菌消毒,在65℃以下烘干后混合,粗粉碎后再经无菌操作装入抽线茶包袋中即得。以上仅以部分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改进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