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168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临床表现: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的青少年病人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惟一的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以解决支气管哮喘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支气管哮喘。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五味子30~160g、白芷30~160g、地龙50~120g、款冬花50~100g、桔梗30~100g、生姜30~100g、金荞麦150~350g、百部30~120g、麦冬60~120g、辛夷30~120g、桑白皮90~160g、白前30~100g、紫菀50~100g、鹅不食草60~100g、鱼腥草150~350g、前胡30~100g、白果50~90g、陈皮30~160g、人参30~100g、猫爪草150~350g、麻黄25~120g、厚朴30~10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五味子38~130g、白芷38~130g、地龙58~105g、款冬花58~90g、桔梗38~90g、生姜38~90g、金荞麦180~320g、百部38~105g、麦冬70~105g、辛夷38~105g、桑白皮100~130g、白前38~90g、紫菀58~90g、鹅不食草70~90g、鱼腥草180~320g、前胡38~90g、白果58~80g、陈皮38~130g、人参38~90g、猫爪草180~320g、麻黄30~105g、厚朴38~9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五味子115g、白芷115g、地龙95g、款冬花80g、桔梗80g、生姜80g、金荞麦260g、百部95g、麦冬95g、辛夷95g、桑白皮118g、白前80g、紫菀80g、鹅不食草80g、鱼腥草260g、前胡80g、白果70g、陈皮115g、人参80g、猫爪草260g、麻黄95g、厚朴80g,辅料: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6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加入原料中药重量6~7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8min时,转文火熬制130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加入原料中药重量5~6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130min,滤取药液;③将二次药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然后干燥、研磨成极细末备用;

c、①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上述极细末和淀粉过筛后,混合均匀,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3.8mm~4.0mm),进而烘干,灭菌,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6g/次,饭后服,21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5个疗程,症状得到控制,从而减少了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其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用于治疗久泻不止、久咳虚喘、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津伤口渴、消渴、遗精、滑精等症;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地龙,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等症;

款冬花,性味:辛、微苦、温,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桔梗,性味: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具有祛痰、利咽、宣肺、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痈吐脓、咳嗽痰多、痢疾腹痛;

生姜,性味: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金荞麦,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疮毒、蛇虫咬伤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痈、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痈肿癌;

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具有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之功效,用于治疗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等症;

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润肺、益胃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劳嗽咯血、津少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辛夷,性味:辛、性温,具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效,用于治疗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涕等症;

桑白皮,性味:甘、辛、性寒,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白前,性味:辛、苦、微温,具有降气、消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紫菀,性味:辛、苦、温,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鹅不食草,性味: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鱼腥草,性味: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等症;

前胡,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散风清热,降气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白果,性味:甘、苦、涩、平,有毒,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之功效,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陈皮,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痰湿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头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秘结、乳痈疥癣、中鱼蟹毒、酒毒等;

人参,性味: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用于治疗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猫爪草,性味:味甘、辛、性温,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麻黄,性味:辛;微苦、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厚朴,性味:苦、辛、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原则,从依据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支气管哮喘,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五味子115g、白芷115g、地龙95g、款冬花80g、桔梗80g、生姜80g、金荞麦260g、百部95g、麦冬95g、辛夷95g、桑白皮118g、白前80g、紫菀80g、鹅不食草80g、鱼腥草260g、前胡80g、白果70g、陈皮115g、人参80g、猫爪草260g、麻黄95g、厚朴8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五味子130g、白芷130g、地龙105g、款冬花90g、桔梗90g、生姜90g、金荞麦320g、百部105g、麦冬105g、辛夷105g、桑白皮130g、白前90g、紫菀90g、鹅不食草90g、鱼腥草320g、前胡90g、白果80g、陈皮130g、人参90g、猫爪草320g、麻黄105g、厚朴90g,辅料: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五味子160g、白芷160g、地龙120g、款冬花100g、桔梗100g、生姜100g、金荞麦350g、百部120g、麦冬120g、辛夷120g、桑白皮160g、白前100g、紫菀100g、鹅不食草100g、鱼腥草350g、前胡100g、白果90g、陈皮160g、人参100g、猫爪草350g、麻黄120g、厚朴100g,辅料: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730例,年龄为66岁以上的915例,只有815例为66岁以下。1730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明显控制的880例,有效的763例,无效的87例。总有效率达9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