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4007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感染后并不一定会发病,即使发病也不会立即有症状,通常是隔了几个月、几年、甚至于几十年后才发病,因此早期难以发现。肺结核一年四季都可发病,15~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并可能引发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和妊娠肺结核。

肺结核分为5种类型:i型、原发型肺结核,肺内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核性炎证。i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亚急性和慢性。iii型、浸润型肺结核,表现为渗出—以渗出性病变为主,增殖—以增殖性病变为主,干酪性—包括由前二者肺结核发展而来的干酪病灶为主的肺结核,干酪肺炎,及空洞和结核球。iv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发展而来,病理特点为洞壁由厚的纤维组织包围,有显见的播散灶和修补纤维组织,病灶所在肺叶收缩,气管与纵膈移向病侧,余肺呈代偿性气肿。v型、结核性胸膜炎。

中医学认为肺结核(肺痨)病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外因是感染,内因是气血两虚,阴精耗损。因为正气先伤,体虚不复,则痨虫乘虚侵入,痨虫蚀肺,肺阴不足,热伤肺络则见干咳、咯血、咽燥等症。肺虚不能输布津液,肾失资生之源,则病及于肾,肾阴不足,虚火扰动,则见骨蒸潮热,男子梦遗失精,女子闭经,甚则真阴不足,心肝火旺,上走於肺,愈至消灼肺阴,则见盗汗不寐,烦躁善怒,胸胁疼痛等症。肺虚又要耗夺母气的自养,则病及于脾,脾虚气弱,而见气短,乏力、纳少、便溏等症

目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多为西医药物,西药虽然可杀死结核杆菌,但由于结核杆菌发生变异,其抗药性和耐药性就提高,西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大幅降低;加之西药毒副作用强,损害病人身体健康,降低了病人的体质和免疫力,导致疗效下降和疗程延长。目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虽然毒、副作用小,但存在见效慢、疗程长和治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肺结核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地丁草、夏枯草各500克,金银花、山药、白芨、麦冬各300克,尖贝母60克,黄连15克,化橘红、当归、茯苓、甘草各150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将所有药材研细末,以淡猪油500克,蜂蜜3000克,文火熟炼除去水分,注意掌握火候。然后将药末和入调匀为丸300粒,封藏待服,勿令霉变。每日早饭前服3粒,3个月为1疗程。

发明用于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肺结核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地丁草请热利湿,解毒消肿;夏枯草清肝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白芨敛气渗痰止血消痈;麦冬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尖贝母清热化痰;黄连泻火燥湿解毒;化橘红化痰止咳;当归补血和血;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地丁草、夏枯草各500克,金银花、山药、白芨、麦冬各300克,尖贝母60克,黄连15克,化橘红、当归、茯苓、甘草各150克。

实施例2:如果患者咯血,在上述组分中加三七50克。

实施例3:如果患者盗汗,在上述组分中加枣皮150克。

实施例4:如果患者潮热,在上述组分中加白薇300克。

实施例5:如果患者空洞,在上述组分中加蛤蚧2对,五倍子150克。

将所有药材研细末,以淡猪油500克,蜂蜜3000克,文火熟炼除去水分,注意掌握火候。然后将药末和入调匀为丸300粒,封藏待服,勿令霉变。每日早饭前服3粒,3个月为1疗程。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患者175例,其中,男90例,女85例,年龄最小的17岁,年龄最大的70岁,以50岁以上者居多。

2、疗效标准

显效:轻型、重型结核经治疗后,患者结核症状消失,病人体质恢复正常,化验结核抗体阳性阴转率为100%,胸片检查肺部空洞全部愈合,随访1-3年无复发者;

好转:结核症状逐步减轻消失,病人已无痛苦,体质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3、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175例患者中,显效170例,显效率97%,好转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典型案例:

周某,男,58岁,咳嗽气短、五心烦热已经两年多,伴有口干咽燥、自汗盗汗、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检查症状舌质红,少苔,脉细略数,结核抗体呈强阳性,胸透时,右上肺斑片状阴影其中可见透光区,诊断为重型肺结核。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丸剂,1日1次,一次3丸,服用1个疗程后,咳嗽频率减少、气短有所缓解;继续服用2瓶后,无心烦热症状消失,体力增强,握力增加;随后,又继续服用1个疗程,复查胸透右上肺病变有吸收,结核抗体化验结果阴转性,舌苔、脉象转为正常,临床疗效判断为显效;继续随访3年,未见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地丁草、夏枯草各500克,金银花、山药、白芨、麦冬各300克,尖贝母60克,黄连15克,化橘红、当归、茯苓、甘草各150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将所有药材研细末,以淡猪油500克,蜂蜜3000克,文火熟炼除去水分,注意掌握火候。然后将药末和入调匀为丸300粒,封藏待服,勿令霉变。每日早饭前服3粒,3个月为1疗程。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振升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8.03.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