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5280发布日期:2018-11-24 11:38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到双气囊三腔管。

背景技术

双气囊三腔管主要用于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大出血时的压迫止血。临床使用时,需要从一侧鼻孔中,实行插管。

双气囊三腔管在结构上,可以划分为:胃管、胃气囊、食道气囊、胃气囊注气排气管以及食道气囊注气排气管等几部分。其中,胃管具有位于中央,提供一个主腔,胃管的向前伸出于胃气囊的前部,在侧面开设有与该主腔连通的若干通液孔,用于患者胃部的注液和抽液。胃气囊注气排气管和食道气囊注气排气管分列于胃管的两旁,提供两个副腔,分别用于胃气囊和食道气囊的注气排气。

现有的这种双气囊三腔管,由于插管过程完全凭手感,并且管插入体内后,具体达到什么位置,管周围的环境状况具体如何,对于操作者而言,都是看不到的,这会给它的临床应用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实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能够确保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包括:三腔导管,其具有位于中央的主腔和位于该主腔旁侧的两个副腔,该三腔导管的前部设有若干通液孔;摄像元件,插设在该三腔导管的主腔中,其前端设有摄像头部件和照明部件;透明罩,密封地设置在该三腔导管的前端,将该摄像头部件和照明部件罩住;摄像元件引导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用于引导该摄像元件的后部走向;摄像元件堵头,用于密封该摄像元件引导管的尾端开口;抽液冲洗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两个注气排气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两个副腔分别连通;胃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一连通;以及食道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另一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巧妙地用三腔导管、摄像元件、透明罩、摄像元件引导管、摄像元件堵头、抽液冲洗管、注气排气管、胃气囊和食道气囊构建出可视双气囊三腔管,能够在传统的双气囊三腔管的基础上增添可视功能,从而能够确保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连接线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引导管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堵头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抽液冲洗管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注气排气管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胃气囊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食道气囊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可视双气囊三腔管1三腔导管2摄像元件3连接线缆4透明罩5摄像元件引导管6摄像元件堵头7抽液冲洗管8注气排气管9胃气囊10食道气囊16管壁17主腔18副腔181侧面开口19通液孔21塑胶封装体211第一段213第二段215第三段23摄像头部件25照明部件51切削开口52喇叭开口71对接口81切削开口82喇叭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100,其包括:三腔导管1,其具有位于中央的主腔17和位于该主腔17旁侧的两个副腔18,该三腔导管1的前部设有若干通液孔19;摄像元件2,插设在该三腔导管1中,其前端设有摄像头部件23和照明部件25;连接线缆3,连接在该摄像元件2的尾端;透明罩4,密封地设置在该三腔导管1的前端,将该摄像头部件23和照明部件25罩住;摄像元件引导管5,与该三腔导管1相连,用于引导该摄像元件2的后部走向;摄像元件堵头6,与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尾端配合,用于密封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尾端开口;抽液冲洗管7,与该三腔导管1相连,并与该主腔17连通;两个注气排气管8,与该三腔导管1相连,并分别与该两个副腔18连通;胃气囊9,套设在该三腔导管1上,与该两个副腔18之一连通;以及食道气囊10,套设在该三腔导管1上,与该两个副腔18之另一连通。

结合参见图7和图8,图7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该三腔导管1具有管壁16。主腔17由管壁16围合出。这两个副腔18是设置在管壁16上,相对设置。管壁16上并开设有分别与两个副腔18连通的两个侧面开口181,这两个侧面开口181分别与胃气囊9和食道气囊10连通。这两个侧面开口181相对开设,并与三腔导管1上的通液孔19垂直。

结合参见图9和图10,图9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该摄像元件2包括呈管状的塑胶封装体21,摄像头部件23和照明部件25露出于塑胶封装体21的前端。塑胶封装体21具有第一段211、由第一段211同轴地向后延伸出的第二段213以及由第二段213倾斜向后延伸出的第三段215。其中,第一段211的外径大于第二段213的外径。第二段213的外径等于第三段215的外径。第一段211的外径稍小于主腔17的前部的内径,便于第一段211稳固地插置在三腔导管1的主腔17中。摄像部件23的前端面与透明罩4的内侧面相抵触,有利于防水防尘,确保摄像效果。照明部件25包括多个led灯(例如:四个),这些led灯沿同一圆周均匀布置在摄像部件25的周围,以辅助摄像部件23成像。

结合参见图11,图11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连接线缆的示意图。连接线缆3与摄像元件2设置成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的两部分,有利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组装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线缆3与摄像元件2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就是说,连接线缆3的功能包含在摄像元件2之中。

结合参见图12和图13,图12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该透明罩4呈球冠状,采用透明材质的塑胶材料制成,其密封地装设在三腔导管1的前端,例如:以粘接的方式。

结合参见图14,图14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引导管的示意图。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供摄像元件2的塑胶封装体21的第三段215穿设其中。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前端设有切削开口51,用于与三腔导管1连通。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尾端设有喇叭开口52,用于与摄像元件堵头6配接。

结合参见图15,图15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堵头的示意图。该摄像元件堵头6呈中空的錐台状,其外围轮廓与喇叭开口52配合,其中空部分与摄像元件2的塑胶封装体21的第三段215或者连接线缆3配合。

结合参见图16,图16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抽液冲洗管的示意图。该抽液冲洗管7的侧面设有对接口71。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的切削开口51与该对接口71配接连通。举例而言,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前端可以通过胶带绑扎固定在抽液冲洗管7的对接口71处。

结合参见图17,图17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注气排气管的示意图。该注气排气管8的前端设有切削开口81,用于与三腔导管1连通。举例而言,该三腔导管1的后部侧面开设有与两个副腔18分别连通的两个连接孔(图未示),注气排气管8的前端可以通过胶带绑扎固定在三腔导管1上的连接孔处。该注气排气管8的尾端设有喇叭开口82,用于配接类似前述的摄像元件堵头6结构的堵头,供外接的气管穿插其中,并封闭该喇叭开口82。

结合参见图18,图18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胃气囊的示意图。该胃气囊9套设在三腔导管1上的设定位置。该胃气囊9的两端与三腔导管1的外表面密封连接,例如:粘接。通过与该胃气囊9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注气,该胃气囊9能够得气由瘪的状态胀开起来;通过与该胃气囊9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抽气,该胃气囊9能够泄气由胀开的状态瘪下去。

结合参见图19,图19为本发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食道气囊的示意图。该食道气囊10套设在三腔导管1上的设定位置。该食道气囊10的两端与三腔导管1的外表面密封连接,例如:粘接。通过与该食道气囊10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注气,该食道气囊10能够得气由瘪的状态胀开起来;通过与该食道气囊10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抽气,该食道气囊10能够泄气由胀开的状态瘪下去。

本发明通过巧妙地用三腔导管1、摄像元件2、连接线缆3、透明罩4、摄像元件引导管5、摄像元件堵头6、抽液冲洗管7、注气排气管8、胃气囊9和食道气囊10构建出可视双气囊三腔管100,能够在传统的双气囊三腔管的基础上增添可视功能,从而能够确保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份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